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草莽皇帝朱元璋,诗作却都是经典,来看最经典三首 [打印本页]

作者: 刺梅花    时间: 2017-10-11 06:16:17     标题: 草莽皇帝朱元璋,诗作却都是经典,来看最经典三首

聒碎乡心 2017-10-10 22:57
朱元璋出身平民,早年参与元末起义,并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大一统的明皇朝。明太祖在位期间通过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也包含惩治贪赃枉法的元勋)等毒辣手段建立起一套维护皇权的体制,正是由于他的这些举措,使得明朝276年时间内,没有外戚专权或军阀割据,党争现象亦未形成似唐末“牛李党争”的祸乱。
然而,他为巩固君权,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后废除丞相,令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而臣下权力分散,进而导致明朝后来内臣宦官乱政的局面,不过宦官仅是皇帝牵制文官集团所扶植的力量,其并未对皇帝的权力基础造成影响,没有达到汉唐宦官动辄废立皇帝的程度。
也正因为朱元璋出身贫寒,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没文化的大老粗,因此也具有了成为暴君的潜质。
说朱元璋暴君,他杀的都是高官,保护老百姓的利益。说朱元璋没文化,小编更是不敢苟同。据记载朱元璋一生作诗36首,每首都是经典之作。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编最喜欢的三首诗。
第一首,《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朱元璋与黄巢

在众多吟咏菊花的诗词歌赋中,有三首咏菊诗极具霸气。其中《题菊花》、《不第后赋菊》两诗出自黄巢之手,另一首《咏菊》则出自朱元璋之手。有人将这三首诗称为“史上最霸道”咏菊诗,而朱元璋的《咏菊》,更是霸中之“霸”。
这首朱元璋咏物言志、最脍炙人口的《咏菊》,显然是受黄巢菊花诗的影响借鉴而来。但朱元璋的咏菊之作,口气更强硬,风格更凌厉,更有一种英雄气概和威慑力量。如果说黄巢的“满城尽戴黄金甲”,还仅是一厢情愿的“梦想”的话,那“遍身穿就黄金甲”,已经就是黄袍加身了。如此霸气外露,也只有朱元璋了。
第二首,《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此诗是朱元璋登基时所作,前两句说出来,群臣偷偷的笑了,后两句出来群臣俱大惊。此诗前两句粗俗不堪,语淡如水,后两句却气度不凡,颇有帝王诗风,可谓反差鲜明。
第三首,《咏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江作竿又如何?天边弯月是秤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把燕子矶作为秤砣,把长江作为秤杆,把弯月作为秤钩,把自己打下的江山作为称的对象,表达了一代帝王的雄心壮志和无限豪情,表达了对江山的无限热爱,对治理江山的无限感慨。
朱元璋的诗和古时其他诗人相比,算不上有文采。言语简单,简直就是大白话,但恰恰是这没有精雕细琢过的大白话,表现出了一个开国帝王会当凌绝顶的志向,海纳百川的胸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杀气。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股王者的霸气。
和其他诗人的作品相比,小编喜欢的就是朱元璋诗中透着的草莽之气,从一个小乞儿到开国君王,这份草莽更展现出一个生动的人的形象。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