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珠山八友”的组建人物简介及“珠山八友”精神 [打印本页]

作者: 志和    时间: 2017-10-11 19:29:52     标题: “珠山八友”的组建人物简介及“珠山八友”精神

2017-10-11 12:44 “珠山八友”怎成组成的晚清民国年间,江西景德镇一带聚集了不少创作瓷板画的艺人。1928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一位客商预订瓷板画,瓷板画艺人王琦、王大凡联络同好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每人画一幅瓷板画,画完之后,很多人看了都非常惊讶和喜欢,请他们八人继续画。这样,他们后来就成立一个瓷艺社,取“花好、月圆、人寿”之意,雅称“月圆会”。相约每月望日,月圆雅集珠山,以画会友,以会聚友,切磋画艺,称为“珠山八友”。这里的“八友”分 别是:王琦、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是御窑厂停烧以后部份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

“珠山八友”以瓷入画,以胎为纸,在瓷板上彩绘,从而诞生了浓艳俏丽的新粉彩。这些作于瓷板上的画,汲取了中国画的营养,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珠山八友”前后共有十人,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

王琦(1884-1937)是“珠山八友”的领军人物,他在汪晓棠和潘陶宇等人的影响下,先与王大凡等人发起和组织“景德镇陶瓷研究社”,后又于1928年与王大凡等人组成艺术团体———“月圆会”,借此抒发胸志,以瓷会友。作为“八友”之首。


“珠山八友”人物简介王琦
王琦,祖籍安徽,后迁居江西信江,1884——1934年,字碧珍,号陶迷散人,早年以捏面人为生,1901年来景德镇后,向邓碧珊学习陶瓷绘画艺术和人像绘画艺术,后又学习钱慧安的绘画艺术,因扎实的绘画功力和聪颖的绘画悟性,很快就超过碧珊先生。1916年浮梁知事程安赠王琦“神乎技艺”一匾,从此声名鹊起,财源滚滚而来。1916年王琦、王大凡赴上海参观海上画派画展,接触扬州八怪,尤喜欢黄慎的画风。黄慎,号婴瓢子,专攻人物、兼画山水、花鸟,人物画以狂草笔法作画。王琦因捏过人像、雕塑、画过瓷像、又吸收了西洋画阴阳彩瓷技法,并确定了用西画明暗画人物头像,以写意笔法画衣纹的画风。在此之后,王琦的画风,始终没有摆脱黄慎画风的影响。因此,王琦的绘画风格虽给景德镇陶瓷艺术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也是他率先在陶瓷绘画上使用西洋画技法,但他狂放崎岖,典雅飘逸的画风,仍保留黄慎的画风,而尚未自成一格。

王琦

王大凡
王大凡 (1888—1961),名堃,号希平居士,祖籍安徽黟县,寄居江西波阳。少时在姐姐家的“红店”学画陶瓷古彩,此时汪晓棠也在姐姐家的红店画粉彩,有机会接触到汪晓棠,拜晓棠大师为师。王大凡早年学习沙山春、钱慧安、费晓楼的绘画艺术,中年学习吴道子、陈老莲、马镜江的绘画技法,可谓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制成法家。王大凡在浅绛彩的基础上,独创了“落地粉彩”技法,很符合改革了浅降彩的设色,使浅绛彩法画起死回生。王大凡在长达六十年绘画生涯中,兼工带写,构思严谨,用笔流畅,飘逸,其代表“布袋罗汉”,形态逼真,神情庄重慈祥,其动感飘逸,用笔如吴带当风,行云流水。把一个放下包袱何等自在逍遥的和尚刻画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1915年作品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章。

王大凡

汪野亭
汪野亭,1884年一1942年,字平,号传其居士,江西乐平人 。早年在波阳拜张晓耕、潘陶宇为师,绘画艺术来源明朝朝画家沈园和清代画家王石谷的绘画艺术,逐形成清新,雅丽的绘画风格,成为名噪一时的青绿山水画家。

邓碧珊
邓碧珊,1874年一1930年,字壁寰,号铁肩子,清末秀才,江西余干人,早年靠绘画瓷板肖像为生,陶瓷肖像结画是他发明的。邓碧珊专功鱼藻兼画花鸟,邓碧珊的鱼虫,在设色上受东洋画艺术的景响,他的笔及构图又受宋画的影响较深,他的早期花鸟又受岭南画派的影响,足见邓碧珊先生孜孜以求,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邓碧珊

