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落花迷人眼,谁是葬花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7-26 17:18:44     标题: 落花迷人眼,谁是葬花人?


作者 落笔升蝶
说到《红楼梦》中的葬花,人人都会想到让人心生怜惜的林黛玉,但细读文本就会发现《红楼梦》中的葬花人,其实可以是黛玉,也可以是宝玉,两者兼而有之。只是对于两人如何葬花,作者采用了或明写、或暗写的手法,有关情节分别是在第二十三回、第二十七回、第二十八回、第六十二回,作者对这一情节的描写,可谓是一再渲染,不遗余力,由此可见葬花这一情节在书中何其重要。那么,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葬花之人缘何葬花,有何深意,我们不妨把书中所涉及到的“葬花”情节细细捋析一下,以便读者自己感知。
惜花与葬花
表面看来,《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首次描写葬花,时在三月中浣,宝玉坐在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的石头上细玩茗烟在外面淘来的《会真记》,正在陶醉之时,一阵风把树上桃花吹下大半,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此情此景,正是书中 “落红成阵”,眼前“落红成阵”,不由得勾起宝玉的惜花之心。他不忍践踏所以把这许多花瓣兜了,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流出沁芳闸了。因此,周汝昌老先生在《从“黛玉葬花”说起》一文中指出:“第一次葬花,不是埋在土里,而是‘落花水流红’,让它随水漂去,主角是贾宝玉。”
但真的是这样吗?
书中写到,正在宝玉为满地落花踟蹰之时,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袅娜而至,她告诉宝玉“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 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短短几句交代,采用了不着痕迹地轻轻点染,黛玉的花冢就悄然而现,可见宝玉抖却落花入水的行为算不得书中葬花第一次,这种暗写之法,恐怕只有有心人用心留意才不会错过。紧接下文所写红楼最美场景之一的宝黛共读西厢,插入在宝黛各自葬花之后、共同葬花之前的间隙,是为二人青春期发展中的一次象征性抒发,也是对二人情感发展的第一次正面渲染。也就是在此时此刻,宝玉借用《西厢记》中“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第一次向黛玉委婉的表露心事,虽然黛玉表面恼怒嗔怪,但此前二人青梅竹马的小儿女情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悄起了变化。
接续前文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对黛玉内心深处情感的震动, 后文对“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进行了更精细的描写,正如脂批所说:“情小姐故以情小姐词曲警之,恰极当极。”书中通过黛玉之耳听到的一系列戏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你在幽闺自怜”、“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描写正如黛玉那青春萌动之心,初时“不觉心动神摇”,经过这些戏词的启发,细嚼其中滋味, “亦发如醉如痴”,饱读诗书的黛玉又把这些戏词和前人古诗词中的“水流花谢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联系起来,更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黛玉的情思从两小无猜的混沌未开,到共读西厢之时的破土而出,再到听戏之后的潜滋暗长,对感情的憧憬和美好期许在逐渐明了。而黛玉本人,也渐渐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情窦初开的青春少女。
通过前面分析,黛玉和宝玉各自葬花一次。关于宝黛葬花的对比,江苏南通大学的徐乃为先生在《逝水漂落红 净土掩风流——<红楼梦>宝黛三次葬花情事赏析》一文中指出:“宝玉黛玉不期而遇的共葬落花,两人的出发点是相同的:爱花惜花。他们都是‘恐怕脚步践踏了’,给落花找一个洁净的安息去处。但是两人葬花的方式却又区别:宝玉是‘水葬’,黛玉是‘土葬’。”但不管是“土葬”,还是“水葬”,两人共有的怜春惜花之心是一样的,而且后文宝玉受黛玉影响,也接受了“土葬”的洁净。因此,“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这段二人同收共掩的描写,即采用了“土葬”的方法,细细算来,这应是《红楼梦》中对葬花情事的第三次描写。
