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缂丝!啥?缂丝啊,这手艺一天出不来一寸! [打印本页]

作者: 甲丁    时间: 2017-11-5 23:07:53     标题: 缂丝!啥?缂丝啊,这手艺一天出不来一寸!

文玩守艺人
2017-11-05 20:10

缂(kè)丝,又称“刻丝”。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之珍贵。缂丝是中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的一种工艺美术品,,以细蚕丝为经,色彩丰富的蚕丝作纬,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最早出土的文物见于唐代。其主要特点是“通经断纬”,由于织造的作品在图案与素地接合处微显高低,图案与底色间呈现一些断痕,犹如刀镂锥刻而成,因此被人称为“用刀刻成的丝绸”,故称“刻丝”。宋、元、明、清皆有缂丝工艺,而美艺情趣皆有不同。

缂丝仙山楼阁图轴,明,纵247cm,横60cm。

图在本色地上彩缂崇山、翔鹤、楼阁、人物、竹石、小草和碧波等纹样。采用平缂、构缂、搭缂、长短戗等技法缂织,配色适宜,缂织精细。图中山石的表现深受大青绿山水绘画的影响,勾勒无皴,以石青、石绿敷彩,其色彩厚重,格调富丽。画面又有云雾缭绕、祥鹤飞舞,仿若仙境。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元,纵58.5cm, 宽33.5cm。清宫旧藏。

  此图题材取自东方朔偷桃的典故。画面表现东方朔从仙界偷桃后疾走之状,人物的胡须和飘曳的衣裾,显出疾走的动态。东方朔手持偷摘的蟠桃,回首环顾,面露窃喜,其偷桃得手后的得意之情和担心被仙吏发现的微妙心理被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上方祥云缭绕中累累仙桃悬垂枝头,下方配以灵芝、水仙和竹石,以谐音寓意“芝仙祝寿”。画面钤“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和“秘殿珠林”印5方。此幅缂丝图以蓝和浅蓝为主调,配有石青、月白、瓦灰等色。运用平缂、木梳戗等缂织技法。以平缂作色块平涂,在纹样边缘或二色相遇处则使用勾缂进行勾勒,或以长短戗进行调色过渡。寿石用深蓝、蓝和浅蓝三晕色戗缂,以突出山石的立体感。尤以合色线技法颇有特色,如东方朔的手指缝用黑、白二色丝;灵芝的茎部用石青和米色丝表现茎干的糙涩感。整幅作品设色简洁,气韵生动。

缂丝八仙图轴,元,纵100cm,宽45cm。清宫旧藏。

  此缂丝图以十余种色丝装成的小梭在白色丝地上依画稿缂织出八仙人物及南极仙翁的形象,表现出八仙祝寿的主题。人物面目清晰,神情平和,服饰飘逸。鹤、鹿、流云、山石、修竹等衬景为画面增添了动感和高雅脱俗的仙境氛围。此图的创意、构图、缂织技法均具有元代缂丝的特点。其经直径为0.15mm,纬直径为0.33mm,经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6~20根,纬密度为每平方厘米48~50根。缂法以长短戗、木梳戗、平缂、搭缂、构缂、掺和戗为主,运用了多种技艺。画面线条流畅舒朗,配色典雅,而少量的用金使以冷色调为主的画面平添了几许富丽华美。此缂丝图轴堪称绘画与织造工艺相结合的杰出作品之一。此图钤“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等6印。《盛京书画录》、《秘殿珠林》均有著录,是研究元代缂丝作品的重要实物资料。

缂丝赵佶花鸟方轴,元,纵24.5cm,宽25.3cm。

此为以宋徽宗赵佶所绘花鸟册页做蓝本的缂丝杰作。画面上,粉红色牡丹或含苞或怒放;立于牡丹枝头的鸟雀俯视着小瓢虫,曲尽其妙;展翅的蝴蝶风姿绰约。整幅画面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此图缂工精致平细,晕色之处以长短戗、木梳戗、掺和戗等技法完成,无着笔。辅以平缂、构缂技法,使画面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用长短戗技法表现的鸟羽、蝶翅等细微之处可谓巧夺天工。此图诗堂有墨书云:“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缂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画心有朱缂“御书”印一方。摹缂古人书画作品是元代缂丝作品的特点之一。绘画作品以缂丝技法传承和表现,既可传达出中国画的意境和神韵,又与纯粹用笔墨渲染的绘画相异,别有一番情趣。此缂丝图为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南宋,沈子蕃,纵104cm,宽36cm。清宫旧藏。