毕伯涛
毕伯涛,1886年一1962年,号黄山樵子,安徽歙县人,清末秀才 。在景德镇陶瓷绘画界以金石、诗、书、画傲视瓷坛,毕伯涛的绘画艺术来源于清代画家新罗山人。

毕伯涛

何许人
何许人,别名花滋,1882一1940年,安徽南陵人 。何许人曾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仿古高手,自己又开设“红店”自产自销,设帐授徒,著名花鸟画家、雪景大王邓肖禹、余文襄就出自其门下。曾在北京客居数年,结识许多前清的八旗子弟,前朝遗臣贵族 ;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临摹了大量的宋元大家的作品,扩大了自己的绘画视野和审美情趣。回景德镇后,他在陶瓷上创作的许多山水作品和雪景山水大都是结构紧凑,构图大方,用笔流畅。但何许人的山水画有董源、巨然的影子,有浙派山水吴伟、戴进的流脉;从何许人的山水作品,我们不难看出,画家追求一种平淡天真,萧散闲逸的艺术境界。可惜,天不假年,何许人终难大家,而只能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杂家。

何许人

程甫(意亭)
程甫,名意亭,字体孚,斋名佩古,别号翥山樵子。江西乐平人,1911年入鄱阳江西窑业学堂图画班,师从张晓耕、潘陶宇,后赴上海,拜上海浙派画家程瑶生门下,成为程瑶生的入室弟子,在上海数年,其花鸟画艺术,深得南宋画院派的艺术精髓,画艺日渐成熟和完美。

程甫

刘雨岑
刘雨岑,1904年一1969年,原名玉成,后改雨岑,雨诚,斋名“觉庵”,别号“澹湖鱼”,六十岁后雅称巧翁。安徽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人,客居江西鄱阳,15岁就读于饶州江西省立第二乙种工业学校,为潘陶宇的弟子,一九二二年来景,为当时瓷画肖像名家朱受芝的乘龙快婿,擅长陶瓷粉彩花鸟。早年受华喦的绘画艺术影响,中年深得任伯年、新罗山人的绘画艺术精髓,逐形成清新雅丽的绘画风格。

刘雨岑

徐仲南
徐仲南,l872年一l953年,名陔,字仲南,号竹里老人,斋名栖碧山馆,江西南昌人 。少时入南昌人开的“红店”学瓷艺,l9l8年受聘于江西瓷业公司管理美术陶瓷,工于松竹、淡雅诗意 ,自成法家。作品受清代画家戴熙的影响较深,其构图、用笔、设色与戴熙同出一辙,同时,又受海上画派和南宋文人画家的影响。代表作有《潇湘八景图》瓷板画。

徐仲南

田鹤仙
田鹤仙,l894一l952,原名田世青,后改为田青,字鹤仙,号荒园老梅,斋名古石,浙江绍兴人。少时客居江西抚州岳父家,民国初期任职于景德镇税务局,后受聘江西省瓷业公司夜校教员。先攻山水,后改画梅花。其绘画艺术,以梅花独步画坛。鹤仙的梅花,深得元代画家王冕的影响,其竹杆似断非断,节节相连的用笔及构图无处不体现王冕的绘画精神,“珠山八友”发起人王大凡赠有“山水清浑成一格,梅花作出更无双”的赞誉诗句。

田鹤仙


“珠山八友”精神“珠山八友”瓷画创作的鼎盛时间并不长,主要在二十世纪30年代;“珠山八友”活动的地点并不大,主要在景德镇珠山;“珠山八友”创作的领域并非纯艺术,而主要在工艺美术中的陶瓷绘画方面。然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对现代社会艺术陶瓷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如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众多陶瓷爱好者对八友作品的喜爱,追捧与收藏;景德镇陶瓷学术界对他们的生平、作品展开广泛研究;地方政府的大力宣传;一代又一代陶瓷从艺人员的效仿,学习……
诚然,人们对“珠山八友”的敬仰源于他们在动乱的年代里,在陶瓷艺术创作上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珠山八友”取得这样的成绩有各种因素,社会历史的发展、陶瓷工艺材料的改进、艺术家自身的修为等等。在本文中,笔者将探讨“珠山八友”这个团队所共同具有的一种精神,引领他们在艺术创作上走向成功的“‘珠山八友’精神”。

