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古代地名为何总改来改去?领导们改名的理由亮了! 2017-06-21 16:45 [打印本页]

作者: 惜晖    时间: 2017-6-21 22:40:19     标题: 古代地名为何总改来改去?领导们改名的理由亮了! 2017-06-21 16:4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些城市原本有着高大上的名号,可是一改…
   画风大概是酱紫——
   “大家好,我是包头的吕布。”
   “大家好,我是保定的张飞。”
   “大家好,我是临沂的诸葛亮。”
   “大家好,我是驻马店的袁绍……”
   
   辣辣辣辣辣耳朵!
   历史地名变化因素hin多,其中一些完全是人为瞎掰的杰作。
   1
   想改就改!我说了算!
   比如调皮的男童鞋王莽,自打成功篡位后,改地名就显得十分狂暴了。
   曾把全国一大半地名给换掉,有的一年甚至要改八九回!
   
   每天不是被寄己帅醒,就是为改地名烦醒!
   有按方位改的——
   比如,南阳改前队,河内改后队,颍川改左队,弘农改右队,总之就差凑个足球队了。
   也有把反义词玩得贼6的——
   现在的北京当时叫范阳,他给改成顺阴;无锡改成有锡;符离改成符合;谷远改成了谷近,于离改成了于合;曲周……直男王莽给改成了直周。
   连国际友人也没幸免——
   王莽曾派人打过“高句丽”,回头一想,高字你也配?于是改成“下句丽”。
   甚至老对手匈奴单于,也给改成 “降奴单于”...
   
   总之你一睁眼,全国一半的地名全变了。
   恐怕连熊孩子王莽一起床,他寄己也记不住寄己此刻在何方。
   2
   背叛我!删你名!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领导就此对“安禄山”结下了深仇大恨!
   直到叛乱平定,唐肃宗一口气把全国40多个带安字的地名全给毙了。
   同安,改成现在的安徽桐城;宝安,改成现在的广东东莞……
   
   手下马仔为了邀功,也没少改名。
   比如主动把鹿泉改成获鹿(抓了安禄山的意思);房山改成平山(铲平安禄山orz)。
   
   北宋平定方腊之乱,宋徽宗也依葫芦画瓢——改!地!名!
   把仇家活动区都改了名,比如歙(xī )州改成徽州,睦州改成严州。
   方腊老家原名青溪县,被改成淳化县,意思就是:
   “叫你不学好,老子分分钟教你做人!”
   3
   心情好了!赏你名!
   皇帝老爷子改名全在一念之间,登基心情好,赏地名也是常有的事儿。
   尤其是南宋,一人得道,地名也跟着升天!
   新帝登基会把自己当皇子时的宅基地升级,给安个庆字。
   比如,宋光宗赵惇即位前为恭王,当了老大,就把恭州改成重庆;
   还有宋高宗赵构封康王,康州→德庆;宋徽宗赵佶封端王,端州→肇庆。
   
   唐朝时也有因为寓意吉祥,把陈仓改成宝鸡(鸡和凤凰差不多嘛)。
   天呐撸,所以兵法三十计“暗度陈仓”到了今天,也只能叫:
   暗度宝鸡。
   任你东西南北风,总之我就是要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开开心心——大写的高兴!
   4
   心情不爽!改你名!
   有时候,领导心情不爽了,也要改地名!
   比如说古都城南京,就是领导每逢改名的必点菜之一。
   “南京”一名始于明,到了清代又被改为江宁,自辛亥革命后才唤回南京。
   其实呀,南京最早并不叫南京,叫「秣陵」,到了东吴改叫「建业」。
   后来给西晋团灭了,就多了个耳朵「建邺」。最好玩的,后来遇着个皇帝叫司马邺,为了避讳又改作了「建康」。
   
   这种事情,历史上也有很多。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带“义”字的全遭了殃。
   比如义兴改成宜兴(江苏);义章→宜章(湖南);义宾→宜宾(四川)等。
   据记载,总共因避讳而改的地名就高达800+回。
   5
   年号换!国号换!地名跟着换!
   明代以前,还喜欢按年号瞎折腾地名。
   比如福建的建字,就是取自东汉建安八年新设的建安郡;
   还有景德镇,来自宋真宗时期的年号“景德”;绍兴,则来自南宋绍兴元年...
   
