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最钟爱的四件宝贝 2017-09-17 21:35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9-18 04:47:34
标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最钟爱的四件宝贝 2017-09-17 21:35
王国维
王国维,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与罗振玉
在王国维的求学过程中,罗振玉在王国维的生命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罗振玉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古文字学家等等,是中国近代考古的奠基人。他一生著作达189种,校刊书籍642种。
罗振玉
21岁的王国维在父亲的陪同下赴上海求学,并入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23岁又受到罗振玉的资助赴日本留学,之后再罗振玉的帮助下发表了大量译作并侨居日本,可以说,没有罗振玉的悉心栽培,很难有王国维这么好的学术功底。虽然王国维涉及学科十分广泛,但在其老师罗振玉的影响下,对金石文字情有独钟,并搜集了四件宝贝逐一考证、题记。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能让这为近现代的国学大师心心相惜呢?
王国维书法扇面
这四件宝贝被王国维称为“玁狁(xiǎn yǔn)四器”。玁狁,即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看出,这四件宝贝都来自我国的少数民族,这四件宝贝分别是“虢季子白盘”“梁伯戈 (亦称鬼方戈)”、“不期敦”、“兮甲盘”,王国维并将这些宝贝的拓片装裱成屏,逐一题字考证。
虢季子白盘
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商周时期盛水器,于晚清时期出土于陕西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
虢季子白盘铭文及拓片
梁伯戈
春秋时期的魏国兵器,长17.5cm,宽9.4cm,重0.28kg。正反面有铭文,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罗振玉制作的《梁伯戈》正反面拓片
《不期敦》盖铭拓片
不期敦
王国维曾撰《不期敦盖铭考释》一文,是其代表性文章,敦是古代汉族的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
王福厂节临《不期敦》盖铭
兮甲盘
“兮甲盘”,也称兮田盘、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中国国宝级文物、西周重器,西周晩期青铜器。宋代出土。铭文一百三十三字。记述兮甲(即尹吉甫)随从周宣王征伐玁狁,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2014年11月7日,流落海外数百年的“兮甲盘”“归国”后首次亮相武汉举行的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引起海内外关注。
兮甲盘铭文拓片
这四件就是被王国维珍爱的“玁狁四器”,直到1923年,王国维新获匈奴相邦玉印,遂将原来的虢季子白盘换下,组成新的组合。
匈奴相邦玉印
此印为战国时期的玺印,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玺印,《释名》解释为:“玺,德也,封物使可转德而不可发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亦言因也,封物相因付”。先秦前,玺、印是一物。秦始皇后,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官吏及一般人称“印”。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