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龄
熊希龄的结发妻子廖氏在熊希龄考中进士那一年因患肺病而亡,所生一女宝贞也随之夭亡。此后,熊希龄先后有两次婚恋,且都极富传奇色彩。熊希龄朱其慧与长女
婚后,两人感情甚笃,吟诗作对,夫唱妇随,比翼双飞。熊希龄1917年脱离政界后献身教育慈善事业后,朱其慧辅佐丈夫先后创办了香山幼慈院、中华教育改造社,并独立创办了妇女红十字会、平民工厂、婴幼教保院等。她还协助丈夫在大连广泛地为灾民和兵燹战乱所殃及地区的民众赈济,或多或少地减轻了灾区的灾害程度。与此同时,她还和晏阳初、陶行知等人一起发起平民教育运动,先后在南京成立平民教育会,成立平民学校30余所;在武昌成立武汉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北平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会。朱其慧一时成为熊希龄从事社会慈善教育最得力的助手。毛彦文
第二年,毛彦文转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读书,是金陵女大公认的“美貌青年”。1925年,毛彦文从金陵女大毕业后,熊希龄要侄女朱畹写信邀毛彦文来香山慈幼院执教,因毛彦文欲出国深造而末果。1931年,毛彦文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后回到国内。熊希龄又亲笔写信邀毛彦文到香山慈幼院任教,又因毛彦文先应聘于上海复旦和国立暨南大学而未能成行。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慧眼识英雄,毛彦文也真不愧为女中豪杰。熊希龄病逝后,她痛定思痛,“把所有精神寄托在先生事业上,这样就似乎和先生并不分离”。她说到做到,终身未在嫁人,把所有的精神都寄托在熊希龄的事业上。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奔赴于桂、渝、港、沪之间,出生入死,在所不顾,继续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