这次葬花初现了两个人对春去落花的一种怜惜,惜花之情也是心有灵犀,不约而同。而以此次葬花所连缀起来的整回文字,对黛玉的影响则更深远,故脂批曰:“前以《会真记》文,后以《牡丹亭》曲,加以有情有景消魂落魄诗词,总是急于令颦儿种病根也。看其一路不即不离,曲曲折折写来,令观者亦技难持,况瘦怯怯之弱女乎!”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的林黛玉前生本就是一株“阆苑仙葩”, 转世为人后,作者设置她生于花朝节这一日,也是赋予其“百花仙子”的寓意,这一情节的描写,是为塑造黛玉“情情”形象的重要一笔,也是为后文“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做足铺垫,更是黛玉从困惑迷茫走向自我升华的一个必然过程。
被号称为“绛洞花主”、“怡红公子”的宝玉是从太虚幻境投胎人世间的护花主人,他的形象正是作者在《红楼梦》中、在大观园里塑造的一位护花、惜花的使者,因此,他对自然的感知,对落花的怜惜也比一般人更为深刻,由此产生葬花的行为也就顺理成章。在宝玉看来,惜花葬花只是为落花找到一个安息的所在,而黛玉作为“葬花亭里埋花人”,则有着“宁使香魂随土化”的美好理想。

深情与痴情
随着情节滚动,宝黛年龄增长,《红楼梦》第二十七、二十八回的葬花描写,成为两人感情的发展悄无声息在改变的奠基情节。牵动这一情节的依然是两人共读西厢的余波,作者用“用情忘情,神化之文”让黛玉细细长叹的一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引出了宝玉神魂早荡的一句“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但此时闲谈戏语都是作者对二人的“真正无意忘情”的精心描写,看似水过无痕,实则暗流涌动。
为了进一步深入描写二人的情感如何增进,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黛玉偶吃“闭门羹”的小情节作为小引,使得父母双亡、寄居贾府的黛玉从伤感身世,到伤感未来,因此对人生的不确定性产生了很大疑惑。苍苔露冷中,花径风寒里,林黛玉悲悲戚戚地呜咽,不仅宿鸟栖鸦不忍闻听,就连那柳枝花朵也飞落满地,因此作者赞叹其“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鸟梦痴痴中对应的更是黛玉的默默花魂。
至次日,正是众花皆谢、花神退位的芒种饯花之期,自况双文的黛玉本就一腔无明犹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进而迸发出红楼第一绝响《葬花吟》。
《葬花吟》作为黛玉身世遭际的哀音,声声诉愁,字字泣血。作者以落花喻黛玉,把花的命运与黛玉的命运紧紧相连,深入刻画黛玉性格多愁善感的同时,充分展现了黛玉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其内心深处对生与死、爱与恨等细微复杂的感知,更使得其对自身存在的焦虑和对未来的迷茫,“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是她的向天之问,也是她的人生之问;“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则说明了她的孤寂和不被世人所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她对落花的感慨,也是对自身未来的预景。此时此刻的黛玉,悲花悲己,灵魂在不断升华,整个思想也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向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更坚定了她活着就要坚守自我的信念。通过思考和追问的层层深入,林黛玉超越了孤独里的我,又在孤独里寻找信仰中的那个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将成为她最终的人生目标。
恰在同时,宝玉看见锦重重落了一地的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意欲将那落花葬于那日与黛玉同葬的花冢之中。因此宝玉成为《葬花吟》这首绝响的唯一听众,正可谓惜花人偏逢惜花人,葬花时又闻《葬花吟》。这段荡气回肠的描写,表达了二玉的感情纠缠日深,既不能互相倾诉,更无法排遣,这种种牵绊郁结在各自的心里,难以释然。此时的二人人虽两地,但心系一处,花冢所在,也是两人共同关注之所在,这是他们二人之间固守的一个秘密。所以脂批又云“不因见落花,宝玉如何突至埋香冢?不至埋香冢,如何写《葬花吟》?”第二次的不约而同,凸显了因“惜花”、“葬花”,二玉已经心心相印,这种波澜起伏,峰回路转的描写,让读者的思绪也跟着情节百转千回。
