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 星期五 泰安 泰山
早八点醒来,感觉体力充沛,心情很好。在宾馆门口喝了一碗米粥,吃了一个鸡蛋,然后带着四个菜包子,乘上3路公交车,一路来到泰山脚下的天外村。
登泰山有两条路,一条是山路:从岱庙行至红门,沿阶而上,直达峰顶,这是登山的古道。人们登山观日,就是这条路线。午后爬山,傍晚登顶,夜宿天街,凌晨观日。但夜间山顶湿冷,清晨云雾笼罩,日出难得一见。
还一条就是公路:在天外村乘景区中巴车,沿盘山公路直达中天门处,然后徒步登山,经南天门直到顶峰,遍览群峰后当日下山。两条登山线路同在泰山南部,在红门和天外村之间,有K3路公交车连接两地交通。
天外村有个天地广场,地势敞阔。广场上铺着青色的花岗岩方石,整齐划一,两旁芳草萋萋,前方山峰苍翠。天地广场分前后两部,前小而方,后圆而大,取意天圆地方之意。两处有长廊通道相连。廊道上排着两行龙柱,龙柱雕刻精美,粗壮高大,象征着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和清乾隆帝等十二位到泰山祭过上天的帝王。
穿过长廊,来到圆形广场。这里如同一座小型体育场,周围环绕着一层层台阶,中央就是旅游车的停车场。广场之后,有两座山峰,前小后大,一低一高。小山低伏,草木苍翠;大山隆起,青石嶙峋,想必就是泰山主峰。
泰山不高,峰顶平缓,青石裸露。远方重山嶂叠,青霭缭绕,白云蒸腾。盛名久传的泰山,历经千年,其貌如此平平,巍峨不现,峥嵘不露,实在出乎意料。泰,有和顺平稳之意;泰山,倒不乏沉固凝重之气。泰山,自古有“天下第一山”的称誉。
先买一了张成人门票,马一铭还须买半票。正在掏钱之际,一旁的司机急不可待,一把将马一铭拉上了车。上车后给司机二十元车费。中巴车一路盘山而上。望见山底有座湖泊,水形狭长,亮如明镜,那里是龙潭水库。公路盘绕回环,龙潭水库在青山翠谷的映衬下,熠熠闪光,时隐时现。
汽车一路疾驶,越开越快。司机胆量惊人,游人吓得失魂。二十多分钟,终于来到中天门停车场上。
上次登泰山,还是在九年之前。那时是半夜三点坐车到中天门,摸黑进山,登山以观日出。结果山顶积云,不见日出,便原路返回。下山时疲惫不堪,竟不知路旁还有碑刻古迹。此次重登,恍如初来,便一路缓缓而上。
进入中天门,信步而行。路旁林木遮蔽,脚下石阶宽大。转过山角,迎面现出一座石坊,上书“迎天”两字。石坊宛如山门,直矗路径当中。这里叫迎天门,自此以上便可望见泰山顶峰壮观的景象。泰山摩崖石刻也始于此。
过了石坊,路旁有块空地,当中竖着一块奇石——斩云剑。斩云剑石条修长,如刀似剑,石中有一道裂缝,将石块分为前后两片。这里地处山南阳坡,云气聚散倏忽,聚则阴云密布,散则晴空万里,奇石便得名“斩云剑”。
斩云剑位于半山腰,山下谷壑幽深,植被茂密;山上峰耸石拔,悬崖壁立。
斩云剑旁有个摄影摊。摊主说山顶连日不见日出。经不住劝说,便用电脑合成了一幅登山观日的相片。相片之中,马一铭右手托着一轮红日,背后夜色深沉,天空已经霞光四起,彤红一片。今日初登泰山,还未领略泰山景色,便有了泰山顶峰的观日照,时间仿佛在倒流。随后又制作了一枚泰山观日的纪念章。
马一铭手拿观日照,胸挂纪念章,一脸的欢快,满身的劲力,拾级而上,步履如奔,欣然自得。
离开斩云剑,又有一处奇观。只见身旁一面石壁,两三米来高,石壁上伏着一块巨石,石底半面悬空,森然欲坠。巨石之下,峭壁之间,镌着朱红草字——“江山如此多娇”,下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遥想当年,红军万里长征,历尽艰难。闯天堑,翻雪山,过草地,险情频出。危难之际,紧急关头,就如同这巨石压顶一般沉重。但红军硬是凭着坚定的信念,闯过千难万险,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今天,这种无畏精神还在激励着人们,给人勇气,催人奋进!
