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时期的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清雍正时期的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撇口,细颈,长鼓腹下敛,圈足,因形似橄榄而得名,高35.9cm,口径10cm,足径12.5cm。橄榄瓶为清代流行器形,其造型丰满秀挺,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轻巧灵动而又不失稳重,兼具梅瓶、玉壶春之特征于一身,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橄榄瓶始烧于何时尚不明确,但于雍正、乾隆时期最为常见,属陈设用瓷。
清康熙粉彩花蝶盘
清康熙粉彩花蝶水丞于是唐英砸碎了几件不太满意的作品,并冒着被治罪的风险,给雍正皇帝写了一封奏折,称晚几日再上交今年的瓷样。接下来的几天,唐英茶不思饭不想,急的在房中来回踱步,一不留神,撞到了书案。案上的笔筒随即摔在地上,里面的笔也四散滚了出来。唐英连忙低头去捡,却猛地发现,笔筒上面的图案,躺倒时和直立时,居然看起来感觉不太一样。于是唐英突发奇想,如果把平时绘在盘、碟上的图案也绘在直立的瓶子上,一定也会更加生动传神。
右为奥格登·里德奥格登·里德,美国名人,曾任美国参议员,出使美国驻以色列大使,亦曾经是《先锋论坛报》的出版人兼总编辑。里德家世显赫,他的外祖父韦罗·里德是美国共和党的创始人之一,一生从事新闻杂志及外交官生涯。他的外祖母伊丽莎白·米尔斯是加利福尼亚一位富翁的女儿,曾参与美国红十字会的组建。他的母亲海伦·罗杰斯·里德是巴纳德大学董事会主席、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理事,20世纪30年代纽约著名的妇女参政的倡导者,也是蒋介石及夫人宋氏家族的挚友。据奥格登回忆,这件珍品是在他母亲家族的纽约豪宅中被发现的。他幼年时曾见过几次,也曾惊叹于它的精巧与雅致,但从不知道它有如此高的价值。在那个年代,美国人喜欢把花瓶底部钻个洞,改装成灯座,这件稀世珍宝也曾一度作为灯座,放置在客厅的茶几之上,为增强其稳重性,瓶内还加入了他家后花园伴着狗粪的沙泥,长达40年之久。庆幸的是瓷瓶的底部并未打洞,否则完整性将大打折扣,价值也将一落千丈。
橄榄瓶曾一度被改装成灯座关于此瓶是如何进入奥格登·里德家族的,目前的说法有两种:一是由其祖父母在上世纪20年代以前从英国带返美国;二是二战期间宋美龄访美时赠与奥格登·里德之母海伦女士。这两种说法皆源自里德家族,均没有确切的资料予以证实。时至今日,无法考证。
张永珍张永珍,祖籍江苏武进,1932年出生于上海。祖父是一位雕塑家,父亲张仲英是著名文物鉴藏家。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艺术熏陶,为她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使她爱好文物收藏。
张永珍竞得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张永珍出生于上海,19岁定居香港。但对于上海,张永珍总有着剪不断的情愫。时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的汪庆正也曾在现场参与竞拍,未果后常在不同场合的讲演上多次表示,博物馆资金有限,未能竞价得到这一珍贵的粉彩瓶,十分惋惜。汪庆正没有料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张永珍捐赠上海博物馆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仪式2004年2月14日,上海博物馆为张永珍女士举行了捐赠仪式上,现场张永珍表示:"花瓶终于又回到了中国人手里,真的好开心。不想让这独一无二、具有历史传奇的稀有珍品再次流到国外,所以我今天把它捐赠给国家。”同时,她还提到,“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作为一个女人,应该对家庭负责,有条件的话,应该帮助朋友,对国家和社会作贡献。这样的人生才过得精彩和充实,才有意义。”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