但相比于黛玉作《葬花吟》之后思想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此阶段的宝玉葬花,除了体现他对落花的怜惜,更多的是契合黛玉的情怀。但在《葬花吟》的感染下,宝玉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书中原文(第二十八回)写道:
  ……听见是黛玉之声,先不过是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
阅读这段描写,脂批曰:“不言炼句炼字、辞藻工拙,只想景、想情、想事、想理,反复推求,悲感,乃玉兄一生之天性”,这正体现了宝玉“情不情”的一面。在佛家看来,宝玉是有慧根的人,他对众多女儿的体贴呵护,是“情不情”的表现,也是智慧的“大善知识”。与黛玉不同的是,宝玉听闻《葬花吟》之后,以花推人,由景及人,以黛玉推及诸钗,以花冢推及整个大观园,体悟了“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的深刻禅意。所有这些思考,宝玉都是站在无我的境地,他对黛玉的体贴,对诸钗的体贴,对人间万物的体贴,正是宝玉对事、对情、对理的一次人生思考。这一形象中所包含的大爱博爱、大我无我,被作者再一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除此之外,这些描写也是作者契合第五回“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主题的描写之一。
经过第二次不约而同的“葬花”行为,二人的感情发生了质的飞跃。虽然黛玉的悲伤和宝玉的悲恸有区别,但也有契合。区别在于各自葬花的感悟不同,契合在于二者皆是痴人,就连黛玉自己也感叹:“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而且脂批也指出, “真颦儿之知己,玉兄外实无一人”。此时的黛玉对宝玉可谓情深似海,虽然不曾吐露半字,但谁又能否定这种隐藏很深的真情呢?而那一句“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不也正体现了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已然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吗?只是因着俩人之间的礼教约束,不得不各自煎熬,脂批曰:“我阿颦之恼,玉兄实摸[头]不着,不得不将自幼之苦心实事一诉,方可明心,以白今日之故,勿作闲文看。”观此番论断可以说脂砚斋真是宝黛二人知己知音也,宝黛二人的深情痴情在此刻已经跃然纸上。比起其他小说细加描写男女主人翁如何互相倾诉爱恋的拙劣,《红楼梦》的作者对情的认知、对情的把握以及对情的描写多么新奇又多么扣人心弦。
跌宕起伏的葬花情节被作者渲染得情景交融,宝玉的解释和黛玉的释怀使得两人重归于好,“情情”的执拗和决绝,“情不情”的博爱和悲悯,在此时引起了共鸣,两人因葬花而共读西厢、敞开心扉,又因《葬花吟》而产生对人生对未来的思考,进而两个痴情的灵魂,在各自一番深情感悟中更加走近了一步,精神上紧紧相依,情感上牢牢相偎。《红楼梦》“大旨谈情”,是以写情为基础的小说,书中涉及情的描写多种多样,有亲情、友情、恋情,也有滥情、淫情、薄情等,但宝黛之间这种两情因深而痴,又因痴更深的痴情深情当是其中对情描写的极致之笔。
决绝与悲悯
也许,大多数人认为“葬花”只是宝黛恋情中的一个重要助推器,至第二十八回就算完成了特有的使命。其实不然,《红楼梦》的作者用草蛇灰线绵延千里的手法,在后文中又用一明一暗的手法两次描写了“葬花”对宝黛二人的深远影响。
第一,是第六十二回的宝玉掩埋“夫妻蕙和并蒂菱”。这次的描写在“受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重头戏之前,其实也算是正戏之前的序曲。本是因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人“斗草”而起,这次小小的游戏,被作者信手拈来,巧妙的把宝玉的葬花情节再次提起。而所葬之“夫妻蕙和并蒂菱”, 在古代具有对爱情和婚姻的一定寓意,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祝福。“夫妻蕙”乃香菱所得,暗喻香菱已有婚姻之实;“并蒂菱”则为宝玉所得,应暗喻宝玉对爱情的美好期望。但这两支象征爱情和婚姻的花儿,不仅搅散了愉快地游戏,还被宝玉郑重其事的掩埋。这段葬花,是作者借宝玉对香菱的体贴,来呈现宝玉对众多美好生命的体贴,更是借葬花表达宝玉对花的怜惜,对生命的悲悯。