昨夜洗脚时发现小脚趾磨出了血泡,旅游鞋不大合脚。早晨出门时感觉略好,便在南天门处买了一根手杖,想借些臂力,省些脚力。刚登山时还疼得脚跛,担心此行不能登上泰山顶峰。然而物愈磨而愈强,人愈挫而愈勇,艰难中往往会激发出勇气,使人忘掉暂时的困境。
行不多远,就见前方石阶上豁然横出一堆乱石,乱石如堵,其形参差,石尖锋利。乱石间沟隙纵横,青草杂生。峥嵘之态,犹如猛兽。泰山果然以石称奇!
泰山多属花岗岩石,石质坚硬耐磨,不易侵蚀。泰山最早的刻石是秦刻石,字体出自秦相李斯之笔。秦刻石笔画匀称,有金勾折曲之感,又有长袖舞风之态,是中国书法史开源之作。泰山最多的刻石当属明清两代,多为士大夫所作。这些刻石有词有句,富有情趣,蕴涵意境,有画龙点睛之妙。
来到步云桥畔。步云桥凌空而架,横跨山涧之上。桥旁山崖壁立,当中横刻着“河山元脉”四个楷体大字。崖壁上白瀑飞落,水沫迸溅。瀑流跃下崖壁,钻下步云桥,跌进深谷幽涧中。水声激荡,瀑声如雷,空谷传响。这里深涧与绝壁相连,瀑布与溪流激荡,景色险峻。云步桥畔水气弥漫,涧谷直落。游人至此有穿云行空之感。
穿过步云桥,迎面又有一面石崖,周围松柏蔽日。石崖上端刻有“松门”两字,下端刻有“独立大夫”、“举足腾云”和“处士松”等字。“独立大夫”是孤松,昂首而立,独具格调。松门,意谓此上松柏多而灌木少。
行出几十米,来到“飞来石”旁。飞来石大如房屋,圆如巨卵,突兀而现。四周地面空旷,巨石真如飞来一般。马一铭在石前留影,石高人小,形象鲜明。
飞来石上方有株名松——五大夫松。史料载,秦始皇东巡,登高封禅,祭祀天地,以彰显天命,震慑四方。祭天下山时突遇大雨,秦始皇便在这株松树下避雨。因此松有护驾之功,便被封为“五大夫”,又称“五大夫松”。五大夫,是秦朝实行奖赏的爵位等级。秦爵共二十级,五大夫为第九级,位在中等。此松又正好位于山腰。
离开“五大夫松”,山路变得陡长,周围松柏渐多。来到一座石坊之下,石坊上刻“对松山”三个朱红大字。身旁山谷空阔,沉寂无声;对面山峰遥峙,云气迷漫。对松山,是指对面山峰,即万松山。万松山上白壁层叠,松柏挺秀,景色如涂如绘,如描如摹。翠谷与山峰相映,青松与山石叠立,是少见的胜景。
仰望泰山主峰,峰高入云,满目苍翠。山路陡长,石径逶迤,形似白龙,若隐若现。那里便是“泰山十八盘”。
十八盘是登山途中最陡的一段,也是难行的一段。泰山十八盘,又分成上中下三段。下段是“慢十八”,中段是“不紧不慢又十八”,最上段便是“紧十八”。三个“十八盘”,听起来令人心虚,看上去令人胆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山路虽陡长,石阶倒还宽大。
“慢十八”山路缓而长,颇费脚力。穿过“对松亭”,来到一处一处热闹地带,路旁有食品摊,摊上摆着饮料。十元买了一罐红牛饮料,这是马一铭第一次喝到红牛饮料。
又到一座牌坊前,上刻“龙门”两个朱红大字。龙门之上就是“不紧不慢又十八”。“慢十八”已被甩在身后,但此时已是气喘吁吁,面露难色。
回望身后,峰林夹道,满目苍翠,山亭隐没,石径蜿蜒。山下云气茫茫,空谷一片沉寂,身后已无退路可寻。
