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文
一个众星捧月的贵族子弟,从绮罗庭院的大宅门里走出来了,他为笙歌巷陌里的女孩子们流连忘返,只因为自己想活得简单。他将自己云水生涯里残余的闲逸心思,全部缱绻在一片青花粉彩之间,消受着一片孤寒之中难得的温暖……袁克文
看袁克文一生的经历,就好比看一段旧日的时光,以及他们周围那些温润沉静的景致。袁克文是窃国枭雄袁世凯的二公子,“洪宪皇帝”的命运暴起暴落,袁克文也就随之成就了一番盛衰气运;旁人观之会觉得很是凄凉,他自己却笑笑不以为意。岁月的风雨一层一层剥蚀掉了贵族世家的尊荣与体面,他也随之被摈弃,一步一步走向消亡,直至荡然无存;然而在且近且远的历史印记中,却也不失他那雕花般陈旧的美丽。袁克文书画作品
袁世凯对他一向是很偏爱的,甚至一度想让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对外的比较重要的信件,有的时候也由他代笔。袁世凯罢官回到老家项城的时候,袁克文每日随父亲疏池沼、植树木,饮酒赋诗,养寿园内的联匾,大多是出于他的手笔。袁克文哥哥袁克定
民国五年(1916年)五月初六,在举国上下一片责骂声中,袁世凯撒手归西,洪宪春梦杳然成空,袁氏一家老小上百人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经历了身世浮沉的袁克文,和自己的兄弟们一样,如同一只回旋往复的孤燕,不知在何处安家。花果飘零的惆怅之感的确挥之不去,然而在家族的急速没落中,袁克文表现得不失尊严。家世败落是一出现实版的《惊梦》,带给他更多的不是此恨绵绵的彷徨,而是晨钟暮鼓般的启悟。在其他兄弟忙着分家产的时候,他依旧若无其事地流连在梨园里,串演昆曲《千钟禄》(亦称《千忠戮》)和《审头刺汤》,放任自己穿行于梦幻与现实。寒云日记
他的白话、文言都写得不错,作品里还有一些小说,走的是倚红偎翠、精美旖旎一路。他笔下的人物有如绣像,带给人一种安静苍远的心境。他笔下的女子多袅娜淑丽,读起来令人有低徊不已的怜惜之感。可见其在小说创作的领域也是有天分的。只可惜至今只能见到四篇作品,不然或许可以在民国小说史上留下一笔。袁克文夫妇
在天津的时候,他总是夜不归宿,有时是住旅馆,有时就住在“班子”里,对于天津河北地纬路的家,他能不回就不回。有的时候偶尔回去,原配夫人刘氏会给他制造一些可想而知的冲突,他只是温和地笑笑,笑完了,就又出门往到“班子”里去。他的心是一座宽敞的宅院,任由身边俗世的各种声音进进出出,只是不会让它们稍做驻留。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