紧接下文,隆重的“受怡红群芳开夜宴”所玩占花令更是明确了以花喻人的寓义,所写各种花所对应的人物结局也在这一回得到了详细描写,其中麝月所抽的“开到荼蘼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明显有花落春尽之意。作者在宝玉这个护花主人生辰之时占花送春,根本上就是意味着三春将去,盛宴将散。至此“葬花”的寓意在宝玉身上得到了更广泛的解释,惜花葬花如惜人葬人,春尽花谢,人去园空,留给宝玉的更多的是对美好青春的回顾和对逝去诸艳的哀悼。
第二,第七十六回的黛玉所吟“冷月葬花魂”。可以说,《葬花吟》的绝唱是黛玉生命中的里程碑,奠定了黛玉对人生的认知,对未来的预判,从那以后的《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等,都只能作为黛玉对某种境况的一种抒怀,而不足以超越《葬花吟》在其生命中的影响。对于命运之舟最终的港湾在何方,黛玉已经不再执着,她执着的是命运之舟的航向,她要自我把控未来,不妥协,也不放弃,虽然她已经感受到这种执着或许是徒劳的,但依然坚守故我。在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中,对应湘云偶得的“寒塘渡鹤影”句,黛玉的“冷月葬花魂”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是一种坚守已久的人生态度,是在“葬花”中的情感体验,也是在作《葬花吟》之后的人生彻悟。她的选择很明确,也很决绝,这短暂的一生,如春花般灿烂,也如落花般易逝。但最终“泪尽而逝”的黛玉并没有太多遗憾,为爱而活,为爱而终,是她的追求,也是她的归宿,因为“宁可冷月葬花魂,不教陷于污淖中”正是她所祈望的最纯净美好的结局。
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八苦,在宝黛二人的一生中都各自经历体验了。父母早逝,远离故土的黛玉,幼小的心灵早早地就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冲击,寄居贾府后,虽然得到了贾母等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但却病体缠绵,精神孤独。对爱情的求之不得,更是使她长久地沉浸在哀怨情绪的笼罩中,最终的决绝是她的悲剧,也是她的企及,所以虽然尝尽人间诸苦,她在离去时终究是无憾的。而自小锦衣玉食,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宝玉,本以为会守着这些姐姐妹妹一同终老,但在经历了诸艳流散,贾府败落之后,他的爱化为泡影,他的追求也成为一场梦幻,“求不得、放不下”的他更是逼迫自己的灵魂进行自我放逐。悬崖撒手在世人看来终难理解,其实这也许是宝玉选择的一种殉情方式吧。在孤灯残漏,余生凄凉的境况下,他在不断回忆这短暂繁华的同时,有没有那么些许的不甘和愁怨?
小 结
落花渐欲迷人眼,谁是红楼葬花人?
黛玉?宝玉?
准确的说,应该是宝黛两个痴情人!
纵观全书,第一次葬花的是黛玉,第二次葬花的是宝玉,宝黛共读西厢共同葬花则算是全书描写葬花的第三次,黛玉吟唱《葬花吟》所葬之花是第四次,宝玉掩埋“夫妻蕙和并蒂菱”就是第五次了。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葬花”这一情节。正是以两人葬花的不同做以对比,来体现两个深深相爱的人情感上相融相契,思想上却又迥然不同。在宝黛二人的生命中,葬花对于二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皆从惜花怜花而起,但却经历了不同的心路历程,也分别走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一个走向深邃的精神世界,一个走向广阔的人生境界。
黛玉葬花是自我之升华,宝玉葬花是无我之大爱。黛玉葬花源自于自我感知的单一世界,虽然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但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精神境界的释读,也是一种追求自我崇尚的人生概念;宝玉葬花是对大自然的倾听,对美好青春的体察,对更多生命的体贴,对人生而为人的所感所悟。相比于黛玉的精神孤僻,宝玉感悟的世界更为宽广,鲁迅先生说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之,唯宝玉而已”,正是这个意思,爱人的离逝,姐妹的流散,家族的倾覆,理想的破灭……凡此种种都在宝玉的生命中层层深入,步步逼近,直到把他逼入维谷,也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他所感悟到的人生才是更丰富的人生,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