身旁崖壁上刻着草书“龙门”,两字一笔而成,宛若惊鸿飞天、蛟龙腾空。顾名思义,这里是山泉汇聚之处。从云步桥始,便不时听见溪流水声,空谷传响,萦绕耳际。这里沟壑幽深,山林茂密,可闻泉声,难觅泉影。
略作停歇,便开始奋力攀登“不紧不慢又十八”。“紧”,就是陡;慢,就是缓。陡中有缓,反而不觉得太累。此时身体已过极点,呼吸开始变得轻松。
来到一处三岔口。坡上有座红墙古刹,屋形方整;坡下有条小道,石面磨损,路口拦着长长的隔离绳条;
路旁支着小摊,摆着切开的西瓜,瓜瓤鲜红,清香扑鼻。十元买了一块西瓜。马一铭双手捧着西瓜,边走边吃。小小年纪,竟然浑身是劲,一路紧行,没有一声喊累。
沿着大道,来到“升仙坊”牌楼之下,前面就是“紧十八”了。抬头仰视,山道微曲,南天门已经遥遥在望。山道两旁乱石堆叠,悬崖夹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境!身旁不时有挑夫经过,肩上的挑担颤颤悠悠。挑夫大口地呼着粗气,斜侧着身子,一步一顿,缓而不滞,一路超赶着行人。人犹如此,我独畏难?每念及此,便奋力前行。泰山挑夫登山的身姿,从此便深深印在了脑海之中。
一气穿过“紧十八”,来到南天门外。马一铭奋力而上,最后竟是两手着地,手脚并用,“爬”到了南天门。
俯瞰十八盘,山岭绵长,莽莽苍苍,石径逶迤,直落云中。中天门到南天门,两地相距两千五百多米,垂直高度七百多米,这是一段磨练意志、挑战体能、战胜自我的艰难之途!
南天门坐落在山口之间,紧扼泰山十八盘的上端,红墙如垒,拱门深长,门楼巍峨。门旁有幅对联,蓝底金字:“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南天门内是一块平地,下临山涧,旁砌石栏,周围景物空旷。凭栏而望,天阔云淡,原野荡荡,烟气濛濛。
据说,在天朗气清之日,夕阳落山之时,可以望见百里之外的黄河。黄河自西向东,蜿蜒如带,横陈天际。落日的余晖散发出金光,投射在黄河之上,河水便宛如金色的丝带,就形成泰山四大奇观之一——“黄河金带”。
而每当雨过天晴之后,落日西坠之际,金色的光芒透过云层,穿过云隙,仿佛给云朵镶上了金黄色的光圈,便形成了泰山的另一奇观——“晚霞夕照”。
早在泰山脚下,就望见泰山顶上那灵动飘逸的云气。漫步在十八盘的山路,仰望白云悠荡,脚步也似乎轻灵。正可谓“青云”仰止,“阶行”行止!进入南天门,近看身旁云雾缭绕,远观头上白云升腾。云絮如片,悠悠飘荡;云丝如缕,缓缓消散。蓝天如染,白云如幻,使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泰山海拔1500多米,地处丘陵地带,山脉绵延。每当夏季来临,大量的暖湿气流从低气压的海面吹来,受到泰山山脉南北向阻拦,还遭到陆地高气压带挤压,暖湿气流便会在泰山一带积聚汇集,形成大片的层积云。云层高度在1500米左右。因此,泰山顶峰白云缭绕,雾气笼罩;每当风轻云静之时,则是云海茫茫,孤峰浮露。茫茫的云海便如同一面巨型的云盘环绕着泰山顶峰,形成泰山又一奇观——“云海玉盘”。当然,泰山最著名的奇观,当属“旭日东升”了。