此图轴丝质,依画稿缂织。以十五六种色丝装的小梭代笔,巧妙搭配,画面色泽和谐。以“通经断纬”的手法缂织,并娴熟地运用了多种缂丝技法。所用丝线之经密度20根/cm,纬密度44-46根/cm,精工细密。此缂丝图很好地体现了原画稿疏朗古朴的意趣,画面生动,清丽,典雅,是沈子蕃为数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时期缂丝工艺杰出的代表作。图下方缂有“子蕃制”、“沈氏”方印,玉池有“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果亲王府图书记”、乾隆帝御笔“乐意生香”,并钤有“乾隆宸翰”、“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定鉴”、“宝笈重编”、“石渠宝笈”、“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宜子孙”、“重华宫鉴藏宝”等印记,可见这幅作品在清皇室藏品中占有重要位置。

缂丝紫天鹿,北宋,纵45.7cm,宽27.3cm。清宫旧藏。

  此织物以紫色为地,在遍地密花中,间饰天鹿、月兔、异兽、翔鸾纹。其缂织技术并不复杂,主要为平缂和环缂,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独到之处。对花叶层次的处理不单借助于渲晕及色彩的配置,而且采用不同的纬线密度来表现,即心部纬线细密,向外逐渐粗疏。彩纬有紫、墨绿、棕黄、桔黄、米黄、淡茶、湖蓝、缥、米色等。织物遍地密花的布局以及花枝纹样的造型、用色都极富时代特征。此件缂丝原为书画包首。同类作品于50年代又由文物局拨得一件,织物的构图、配色、技法都基本一致,只在具体动物纹样上略有差别,疑是同一织物的不同部位。

缂丝花鸟图轴,宋,纵26cm,横24cm。

  图轴以宋徽宗赵佶的画稿为粉本进行摹缂。采用平缂、搭缂、盘梭、长短戗、木梳戗、合色线等繁复的技法将花叶的晕色、鸟羽的纹理表现得惟妙惟肖,行梭运丝的细巧使得所缂物象线条柔美,色泽鲜丽,较好地表现了原画细腻柔婉、高雅华贵的艺术风格。图边缂葫芦形朱印“御书”和赵佶的“天下一人”印。宋代以后的缂丝技法愈趋丰富多变,缂丝作品更多的以名人书画为稿本,以娴熟、繁复的技法追摹,以求表现原作之神韵。

缂丝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cm,横42cm。清宫旧藏。


缂丝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cm,横42cm。清宫旧藏。


缂丝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cm,横42cm。清宫旧藏。


缂丝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cm,横42cm。清宫旧藏。


缂丝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cm,横42cm。清宫旧藏。


缂丝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cm,横42cm。清宫旧藏。


缂丝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cm,横42cm。清宫旧藏。


缂丝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cm,横42cm。清宫旧藏。


缂丝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cm,横42cm。清宫旧藏。


缂丝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cm,横42cm。清宫旧藏。


缂丝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cm,横42cm。清宫旧藏。

  花卉册在本色地上缂织茶花水仙、玉兰海棠、牡丹、碧桃芝竹、百合剪春罗、荷花蜻蜓、踯躅、芝兰、秋海棠、剪秋纱、蝴蝶花、梅花等各色花卉,每开均缂织而成,无着笔处。画幅采用平缂、构缂、木梳戗、长短戗、凤尾戗和掼缂等缂织技法,缂工细致,润色自然,描画不求形似,具有简逸风格的文人花鸟画风。
  山茶水仙、梅树灵竹和玉兰海棠三页上分别钤朱印“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乾清宫鉴藏宝”、“宣统御览”、“无逸斋精鉴玺”、“三希堂精鉴玺”、“乾隆鉴赏”、“宜子孙”、“宣统御览之宝”十一方鉴藏宝玺。《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宋 缂丝文石锦鸡。

作为中国汉族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苏州缂丝画也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明 缂丝竹杖化龙。

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与苏绣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由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又被称之为 “千年不坏艺术织品”。 

缂丝仕女 明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红楼梦》所记尚能窥其“盛况”也。《红楼梦》第五一回:“ 凤姐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给了袭人。”第七十一回:“内种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是头等的。”

磁地缂丝 白度母唐卡局部图。

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缂丝织物的结构则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原则。即: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缂经,只显彩纬而不露经线等。由于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花纹的效果。


缂丝手艺


缂丝

缂丝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它的织造工具是一台木机,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拨子。织造时,艺人坐在木机前,按预先设计勾绘在经面上的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其花时之长,功夫之深,织造之精,可想而知。

缂丝手艺


缂丝手艺

缂丝的工艺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

缂丝工具


缂丝工具


缂丝

缂丝的织造技法为:结、掼、勾、戗、绕、盘梭、子母经、押样梭、押帘梭、芦菲片、笃门闩、削梭、木梳戗、包心戗、凤尾戗等,技法众多。但无论做什么缂丝,品,结、掼、勾、戗这四个基本技法是绝对不可少的。

缂丝面湘妃竹柄团扇


缂丝面湘妃竹柄团扇


缂丝面湘妃竹柄团扇


缂丝面湘妃竹柄团扇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