作者 落笔升蝶
说到《红楼梦》中的葬花,人人都会想到让人心生怜惜的林黛玉,但细读文本就会发现《红楼梦》中的葬花人,其实可以是黛玉,也可以是宝玉,两者兼而有之。只是对于两人如何葬花,作者采用了或明写、或暗写的手法,有关情节分别是在第二十三回、第二十七回、第二十八回、第六十二回,作者对这一情节的描写,可谓是一再渲染,不遗余力,由此可见葬花这一情节在书中何其重要。那么,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葬花之人缘何葬花,有何深意,我们不妨把书中所涉及到的“葬花”情节细细捋析一下,以便读者自己感知。
惜花与葬花
表面看来,《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首次描写葬花,时在三月中浣,宝玉坐在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的石头上细玩茗烟在外面淘来的《会真记》,正在陶醉之时,一阵风把树上桃花吹下大半,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此情此景,正是书中 “落红成阵”,眼前“落红成阵”,不由得勾起宝玉的惜花之心。他不忍践踏所以把这许多花瓣兜了,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流出沁芳闸了。因此,周汝昌老先生在《从“黛玉葬花”说起》一文中指出:“第一次葬花,不是埋在土里,而是‘落花水流红’,让它随水漂去,主角是贾宝玉。”
但真的是这样吗?
书中写到,正在宝玉为满地落花踟蹰之时,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袅娜而至,她告诉宝玉“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 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短短几句交代,采用了不着痕迹地轻轻点染,黛玉的花冢就悄然而现,可见宝玉抖却落花入水的行为算不得书中葬花第一次,这种暗写之法,恐怕只有有心人用心留意才不会错过。紧接下文所写红楼最美场景之一的宝黛共读西厢,插入在宝黛各自葬花之后、共同葬花之前的间隙,是为二人青春期发展中的一次象征性抒发,也是对二人情感发展的第一次正面渲染。也就是在此时此刻,宝玉借用《西厢记》中“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第一次向黛玉委婉的表露心事,虽然黛玉表面恼怒嗔怪,但此前二人青梅竹马的小儿女情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悄起了变化。
接续前文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对黛玉内心深处情感的震动, 后文对“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进行了更精细的描写,正如脂批所说:“情小姐故以情小姐词曲警之,恰极当极。”书中通过黛玉之耳听到的一系列戏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你在幽闺自怜”、“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描写正如黛玉那青春萌动之心,初时“不觉心动神摇”,经过这些戏词的启发,细嚼其中滋味, “亦发如醉如痴”,饱读诗书的黛玉又把这些戏词和前人古诗词中的“水流花谢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联系起来,更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黛玉的情思从两小无猜的混沌未开,到共读西厢之时的破土而出,再到听戏之后的潜滋暗长,对感情的憧憬和美好期许在逐渐明了。而黛玉本人,也渐渐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情窦初开的青春少女。
通过前面分析,黛玉和宝玉各自葬花一次。关于宝黛葬花的对比,江苏南通大学的徐乃为先生在《逝水漂落红 净土掩风流——<红楼梦>宝黛三次葬花情事赏析》一文中指出:“宝玉黛玉不期而遇的共葬落花,两人的出发点是相同的:爱花惜花。他们都是‘恐怕脚步践踏了’,给落花找一个洁净的安息去处。但是两人葬花的方式却又区别:宝玉是‘水葬’,黛玉是‘土葬’。”但不管是“土葬”,还是“水葬”,两人共有的怜春惜花之心是一样的,而且后文宝玉受黛玉影响,也接受了“土葬”的洁净。因此,“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这段二人同收共掩的描写,即采用了“土葬”的方法,细细算来,这应是《红楼梦》中对葬花情事的第三次描写。