离开南天门,走进路旁一家饭店。身上的零钱不多,便买了一碗刀削面,两人一递一口合吃。老爸才吃几口,就收到家里发来的短信。老爸急忙回复短信,山上短信发不出去;抬头吃面时,马一铭已将碗里的面吃了个精光,只剩下半碗光汤。马一铭笑眯眯把筷子放在碗上,脸上带着顽皮的喜悦。老爸虽感意外,但见孩子懂得照顾自己,倒也感到宽慰,便抬手喝下面汤。吃完出店,择路而行。
转过山腰,迎面现出一座石坊,三门四柱,巍巍高耸,上书“天街”两字。石坊背衬蓝天,高高矗立在台阶之上。
穿过石坊,进入天街。天街宽大,一旁店铺鳞次栉比,一旁沟壑幽深敞阔。站在天街深处,遥望泰山十八盘,只见山径逶迤而下,直落云端,隐入翠微。
踏上天街,就仿佛进入了仙境。街上云气聚散倏忽,上蔽天日,下遮峰峦。天街道路宽大,铺着青石板路。转过弯路,来到白云亭畔。白云亭四角四柱,方方整整。这里云气袭人,云影掩日,游人漫步,如行雾里云中。低头沉沉不见山腰,抬头茫茫不见天空,仿佛进入了虚幻境地。临近山壑一侧,横着白石栏杆,石栏雕刻精致,花纹精美。
在白云亭照相,往往要等上几分钟,既要耐心等待,又要当机立断。云气飘来,湿雾浓重,立时一片昏暗;云气飘过,日光乍现,随即转瞬即逝。
来到一处十字路口,身旁有条山径,遥通山顶,那里便是孔庙所在。路旁有座石坊,上书“望吴圣迹”。传说孔子与颜渊登山,竟望见了远在千里的吴都——姑苏城,即苏州。传说太过牵强,但孔子途经过泰山,所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感叹,确有史料可寻。
孔庙前有幅楹联,上联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下联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横联是“万世师表”。上联出自《论语》,下联出自《孟子》,对仗工整,概括精当,应是出自熟读经书的科举文人。孔子垂老之际,尝策杖而出,慨然作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摧乎,哲人其萎乎!”泰山在历史上被尊为神山,在孔子的心目中自然有着崇高的地位。
路旁石崖上有“孔登舜至”刻石。舜曾在黄河下游一带生活,登位后勤于政事,巡行天下,曾登泰山祭天。今日大江南北均有其遗迹。
经过“碧霞祠”,来到“瞻鲁台”下。石径穿过一处立崖之间,崖壁一米多宽,十来米长。九年前夜登泰山,就曾在这里等候日出,妈妈就曾在此留影。时光如流,转瞬即逝,孩子如今将满八岁。
登上瞻鲁台,临风远眺,视野开阔。身旁云气变幻倏忽,山下晴川历历在目。泰安城区从泰山脚下直铺远方,城中楼群连片,道路纵横,远方烟气笼罩,景物空濛。据说,孔子当年曾登临此处,远眺鲁国的都城——曲阜。《孟子》中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曲阜是孔子家乡,在泰山以南百里之外,两地同属鲁国。春秋战国时期,泰山是齐鲁边界,齐强鲁弱,多有战事。战国末期,楚军攻占曲阜,鲁国灭亡,土地尽为楚国所有。秦灭六国,后来仅剩齐楚两个大国,齐国最后亡国。
