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游记——齐鲁行(1) 作者:青云 [打印本页]

作者: 邓巍    时间: 2017-10-16 23:16:13     标题: 游记——齐鲁行(1) 作者:青云

本帖最后由 邓巍 于 2017-10-16 23:17 编辑

      齐鲁行   (1)  

              7月18——30日


又到一年暑假,马一铭二年级毕业。单位放旅游假十五天。有此闲暇,便想去山东,看看青岛海、济南泉、泰安山和曲阜古迹。九年前旅游结婚时,曾去过泰山。那次是在凌晨时分,坐车到南天门。夜色漆黑,开始登山,一路匆匆急行。路旁只闻人声,四周不见人影。拂晓登上山顶,却逢云横雾罩,日影暗淡。清晨下山,人多路狭,浑身疲惫。那次登山,虽无太深印象,但一直耿耿不忘。今年,马一铭年满八周岁,正可到山东齐鲁大地一游,同时也看望一下河北的舅舅。


7月18日 星期日 大连 大连港


上午十点多出门,父子两人各背一包。大包里装着衣物和一盒蛋炒饭,小包里放着一本英语和一本故事书。乘公交车来到北站广场,乘上10点45分开往大连N120次列车。头次出门远行,心情兴奋,对旅程充满了期待。车上开着空调,微微有些凉意。


马一铭在车上很是兴奋,学了一会儿英语,又看了一会儿故事书。下午三点多,吃完自带的蛋炒饭。将近终点时,在车上买了一张晚八点半去烟台的二等舱船票,成人票价170元,儿童免票。房间号是372,舱位在三楼。


下午四点多,到达大连。出了火车站,便直奔港口。市区街道干净,行人不多。火车站前,有轨电车来来往往,翘着长长的电辫子,响着“哐哐当当”的铁轨声。马一铭看着铁轨和电车,十分好奇。


沈阳有轨电车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经拆除,市区随即采用无轨电车的交通方式。有轨电车也在七八年前取消,马一铭那时只两岁,应该没有了印象。当时,半空中没了黑压压的电线网,立时显得敞阔起来,心情也轻松许多。


沿街拐了一个大弯,来到公交车站。乘公交来到港湾广场,在港口寄存处存了背包。还有三个小时的空闲,便乘车来到刚刚经过的中山广场。中山广场位于大连市区的中心,周围街区繁华,店铺环绕。不料,刚到广场,天空中便落下一阵急雨。正慌忙寻找避雨之处时,却又雨过天晴,云开日出。在广场旁商店里买了些包子和炸鱼,边走边吃。炸鱼很香,没有鱼腥味道,不同于家里。


晚七点半,时近黄昏,取包进港,进入候船大楼。来到二楼观景台,平台边围着黑漆铁栏。面朝苍茫大海,凭栏远望。


海面空阔,天色微茫,海轮静泊,海风阵阵扑面,景象震撼人心!看惯了高楼林立的城市,面对浩渺大海,顿生神秘之感。马一铭站在铁栏杆旁,背对大海,显得神态自若。


晚八点左右,离开候船大厅,乘港内摆渡车,来到海港深处的码头。下车之后,海边迎面出现一艘巨型轮船,仿佛一尊骇人的庞然大物。这是一艘乳白色的海轮,船体上写着“天淮”两个大字。“天淮”号静静地泊在海边,矗立在苍茫的夜色中。走近巨轮,抬头仰视,巍巍峨峨,令人叹为观止。这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轮船,印象极深。


沿踏板登上轮船,进入船内。船内犹如木制的小楼:门厅开阔,走廊深长,楼梯曲折,前后相连,上下相通。舱内乘客上上下下,来来往往,十分热闹。


二等舱在三楼,位于甲板上。找到372号房间,舱内狭长,空无一人。正中是条过道,上下六个铺位。马一铭选了正对门的上铺,紧挨着舷窗,放好背包,铺上报纸。人虽坐在铺上,却不时地向舷窗外张望,满是兴奋与好奇。


晚八点半,笛声响起,轮船起锚。起身离开船舱,来到甲板之上,眺望黑茫茫的大海,潮湿的海风迎面吹拂。客轮疾驶,破浪而行。船下激起一道长长的白浪。浪花飞舞,伴着“哗哗啦啦”响声,迅速冲向船尾。客轮轰响,夜色深重,海面苍茫,置身大海之中,四顾茫然,心情紧张。隔着浓浓的海雾,依稀可见海面有探照灯光扫过。据说大连建有军港,客轮只在夜间通航,白日不通。


甲板上没有其他乘客,有些冷清。马一铭回到船舱,隔着舷窗留影,神情生动。晚十点多,马一铭临窗而卧,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不住声地连连感叹,兴奋不已,仿佛舷窗之外有着七色彩虹般绚丽的色彩!


同舱还有一个青年人,铺位就在马一铭的正下方,因为女伴在隔壁,便离开了房间。舱内清静,马一铭渐渐入睡。老爸睡在门旁的上铺,一直半睡半醒,担心孩子,不能安然入睡。凌晨时分,困乏至极,便沉沉睡去。


马一铭自己独卧上铺,睡得极安稳,竟一夜无事。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