这次葬花初现了两个人对春去落花的一种怜惜,惜花之情也是心有灵犀,不约而同。而以此次葬花所连缀起来的整回文字,对黛玉的影响则更深远,故脂批曰:“前以《会真记》文,后以《牡丹亭》曲,加以有情有景消魂落魄诗词,总是急于令颦儿种病根也。看其一路不即不离,曲曲折折写来,令观者亦技难持,况瘦怯怯之弱女乎!”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的林黛玉前生本就是一株“阆苑仙葩”, 转世为人后,作者设置她生于花朝节这一日,也是赋予其“百花仙子”的寓意,这一情节的描写,是为塑造黛玉“情情”形象的重要一笔,也是为后文“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做足铺垫,更是黛玉从困惑迷茫走向自我升华的一个必然过程。
被号称为“绛洞花主”、“怡红公子”的宝玉是从太虚幻境投胎人世间的护花主人,他的形象正是作者在《红楼梦》中、在大观园里塑造的一位护花、惜花的使者,因此,他对自然的感知,对落花的怜惜也比一般人更为深刻,由此产生葬花的行为也就顺理成章。在宝玉看来,惜花葬花只是为落花找到一个安息的所在,而黛玉作为“葬花亭里埋花人”,则有着“宁使香魂随土化”的美好理想。

深情与痴情
随着情节滚动,宝黛年龄增长,《红楼梦》第二十七、二十八回的葬花描写,成为两人感情的发展悄无声息在改变的奠基情节。牵动这一情节的依然是两人共读西厢的余波,作者用“用情忘情,神化之文”让黛玉细细长叹的一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引出了宝玉神魂早荡的一句“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但此时闲谈戏语都是作者对二人的“真正无意忘情”的精心描写,看似水过无痕,实则暗流涌动。
为了进一步深入描写二人的情感如何增进,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黛玉偶吃“闭门羹”的小情节作为小引,使得父母双亡、寄居贾府的黛玉从伤感身世,到伤感未来,因此对人生的不确定性产生了很大疑惑。苍苔露冷中,花径风寒里,林黛玉悲悲戚戚地呜咽,不仅宿鸟栖鸦不忍闻听,就连那柳枝花朵也飞落满地,因此作者赞叹其“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鸟梦痴痴中对应的更是黛玉的默默花魂。
至次日,正是众花皆谢、花神退位的芒种饯花之期,自况双文的黛玉本就一腔无明犹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进而迸发出红楼第一绝响《葬花吟》。
《葬花吟》作为黛玉身世遭际的哀音,声声诉愁,字字泣血。作者以落花喻黛玉,把花的命运与黛玉的命运紧紧相连,深入刻画黛玉性格多愁善感的同时,充分展现了黛玉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其内心深处对生与死、爱与恨等细微复杂的感知,更使得其对自身存在的焦虑和对未来的迷茫,“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是她的向天之问,也是她的人生之问;“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则说明了她的孤寂和不被世人所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她对落花的感慨,也是对自身未来的预景。此时此刻的黛玉,悲花悲己,灵魂在不断升华,整个思想也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向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更坚定了她活着就要坚守自我的信念。通过思考和追问的层层深入,林黛玉超越了孤独里的我,又在孤独里寻找信仰中的那个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将成为她最终的人生目标。
恰在同时,宝玉看见锦重重落了一地的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意欲将那落花葬于那日与黛玉同葬的花冢之中。因此宝玉成为《葬花吟》这首绝响的唯一听众,正可谓惜花人偏逢惜花人,葬花时又闻《葬花吟》。这段荡气回肠的描写,表达了二玉的感情纠缠日深,既不能互相倾诉,更无法排遣,这种种牵绊郁结在各自的心里,难以释然。此时的二人人虽两地,但心系一处,花冢所在,也是两人共同关注之所在,这是他们二人之间固守的一个秘密。所以脂批又云“不因见落花,宝玉如何突至埋香冢?不至埋香冢,如何写《葬花吟》?”第二次的不约而同,凸显了因“惜花”、“葬花”,二玉已经心心相印,这种波澜起伏,峰回路转的描写,让读者的思绪也跟着情节百转千回。