今天,齐鲁大地以“一水、一山和一人”而享誉天下:济南泉水、泰安泰山和曲阜孔子。三处地方南北排列,三点一线,相距各有百里。
离开瞻鲁台,经过日观峰。日观峰在泰山东侧,是登山观日的最佳地点。日观峰之下便是悬崖绝壁,深不可视。悬崖上乱石堆立,怪石穿空,巨石如降。只见一块条石从一块圆石上方斜探而出,形如石针,遥指北方,这就是“拱北石”,又因其形如神龟昂首,所以又称“探海石”,意思是泰山日出之时,红日如盘,白云似海,此石凌空而出,俯探云海,可以饱览奇观。
“拱北石”旁还有几块巨石堆积在一起,石面齐平,傲然直立。石块上刻“云海”两字,是画家刘海粟所提。马一铭在拱北石前犹然含笑而立,在此却爬上石顶,坐在“凌云气”石上,高举“剪刀手”,展示强者的姿态。
下午三点多,来到玉皇顶山下。玉皇顶海拔在一千五百米以上,是泰山最高峰,也是历代帝王封禅的地方。封,祭天;禅,祭地。古代认为泰山是最高处,北临蓬莱仙岛,东望浩瀚大海,地理位置神圣。玉皇顶接天入云,在此祭天,可以更好地通达天地之灵,求得上天神灵庇佑。
上到玉皇顶,马一铭有些疲惫,坐在石台歇息。身后怪石壁立,上刻红字,有“登高壮观天地间”“擎天捧日”等字,石高字大,极具气势!
玉皇顶上有座玉皇庙。对祠观寺庙不感兴趣,便取道下山。一路绕过大观峰,经过唐摩崖刻石,回到“望吴圣迹”前的十字路口。原来这里道路通达,一条下山古道可通十八盘,心中好奇,便沿古道盘旋而下。古道曲折,山崖陡立,山林苍郁,空谷无声。石阶凹凸,多有损坏。匆匆而下,来到“不紧不慢又十八”岔路口。
在岔路口食摊又买了一罐“脉动”。马一铭喝了饮料,劲力便绵绵而生,足下跃动生风,如流水一般滔滔不绝,速度奇快。老爸虽有体力,但脚趾疼痛,身体斜侧,脚步交叉,一路随行而下,有些艰难。
下午五点左右,来到中天门。继续沿山路盘旋而下。途中有几个年轻人徒步上山。越往下走,上山人越多,其中还有坐着滑竿的妇女,这些人都是慕泰山日出之名而来。泰山日出时有“旭日东升”,日落时有“晚霞夕照”、“黄河金带”和“云海玉盘”,四大奇观吸引了无数的游人,日夜奔走,往来不息。
马一铭越下越快,远远跑在前面。一路经过药王殿和斗母宫,来到一天门。一天门,也称红门,位于山脚。
下午四点左右,从玉皇顶开始下山,到傍晚七点左右,抵达山脚一天门。三个多小时路程,几乎一气奔下,途中略无停歇。今天,可算是一次了不起的长行!
泰山景区,南天门以上属于妙区,南天门以下至红门为幽区,岱庙一带属于丽区。红门外有公交车可抵达岱庙。迤逦来到岱庙正阳门前,天色接近黄昏,景区已经关闭。岱庙四周围着青砖高墙,正阳门尚未上锁,院内寂静,空无一人。
岱庙前临大街,地处闹市。路旁有家烧鸡店,此时已经是人走摊儿收。无奈之下,只好乘公交车回到宾馆。在宾馆一楼餐厅里,买了四碗米饭、一碗蛋炒饭和一盘酱牛肉。马一铭吃了一碗蛋炒饭和几片牛肉,余者尽入老爸腹中。酱牛肉又软又烂,不知何故。
回房后洗浴休息。老爸袜上结着两块血痂,脚趾已然不觉疼痛。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