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国产动画的黄金时期,这位老人不能忘 原创 BOSS电影 2017-08-15 16:40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8-15 22:00:43
标题:
国产动画的黄金时期,这位老人不能忘 原创 BOSS电影 2017-08-15 16:40
2017年是国漫大年。
《全职高手》《少年锦衣卫》
等动画画面愈发精致,剧本故事本身也趋向严谨成人向。
短片方面一直有不错的水准,比如昨天电影菌讲到的
《玫瑰公寓》;
而大银幕上则有更大的突破,虽然在票房比不上同属“大”系列的
《大圣归来》《大鱼海棠》
;
但在影片的立意以及表达上,其实又有相当程度的突破。
国漫崛起
,这句话总算可以说得稍微理直气壮一些。
但谈到崛起,其实便意味着曾经有过辉煌和没落;中国动画的辉煌时期,大概是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
那时我们有着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和动画类型,在今天这个某种意义上是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来聊聊些许过往。
2011年8月15日,上图右边的这位老人因病去世,享年95岁。
他是
钱家俊
;
如果说
特伟
是中国水墨动画之父,那钱家俊先生便是
中国动画技术的创始人
。
他是新中国最早一批教授动画专业课程的老师,对中国彩色动画
形象设计、制作、配色
等技术层面的推进有着极大的贡献。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新中国在动画产业可以说是啥都不懂:
钱家俊先生和他的团队尝试多种技术,硬是创造性地完成了新中国首部彩色动画片
《乌鸦为什么是黑的》
。
“一秒动画24格,每格画面要在一张赛璐璐片(塑料片)上绘成,正面描线、反面上色,一部戏20分钟,上万片赛璐璐片上色不能有一点闪失。温度高一点,彩色涂层会裂;温度低一点,又会潮湿发霉。
当时,广告颜料、水粉颜料等都试遍了,最终钱家骏经过反复试验巧妙运用了水果汁、防腐剂等实现了防裂、防霉的功效。”
用今天的审美眼光去看这部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也许旁白的女声会有所突兀,也许偏向寓言式的剧本故事并不引人;
但丰富的色彩搭配,自然灵动的动作依旧令人称道。
而在进行不断地尝试之后,钱家俊以及当年那帮精益求精的小伙伴们又将研究转向我们的传统文化:
国画
;
也因此创造出独属于中国的动画类型:
中国水墨动画
。
水墨动画其实应该属于中国水墨画的分支,它打破了传统
“单线平涂”
的模式。
没有边缘线,一笔一划都是笔墨晕染的美感,而这种谢意的静态美动起来之后,更显得灵动飘逸。
第一部水墨动画是
《小蝌蚪找妈妈》
;
钱家俊先生是这部动画片的
技术指导
;
他是整个水墨动画团队的核心人物,许多技术都是他首创并且经过试验后采用;
包括
“大虚”“中虚”“小虚”
等创作标准,有些甚至在当时列为国家机密。
而
《小蝌蚪找妈妈》
中的动物形象更是来头不小,最经典的莫过于影片中
虾
的形象;
是不是看起来很熟悉?
对,这些都取材与著名画家
齐白石的画作
;
他的弟子更是为了这部动画片画了一百多张原画。
栩栩如生,所以动起来的时候更是灵气十足;
神意大过外形,极好地传承了中国水墨画中的传统文化。
影片的故事尤为简单,一群刚出生的小蝌蚪走失了,于是在池塘里寻找着自己的青蛙妈妈,途中碰见各式各样的小伙伴。
故事为辅,更多是展现水墨画这种艺术形式的美感;
比如一群在水里畅游的小蝌蚪啊、小乌龟啊。
画面之外再以旁白推动剧情发展,池塘中其余生物也一一展现,
螃蟹、金鱼
还有岸边的小鸡
;
这部水墨动画一经推出,一下子便轰动了当时的动画行业;
这种带着
强烈中国文化气息的形式极具艺术追求
,制作工艺也很复杂,没有强大的画师原画支撑,根本无法做出如此美轮美奂的动画。
当年的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
“奇迹”
,法国《世界报》评论这部影片时赞扬说:
“中国水墨画,画的景色柔和,笔调细致,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
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趁此热潮,又开始了第二部水墨动画的制作——
《牧笛》
《牧笛》的动画形象同样来自齐白石先生的弟子李可染先生的画作,他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
画牛
。
而影片最多的东西也是
风景、人物和牛
。
依旧是同一个制作团队,钱家俊先生是本片的导演。
相较于上一部,烧麦尤为喜欢《牧笛》, 这部影片在
故事、画面和配乐
上更具国画的意境美。
牧童骑着青牛闲逛,偶入林间沉睡,梦中青牛走失,牧童走遍山水寻牛,尽览风景。
情节简单,但颇有几分清灵闲散的味道。
《牧笛》与《小蝌蚪找妈妈》最大的不同是没有了旁白,结合主题只留下悠扬的笛声陪衬。
笛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与牧童的心境相伴。
另一方面,《牧笛》的情节节点跟古声古色的意境契合更甚;
青牛绕蝶、白鹭上青天
的画面不仅仅像一幅幅水墨画,更是古诗词的具象映照。
而《牧笛》之后,钱家俊先生最著名的作品要到1981年的
《九色鹿》
,这部动画也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九色鹿》相比前面介绍到的两部作品,
要更加的完整。
它根据敦煌壁画
《鹿王本生》
故事改编,壁画本身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宣扬
“舍己为人、普济众生”
的教义;
改编后的动画故事弱化了宗教意味,但依旧有教化意义,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
除了故事本身,动画整体也是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
写意多于写实,用意象代替具体的事物形象。
所以影片中许多画面更多的是隐喻的表达;
对弄蛇人的脸部表情刻画,更是惟妙惟肖。
纵观这些上个世纪的优秀动画作品,不难发现它们共同的优异点。
一方面是当时
突出的行业技术
,以及
从业者真挚而用心的态度
;
另一方面是
立足于本土文化,深刻或者有意义的内容表达。
这些优良的品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无迹可寻,我们国产动漫的作品也大多低龄向、粗糙。
幸好在
“大”系列
的三部作品中,这些东西看起来渐渐回归;
文化与态度均有所表达,而市场与观众也给了积极的回应。
这是好事。
回归到中国动画行业技术开创者
钱家俊
本身,他比起同时代开创中国动画艺术的
特伟
,知名度要小得多;
最为明显的是豆瓣上对影人资料的介绍,特伟洋洋洒洒一整篇,钱家俊只有三两行,其中有这么一句:
“他是从未被正名过的中国水墨动画片创始人之一”
看起来略显心酸。
只是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开创与推进功不可没,后来许多优秀的动画导演,都是他的学生:
《三个和尚》导演阿达,《哪吒闹海》导演严定宪,《黑猫警长》导演戴铁郎,《雪孩子》导演林文肖,《鹬蚌相争》导演胡进庆等。
而对他越是了解,敬仰之情也愈发深沉;
说是弘扬太过矫情,我们能做的,也是缅怀和纪念这位曾经的开创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
浩宇
时间:
2017-8-15 22:02:38
我都看过,动画本身画质很经典,所表达的意思也很容易被理解,很适合小孩启蒙,现在的动画就呵呵了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7-8-15 22:03:58
很有中国特色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