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
纵观“珠山八友”的成长历程,不论是秀才出身还是现代陶业学校毕业,或是“红店”学徒出身,或是半路“出家”,他们都有一个“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艰辛历程。
徐仲南自幼家贫,只读过几年私塾,后到景德镇红店学徒,出师后受雇画瓷,他毕生勤学苦练,孜孜以求,终成一代名家。王琦少年学捏面人走街串巷,糊口谋生,十七岁来景德镇后,从社会最底层,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以顽强的拼博精神,学瓷画,学诗词,学书法,以超人的毅力,出众的才华和豁达的胸襟,终于进入了陶瓷装饰艺术的殿堂,并最终成为“珠山八友”的领军人物。汪野亭家境清贫,小时候时常整夜临摹外婆家中堂上挂的古画。在考进江西省陶业学堂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半工半读,课余替瓷商绘瓷,既缓解经济的拮据,又学以致用。即便出名后,他也是告诫子女,只可继承父辈的技艺,要靠自己十个指头要生活,方可终生受用。王大凡只读过三年私塾,十三岁前学理发,之后到姐姐家的红店学徒,三年期满后,立志画瓷,从此勤奋好学,嗜书如命,绘画之余,全身心地投入读书,时常通霄达旦,并著有《希平草庐题画诗稿》。他一生以“绘画生涯自甘淡泊,陶人事业首重精神”为信条,淡泊宁静,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就是“珠山八友”文化起点相对丰厚的秀才邓碧珊、毕伯涛也是毕生勤奋学习。正是因为有“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他们才能从社会的最底层一步一步走向艺术的颠峰。

团结协作,倡导个性的精神
“月圆会”的成立,人们对“珠山八友”的雅称是这些陶瓷艺人富有团结协作精神的最好例证。“珠山八友”成员之间没有地缘关系,更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来自安徽、浙江、江西等地,他们的组成亦没有政府的命令,就是因为志同道合,兴趣、追求与文化价值取向的一致,才使他们走到一起来了。他们骨子里没有“文章都是自己的好”的员之间没有地缘关系,更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来自安徽、浙江、江西等地,他们的组成亦没有政府的命令,就是因为志同道合,兴趣、追求与文化价值取向的一致,才使他们走到一起来了。他们骨子里没有“文章都是自己的好”的习气,没有“文人相轻”的习气。他们广交朋友,广结艺缘,常邀汪大沧、方云峰、张志汤等艺人配画。 “珠山八友”在“月圆会”里研究学术,交流思想,共谋瓷画发展大计。他们之间有难同担,有苦同受,有福同享,亲如一家,经济上、生活上相互关心,何许人的妻子去逝,无钱安葬,“珠山八友”出资帮助处理后事。汪野亭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嘱咐家人给八友某家送南瓜。
在瓷画艺术创作上他们既有共同的追求,又倡导个性,他们作品的表现题材、形式、手法各有不同。王琦善画人物,中西结合,采用西洋画法绘人物头像,以草书笔法勾勒衣纹,用笔奔放潇洒,十分生动,人称“西法头子”;王大凡善画人物,创“落地粉彩”技法;邓碧珊的鱼藻吸收了西洋与东洋画的技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人称“鱼王”,还首创九宫格绘制人像;徐仲南山水、人物、花鸟俱善,尤以画竹著称;何许人首创用白粉画粉彩雪景之先河;汪野亭吸取国画技法,师法自然,创新形成了笔法简约、画面雅致、章法严谨、意境深远的“汪派山水”;程意亭、毕伯涛善长花鸟,构图独特,画面清新洒脱;田鹤仙创造了瓷画的“梅花弄影”技法;刘雨岑创“水点桃花”技法。“珠山八友”各个身怀绝技,有各自擅长的题材,作品富有鲜明的个性,鲜活的生命。

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精神
“珠山八友”的文人瓷画,熔百家为一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他们或在继承古诗文、书法、绘画等方面下了苦功;或在学习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下了大力气;他们中还有人自觉地吸收西方的哲学思想、西画技法和东洋技法;自觉地接受五四以来的新文化、新思想;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吸收“扬州八怪”、“海派”乃至古代吴道子、石涛、陈老莲的技法;吸收了程门“浅绛彩”的精华。“珠山八友”可贵之处还不止于这些,他们与制瓷工匠结合,提高了陶瓷工艺的文化品位;与商人、商业结合,使瓷画走向市场,提高了瓷画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把陶瓷与文人画结合,完成了由工艺陶瓷向艺术陶瓷的转变,使瓷画有了深刻的人文精神与丰富的思想内涵,提高了瓷画的文化品位。就“珠山八友”的个人素质而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复合型人才,立体型人才。他们是文人,个个诗、书、画、印功底极其深厚;他们是画家,个个在山水、人物、花鸟等领域都能自成一家;他们是制瓷艺人,精通陶瓷粉彩装饰工艺;他们是商人,以瓷器载画,自画自销,走出了以画养瓷的路子;他们是“月圆会”的成员,在“月圆会”交流、切磋、批评、鉴赏……相互启发诱导,共同提高;他们还集老板、经理、管理者于一身,大部分经营着自己的“红店”。