但相比于黛玉作《葬花吟》之后思想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此阶段的宝玉葬花,除了体现他对落花的怜惜,更多的是契合黛玉的情怀。但在《葬花吟》的感染下,宝玉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书中原文(第二十八回)写道:
  ……听见是黛玉之声,先不过是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
阅读这段描写,脂批曰:“不言炼句炼字、辞藻工拙,只想景、想情、想事、想理,反复推求,悲感,乃玉兄一生之天性”,这正体现了宝玉“情不情”的一面。在佛家看来,宝玉是有慧根的人,他对众多女儿的体贴呵护,是“情不情”的表现,也是智慧的“大善知识”。与黛玉不同的是,宝玉听闻《葬花吟》之后,以花推人,由景及人,以黛玉推及诸钗,以花冢推及整个大观园,体悟了“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的深刻禅意。所有这些思考,宝玉都是站在无我的境地,他对黛玉的体贴,对诸钗的体贴,对人间万物的体贴,正是宝玉对事、对情、对理的一次人生思考。这一形象中所包含的大爱博爱、大我无我,被作者再一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除此之外,这些描写也是作者契合第五回“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主题的描写之一。
经过第二次不约而同的“葬花”行为,二人的感情发生了质的飞跃。虽然黛玉的悲伤和宝玉的悲恸有区别,但也有契合。区别在于各自葬花的感悟不同,契合在于二者皆是痴人,就连黛玉自己也感叹:“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而且脂批也指出, “真颦儿之知己,玉兄外实无一人”。此时的黛玉对宝玉可谓情深似海,虽然不曾吐露半字,但谁又能否定这种隐藏很深的真情呢?而那一句“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不也正体现了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已然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吗?只是因着俩人之间的礼教约束,不得不各自煎熬,脂批曰:“我阿颦之恼,玉兄实摸[头]不着,不得不将自幼之苦心实事一诉,方可明心,以白今日之故,勿作闲文看。”观此番论断可以说脂砚斋真是宝黛二人知己知音也,宝黛二人的深情痴情在此刻已经跃然纸上。比起其他小说细加描写男女主人翁如何互相倾诉爱恋的拙劣,《红楼梦》的作者对情的认知、对情的把握以及对情的描写多么新奇又多么扣人心弦。
跌宕起伏的葬花情节被作者渲染得情景交融,宝玉的解释和黛玉的释怀使得两人重归于好,“情情”的执拗和决绝,“情不情”的博爱和悲悯,在此时引起了共鸣,两人因葬花而共读西厢、敞开心扉,又因《葬花吟》而产生对人生对未来的思考,进而两个痴情的灵魂,在各自一番深情感悟中更加走近了一步,精神上紧紧相依,情感上牢牢相偎。《红楼梦》“大旨谈情”,是以写情为基础的小说,书中涉及情的描写多种多样,有亲情、友情、恋情,也有滥情、淫情、薄情等,但宝黛之间这种两情因深而痴,又因痴更深的痴情深情当是其中对情描写的极致之笔。
决绝与悲悯
也许,大多数人认为“葬花”只是宝黛恋情中的一个重要助推器,至第二十八回就算完成了特有的使命。其实不然,《红楼梦》的作者用草蛇灰线绵延千里的手法,在后文中又用一明一暗的手法两次描写了“葬花”对宝黛二人的深远影响。
第一,是第六十二回的宝玉掩埋“夫妻蕙和并蒂菱”。这次的描写在“受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重头戏之前,其实也算是正戏之前的序曲。本是因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人“斗草”而起,这次小小的游戏,被作者信手拈来,巧妙的把宝玉的葬花情节再次提起。而所葬之“夫妻蕙和并蒂菱”, 在古代具有对爱情和婚姻的一定寓意,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祝福。“夫妻蕙”乃香菱所得,暗喻香菱已有婚姻之实;“并蒂菱”则为宝玉所得,应暗喻宝玉对爱情的美好期望。但这两支象征爱情和婚姻的花儿,不仅搅散了愉快地游戏,还被宝玉郑重其事的掩埋。这段葬花,是作者借宝玉对香菱的体贴,来呈现宝玉对众多美好生命的体贴,更是借葬花表达宝玉对花的怜惜,对生命的悲悯。