   不仅年号,王朝更替时还喜欢用国号折腾地名。福建其中一个县就因此折腾了好几遍。
   西汉末年叫汉兴→三国改成吴兴→唐朝唐兴→武则天上位武宁→武则天去位唐兴…
   领导人改名就像嚼了口香糖,根本停不下来!到了最后改成浦城县,不带政治色彩才算完。
   
   为啥古人要这么麻烦改来改去?
   因为这里是江福浙三省的交通要道,领导觉得地名起得响,国家就能更旺啊,然而,唐兴县却并没有让唐朝更lucky。
   到了明代以后,因为种种原因,才不流行国号和年号改地名。
   
   当然啦,除了上述这些因素,历史上换地名的原因多了去了。
   因为枣树出名,于是有了兰陵→枣庄,回头还可以听听“枣庄王入阵曲”;
   
   因为正处两淝水交汇,于是有了庐州→合肥,“我是合肥包子,哦不包拯”;
   还有因地区归属不同,于是有了九原→包头,一秒从广阔无垠草原变成路边烧烤摊feel…
   不过嘛,且不说城市名,每个地名都有它的故事,也代表了一段文化的流传,哪能用现代的审美去要求古人呢?
   哪怕改叫神马路、泥马巷、宇宙地镇很黑村,就肯定不是古人故意的!
   注:
   神马路——神马路靠近马群,原先是明朝的养马地。
   泥马巷——源于“宋高宗南渡避难,骑马渡江,至此始知为泥马。”——《金陵览胜诗考》;
   宇宙地镇——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而在这个镇子上,还有个很黑村……
   爱卿们,都来说说呗
   你听过画风最酷炫的地名是什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些城市原本有着高大上的名号,可是一改…
   画风大概是酱紫——
   “大家好,我是包头的吕布。”
   “大家好,我是保定的张飞。”
   “大家好,我是临沂的诸葛亮。”
   “大家好,我是驻马店的袁绍……”
   
   辣辣辣辣辣耳朵!
   历史地名变化因素hin多,其中一些完全是人为瞎掰的杰作。
   1
   想改就改!我说了算!
   比如调皮的男童鞋王莽,自打成功篡位后,改地名就显得十分狂暴了。
   曾把全国一大半地名给换掉,有的一年甚至要改八九回!
   
   每天不是被寄己帅醒,就是为改地名烦醒!
   有按方位改的——
   比如,南阳改前队,河内改后队,颍川改左队,弘农改右队,总之就差凑个足球队了。
   也有把反义词玩得贼6的——
   现在的北京当时叫范阳,他给改成顺阴;无锡改成有锡;符离改成符合;谷远改成了谷近,于离改成了于合;曲周……直男王莽给改成了直周。
   连国际友人也没幸免——
   王莽曾派人打过“高句丽”,回头一想,高字你也配?于是改成“下句丽”。
   甚至老对手匈奴单于,也给改成 “降奴单于”...
   