刘雨岑作春夏秋冬四季花鸟纹直筒瓶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珠山八友”正视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探索他们发展的路子。民国时期陶瓷发展的现状是:一、瓷板画流行,达官贵人、富商、文人雅士无不以家里悬挂着瓷板画条屏为荣为贵;二、清末到民国初年,“浅绛彩”已不太受欢迎;三、社会动乱,装饰风格精巧、繁缛的官窑陶瓷稀少;四、瓷画艺人与制瓷人、商人、文人脱节;五、 陶瓷装饰缺少文化内涵;六、陶瓷技艺的传承大多是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缺少与外界的横向交流;七、制陶工艺与制作工具的落后……“珠山八友”面对艰难复杂的社会现状,不放弃,不气馁,一直尽己所能,既适应社会需求,又努力提高陶瓷装饰艺术水平。他们受“瓷业美术研究社”的启发,在王琦的带领下成立了“月圆会”。“月圆会”虽然没有成文的发展纲领,发展目标,没有成文的组织规定,是个自发的民间小团体,但实质上是个学术意识很浓的学术研究会,他们在“月圆会”交流学术,交流感情,通过交流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他们倡导瓷画个性,革故创新,改进了陶瓷装饰工艺的方法与技巧,创新了陶瓷绘画的内容题材与学术交流形式。

王大凡浅降彩渔樵耕读纹瓷板画

爱国爱业,克己助人的精神
王琦一贯秉承“革新瓷业、提高技艺、去滥求精、发扬国粹,以国货挽回利权”的宗旨;汪野亭、毕伯涛、程意亭倡导“力求中国瓷业之现代化”,作品多为民族精神,报效祖国等内容与“富有民族国家思想之描写”。在这些瓷画创作宗旨的指导下,“珠山八友”作品无不深藏着对民族、对国家、对生活、对家乡、对瓷业、对未来真挚的热爱。“七七事变”后,徐仲南在景德镇街头发起作品义卖,所得钱款全部用于支援抗战。武汉保卫战爆发,徐仲南从汉口回九江乘船途中,解囊救助奔赴抗战前线的共产党员。1949年至1950年间,徐仲南义卖作品40余件,救助苏北水灾。此外,他还召收一聋儿为徒,并免费供其用餐。邓碧珊为王琦的老师,入“月圆会”后,他雅量宽宏,宽厚待人,处处以自己的学生王琦为中心,处处为“月圆会”的活动正常开展而努力,很好地处理、协调了各种关系,表现出了高尚的人品。王琦、王大凡得知毕伯涛工作不稳定,生活没有保障,处境十分困难后,吸纳他为“月圆会”会员,从此,毕伯涛走上了瓷画道路,成为一代名家。王琦在东门头自建的房屋中拿出数间,供画友作画、住宿用。经济困难的画友向他借钱,他都是慷慨解囊,从不问还钱的事,他对妻子说:“他们有钱自然会还,无钱也不必要”。汪野亭不媚权贵,某专员五次求画未果,而对街坊亲朋和气、热心,遇到老乡有困难他尽力相助,邻里发生纠纷他出面调解,主持公道。解放后,王大凡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情,创作了《骏马献给总司令》、《新八仙》、《面壁十年》、《竹林七贤》等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程意亭平易近人,性情温和,为人慷慨仗义,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从不向别人要什么好处,他在农村时,村与村之间发生械斗,邻里之间出现纠纷,都乐意找他调解帮忙。刘雨岑对所有的艺术青年皆关爱有加,对年轻人尚不成熟的作品,他总是先多方鼓励,再细心指教。“珠山八友”“爱国爱业、克己助人”的精神深得人们的敬仰。
“珠山八友”对祖国、对民族、对同仁、对画友、对瓷业无不怀着深深的挚爱,他们的艺术创作才具有那么大的感染力,受到人们的喜爱、敬仰。今天,我们研究“珠山八友”精神,目的是要弘扬“珠山八友”精神,学习“珠山八友”精神,进一步推动陶瓷艺术向更高水平发展,进一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文本及图片整理自网络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