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纪晓岚上朝靴子着火,皇上怒:你快给朕出去!第二天他上朝拄拐棍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漠    时间: 2017-10-31 22:22:59     标题: 纪晓岚上朝靴子着火,皇上怒:你快给朕出去!第二天他上朝拄拐棍

        2017-10-31 15:32                                                                          书法                                                  
  纪晓岚,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清朝时期有名的才子,才情四溢,参与编辑《四库全书》(自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开“四库馆”,至乾隆五十二年关闭“四库馆”,共经历了14个年头。)对后世贡献很大。笔下更是写出了《阅微草堂笔记》这本十分有趣的书。
其实,事实上,真正的纪晓岚不只是影视作品里描述的只会耍耍嘴皮子那么简单,他同时在政治、学术、书法上都有着很深的造诣。

在十八世纪的中后期,纪晓岚的从政道路和学术生涯开始展开,这个时期是我国一个无可替代的转折时代。纪晓岚当时在朝廷里始终都是学术工作的领导者,所有的编辑书籍、修改书籍等事情,都有他的参与。纪晓岚的一辈子,领导和参与过很多部关系重大的典籍的编纂和修改,可见其才学之高。
所以说,纪晓岚对中国的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在政治上,纪晓岚心系苍生疾苦。
一九七二年的夏天,北京附近发起了大水,许多老百姓无家可归,饱受饥荒折磨之下,他们纷纷跑到北京城里寻找吃食。见状,纪晓岚火速给乾隆上书奏明灾情,希望可以将朝廷准备运往南方的一万石粮食,去支援灾区,这样北京的灾民不用驱赶自己就会离去,社会的秩序也会安定下来。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纪晓岚是为了稳固皇权,但是,实际上,此举也确实让这些饥民顺利度过了难关,不得不说,真是一举两得的善政。

清朝初期的书法,因为康熙、乾隆等皇帝十分欣赏赵孟頫、董其昌的书法,所以,那时候很多的书法家也深受此环境熏陶,自然,纪晓岚也跟随着时代的大潮。纪晓岚在书法领域也有着很高的地位,他的书法,书写随心,并且,圆滑而又相融,而且,还有着一种独特的贵族气质。

字体大小相宜,一收一放,相得益彰,一疏一密,恰到好处。苍劲有力,可以说既有实用性,也具备艺术性,十分完美。
其实,真实的纪晓岚也如电视剧般嗜烟如命。
相传,纪昀喜抽旱烟,文臣武将暗地里叫他“纪大烟袋”。有次,乾隆急诏,纪昀来不及将烟熄灭,只好把烟袋藏在靴子里去朝见圣上。
烟在靴子里燃烧起来,纪昀忍着痛,希望皇上快点结束,直到裤脚冒出烟来,皇上问他:“怎么回事?”,纪昀答:“失火了!”
皇上赶快让他出去救火,纪昀才颠着一只脚出去了。以后有好长时间,纪昀不得不拄着拐棍。

同时,纪晓岚此人,天性风趣,并且,能言巧辩,机敏异于常人,还有点“调皮”,时常喜欢捉弄别人。
有一次,他回到了老家,去一座寺庙游玩。
这个寺庙的住持年龄很大了,估计有头发的话肯定全白了,大家都叫他:禅心大师。当得知来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纪大人时,禅心大师对他特别客气,并且,请纪大人去内堂喝茶扳话。
谈话之初,大师很有出家高人的气质,纪大人对他也十分的尊敬。但是,没过多久,大师就露了本相,话语越来越粗俗,而后怨天尤人,很是低级,好像在与市井无赖对话一般。

这叫纪大人很是反感,不想再待下去了,于是,起身准备告辞。
大师怎能如此就把这位大名鼎鼎的才子放走,厚着脸皮请纪大人为他题字,并且,拿出了自己的画像,想让纪大人为他题词。

纪大人十分厌恶,但是,却不好推脱,于是随手写道:
精神炯炯,老貌堂堂;
乌巾白髯,龟鹤呈祥。
大师像得到了珍宝一样开心,又请纪大人写一幅对联给他挂在屋内。
纪大人稍作思考,随手写道:
凤游禾荫鸟飞去,
马走芦边草不生。
大师十分得意,待纪大人走后,赶忙找人将对联精心装潢,并且,挂在了屋里最醒目的地方。

过了几年,寺里来了个游玩的文人。一眼就看到了那幅对联,忍俊不禁。大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询问那文人为何如此?
文人笑道:“这副对联甚是有趣。”
大师得意洋洋地说,这幅对联乃是纪晓岚纪大人亲手所题,有什么可笑的?
文人说:“你被纪大人给耍了。”
大师肚子里没什么墨水,根本听不明白。
文人耐心解释道:“上联‘凤游禾荫鸟飞去’, ‘凤’字去掉‘鸟’是‘几’字,‘几’在‘禾’下,就是‘秃’字;下联‘马走芦边草不生’,‘芦’字去掉草字头是‘户’字,旁边再加一个‘马’字,就是‘驴’字。前后二字相连,不正是‘秃驴’吗?”

大师听罢,幡然醒悟,气的脸红耳赤,马上把对联拆了下来用火烧了。突然想起还有一幅自画像也有纪大人的提笔,估计也没什么好话,赶紧拿来给读书人看。
文人看罢,嘴都笑的合不拢了。
“难道这也是在捉弄我?”大师追问。
文人强忍着笑,对大师说:“这几句更加明了,表面上看都是夸你的,其实只是一首藏头诗,你只看首字就懂了。”
大师定睛一看,居然是“精老乌龟”这四个字。当即暴跳如雷,把画像撕了个粉碎,愤怒地扔在了地上。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