   总之你一睁眼,全国一半的地名全变了。
   恐怕连熊孩子王莽一起床,他寄己也记不住寄己此刻在何方。
   2
   背叛我!删你名!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领导就此对“安禄山”结下了深仇大恨!
   直到叛乱平定,唐肃宗一口气把全国40多个带安字的地名全给毙了。
   同安,改成现在的安徽桐城;宝安,改成现在的广东东莞……
   
   手下马仔为了邀功,也没少改名。
   比如主动把鹿泉改成获鹿(抓了安禄山的意思);房山改成平山(铲平安禄山orz)。
   
   北宋平定方腊之乱,宋徽宗也依葫芦画瓢——改!地!名!
   把仇家活动区都改了名,比如歙(xī )州改成徽州,睦州改成严州。
   方腊老家原名青溪县,被改成淳化县,意思就是:
   “叫你不学好,老子分分钟教你做人!”
   3
   心情好了!赏你名!
   皇帝老爷子改名全在一念之间,登基心情好,赏地名也是常有的事儿。
   尤其是南宋,一人得道,地名也跟着升天!
   新帝登基会把自己当皇子时的宅基地升级,给安个庆字。
   比如,宋光宗赵惇即位前为恭王,当了老大,就把恭州改成重庆;
   还有宋高宗赵构封康王,康州→德庆;宋徽宗赵佶封端王,端州→肇庆。
   
   唐朝时也有因为寓意吉祥,把陈仓改成宝鸡(鸡和凤凰差不多嘛)。
   天呐撸,所以兵法三十计“暗度陈仓”到了今天,也只能叫:
   暗度宝鸡。
   任你东西南北风,总之我就是要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开开心心——大写的高兴!
   4
   心情不爽!改你名!
   有时候,领导心情不爽了,也要改地名!
   比如说古都城南京,就是领导每逢改名的必点菜之一。
   “南京”一名始于明,到了清代又被改为江宁,自辛亥革命后才唤回南京。
   其实呀,南京最早并不叫南京,叫「秣陵」,到了东吴改叫「建业」。
   后来给西晋团灭了,就多了个耳朵「建邺」。最好玩的,后来遇着个皇帝叫司马邺,为了避讳又改作了「建康」。
   
   这种事情,历史上也有很多。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带“义”字的全遭了殃。
   比如义兴改成宜兴(江苏);义章→宜章(湖南);义宾→宜宾(四川)等。
   据记载,总共因避讳而改的地名就高达800+回。
   5
   年号换!国号换!地名跟着换!
   明代以前,还喜欢按年号瞎折腾地名。
   比如福建的建字,就是取自东汉建安八年新设的建安郡;
   还有景德镇,来自宋真宗时期的年号“景德”;绍兴,则来自南宋绍兴元年...
   
   不仅年号,王朝更替时还喜欢用国号折腾地名。福建其中一个县就因此折腾了好几遍。
   西汉末年叫汉兴→三国改成吴兴→唐朝唐兴→武则天上位武宁→武则天去位唐兴…
   领导人改名就像嚼了口香糖,根本停不下来!到了最后改成浦城县,不带政治色彩才算完。
   
   为啥古人要这么麻烦改来改去?
   因为这里是江福浙三省的交通要道,领导觉得地名起得响,国家就能更旺啊,然而,唐兴县却并没有让唐朝更lucky。
   到了明代以后,因为种种原因,才不流行国号和年号改地名。
   
   当然啦,除了上述这些因素,历史上换地名的原因多了去了。
   因为枣树出名,于是有了兰陵→枣庄,回头还可以听听“枣庄王入阵曲”;
   
   因为正处两淝水交汇,于是有了庐州→合肥,“我是合肥包子,哦不包拯”;
   还有因地区归属不同,于是有了九原→包头,一秒从广阔无垠草原变成路边烧烤摊feel…
   不过嘛,且不说城市名,每个地名都有它的故事,也代表了一段文化的流传,哪能用现代的审美去要求古人呢?
   哪怕改叫神马路、泥马巷、宇宙地镇很黑村,就肯定不是古人故意的!
   注:
   神马路——神马路靠近马群,原先是明朝的养马地。
   泥马巷——源于“宋高宗南渡避难,骑马渡江,至此始知为泥马。”——《金陵览胜诗考》;
   宇宙地镇——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而在这个镇子上,还有个很黑村……
   爱卿们,都来说说呗
   你听过画风最酷炫的地名是什么?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