紧接下文,隆重的“受怡红群芳开夜宴”所玩占花令更是明确了以花喻人的寓义,所写各种花所对应的人物结局也在这一回得到了详细描写,其中麝月所抽的“开到荼蘼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明显有花落春尽之意。作者在宝玉这个护花主人生辰之时占花送春,根本上就是意味着三春将去,盛宴将散。至此“葬花”的寓意在宝玉身上得到了更广泛的解释,惜花葬花如惜人葬人,春尽花谢,人去园空,留给宝玉的更多的是对美好青春的回顾和对逝去诸艳的哀悼。
第二,第七十六回的黛玉所吟“冷月葬花魂”。可以说,《葬花吟》的绝唱是黛玉生命中的里程碑,奠定了黛玉对人生的认知,对未来的预判,从那以后的《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等,都只能作为黛玉对某种境况的一种抒怀,而不足以超越《葬花吟》在其生命中的影响。对于命运之舟最终的港湾在何方,黛玉已经不再执着,她执着的是命运之舟的航向,她要自我把控未来,不妥协,也不放弃,虽然她已经感受到这种执着或许是徒劳的,但依然坚守故我。在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中,对应湘云偶得的“寒塘渡鹤影”句,黛玉的“冷月葬花魂”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是一种坚守已久的人生态度,是在“葬花”中的情感体验,也是在作《葬花吟》之后的人生彻悟。她的选择很明确,也很决绝,这短暂的一生,如春花般灿烂,也如落花般易逝。但最终“泪尽而逝”的黛玉并没有太多遗憾,为爱而活,为爱而终,是她的追求,也是她的归宿,因为“宁可冷月葬花魂,不教陷于污淖中”正是她所祈望的最纯净美好的结局。
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八苦,在宝黛二人的一生中都各自经历体验了。父母早逝,远离故土的黛玉,幼小的心灵早早地就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冲击,寄居贾府后,虽然得到了贾母等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但却病体缠绵,精神孤独。对爱情的求之不得,更是使她长久地沉浸在哀怨情绪的笼罩中,最终的决绝是她的悲剧,也是她的企及,所以虽然尝尽人间诸苦,她在离去时终究是无憾的。而自小锦衣玉食,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宝玉,本以为会守着这些姐姐妹妹一同终老,但在经历了诸艳流散,贾府败落之后,他的爱化为泡影,他的追求也成为一场梦幻,“求不得、放不下”的他更是逼迫自己的灵魂进行自我放逐。悬崖撒手在世人看来终难理解,其实这也许是宝玉选择的一种殉情方式吧。在孤灯残漏,余生凄凉的境况下,他在不断回忆这短暂繁华的同时,有没有那么些许的不甘和愁怨?
小 结
落花渐欲迷人眼,谁是红楼葬花人?
黛玉?宝玉?
准确的说,应该是宝黛两个痴情人!
纵观全书,第一次葬花的是黛玉,第二次葬花的是宝玉,宝黛共读西厢共同葬花则算是全书描写葬花的第三次,黛玉吟唱《葬花吟》所葬之花是第四次,宝玉掩埋“夫妻蕙和并蒂菱”就是第五次了。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葬花”这一情节。正是以两人葬花的不同做以对比,来体现两个深深相爱的人情感上相融相契,思想上却又迥然不同。在宝黛二人的生命中,葬花对于二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皆从惜花怜花而起,但却经历了不同的心路历程,也分别走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一个走向深邃的精神世界,一个走向广阔的人生境界。
黛玉葬花是自我之升华,宝玉葬花是无我之大爱。黛玉葬花源自于自我感知的单一世界,虽然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但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精神境界的释读,也是一种追求自我崇尚的人生概念;宝玉葬花是对大自然的倾听,对美好青春的体察,对更多生命的体贴,对人生而为人的所感所悟。相比于黛玉的精神孤僻,宝玉感悟的世界更为宽广,鲁迅先生说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之,唯宝玉而已”,正是这个意思,爱人的离逝,姐妹的流散,家族的倾覆,理想的破灭……凡此种种都在宝玉的生命中层层深入,步步逼近,直到把他逼入维谷,也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他所感悟到的人生才是更丰富的人生,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