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闇誉溥儒、吴湖帆、张大千为“山水三鼎甲”
吴氏是苏州城里的大户人家,吴湖帆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擅长中国画,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与赵叔孺、吴待秋、冯超然被誉为“海上四大家”,又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合称“三吴一冯”。张大千平生只佩服“两个半画家”,第一个就是吴湖帆。【在感情上】
爱妻突然身亡,心仪侍女做了续弦吴湖帆与潘静淑
1915年,时年21岁的吴湖帆与22岁的潘静淑结婚。潘静淑可是位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其伯父潘祖荫是咸丰二年壬子科一甲第三名探花、光绪朝军机大臣。潘静淑本人又娴静文雅,擅长诗词,又善丹青绘事。其作古淡清雅,工整秀润,洗去脂粉,颇得宋元气息。潘静淑花鸟作品
婚后,夫妇琴瑟和鸣,诗画酬唱,每每有合璧佳作。潘静淑不仅在生活上照顾吴湖帆,而且在事业上也给予极大的帮助,曾配合吴湖帆校订刊印了吴大根《澹人自怡草》、吴大澂《愙斋诗存》等著作,更有意义的是,她与吴湖帆历时数年将所藏的1400多种金石书画一一为之校订并存档。这样既贤淑又有才的妻子大为吴湖帆所倚重,以后凡遇重要字画,必钤“吴湖帆潘静淑珍藏印”印章。吴湖帆潘静淑 1939年作 洛阳春色 手卷
可惜好景不长,1939年夏天,得了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潘静淑不治身亡,享年48岁。潘静淑绘画,吴湖帆题字
共同生活了24年的爱妻突然逝去,给吴湖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伤痛,先后作词十数首,曾以“愿天上神仙似人间,再盟他生,白头如愿”之语,深切怀念妻子,并更名为“倩”,自号“倩庵”;亲自撰写《故妻潘夫人墓状》,还特地向沪上120位名家征稿,编成《绿遍池塘草》,以此纪念;又请著名金石家陈巨来先生为潘静淑刻名章10多方,钤在遗物上,以示悼念。不久,自家母亲因为儿媳去世悲伤过度引发沉疴也去世。潘静淑绘画,吴湖帆题字
吴湖帆精神受到巨大打击,难以自拔。幸好家里有夫人侍女阿宝的体贴安慰,他才从悲痛中慢慢地得以解脱出来。吴湖帆是上海滩上有名的大画家,声誉如日中天,声名远扬。亲朋好友纷纷为他说媒,劝说他早日续弦,均遭到了婉言拒绝。还有当时的名姝佳丽,直接表白追求。然而,吴湖帆就是不为所动。吴湖帆小影(国画) 朱梅邨
世人皆不解,孰不知,吴湖帆心中已经有了意中人。她就是潘静淑夫人的侍女阿宝。据苏州文史界前辈叙述,阿宝本姓何,原名宝珍,小名阿宝,光福迂里村人,后为嫁到邻近北庄村顾家。从夫姓,故名顾宝珍。她心灵手巧,尤能绣得一手好“女红”(刺绣),脾气又好,温雅恬静,肌肤亦好,白皙细嫩。因夫妻关系不和,后到上海做佣人(保姆),经人介绍来到吴湖帆家,深得夫人潘静淑的喜欢,成为贴身侍女。长期受到潘静淑的熏陶,阿宝变得更加文静贤淑。或许是阿宝的气质与姿色打动了画家,加上久在身边侍候,由好感而产生情恋,难分难离。孔小瑜写像、吴湖帆自图其景《三生同梦图》癸巳(1953年)
1942年,由吴湖帆的二姐吴蕙菁正式向诸亲友宣布将“阿宝”收房为续弦。就这样,时年48岁的吴湖帆与时年26岁的顾宝珍走到了一起。吴湖帆、顾抱真合影
婚后,吴湖帆与阿宝夫妻恩爱,吴湖帆嫌“宝珍”之名太俗,为之改名“抱真”。此名与唐朝一位将军同名,故同乡姚啸秋开起玩笑来,戏谓:“抱真为唐人跋扈军阀,看你如何应会得了。”吴湖帆被他戏得啼笑皆非。翌年,顾抱真生下一子,小名羊官。可惜未满周岁,羊官患急病医治无效而夭折。吴湖帆 《钱塘江大桥》
抗日战争胜利后,吴湖帆与顾抱真在上海南京路上金门饭店补办了结婚仪式。沪上新闻媒体报道此事:喜宴吃的是西餐,餐桌按长长马蹄式排列,气派很大。文人雅士群趋相贺,极一时之盛。吴湖帆聘请了两位证婚人,一位是同乡好友、刚担任上海市长的钱大钧(吴县人),另一位是张君谋。嘉宾中还有梅兰芳、周信芳等戏曲界的名流。吴湖帆 山水(四幅)
吴湖帆身为著名画家,却不嫌顾抱真出身贫穷,教她读书写字,后来顾抱真竟能书写一手端正小楷。吴湖帆常书联于绢上,由顾抱真上棚架刺绣,并刺红色丝线引首章“顾绣”和题款。吴湖帆曾代顾抱真填了一首《一点春》词,由顾抱真自己用毛笔小楷抄录:“避难离乡日,已经十八年。
当时未晓寄身处,花满河阳烂漫天。
绿遍池塘草,艳称如眼前。
瑶琴一曲听天上,料理夫人断续弦。”
吴湖帆《国光春霁图》
她谈吐不俗,举止大方,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虽不能作画吟诗,但处理家务、侍候吴湖帆勤劳而细心周到,真正是个贤内助。为表达对妻子顾抱真之爱,吴湖帆曾于1947年元旦特地为妻子画了一幅精致小品《国光春霁》(后在某拍卖会上拍得517.5万元),作为新年礼物送给爱妻。说明:吴湖帆夫人顾抱真上款。顾抱真题跋,后转赠童月莲。由童月莲家属友情提供。
顾抱真为人大方慷慨,吴湖帆的许多画家“穷朋友”都得到过她的帮助。她常去参加一些不相识的未出名画家的画展,并订购他们的作品,贴上“吴湖帆订购”红条纸,使那些画家受宠若惊。2014西泠春拍 吴湖帆 《云壑奔泉图》 书法
成交价RMB: 2,702,500(含佣金)
顾抱真40岁后人逐渐发福,但走路步履轻盈稳重,颇有大家风韵。有趣的是,凡后来家里雇用的保姆,举止动作连走路的姿势,都会不知不觉地模仿“太太”,闻之者无不引为笑谈。吴湖帆 《云海烟树》
1949年之后,吴湖帆先生从沪上画坛盟主变成了上海画院的一名普通画师。1957年,次子吴述欧因替他写过检查而划为“右派”分子,后来长子吴孟欧因自甘堕落而伏法,吴湖帆掉进了寂寞、沮丧、痛楚之深渊。1961年又患上中风,从此体力日亏,顾抱真始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成交价RMB: 17,250,000(含佣金)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湖帆被打成“反革命”,他的画被诬为“黑画”;更让他心痛的是,家藏书画及文物被席卷一空,被抄物品装满了17辆军用卡车,吴家几代人的毕生心血顿时化为乌有。卡车隆隆开走,吴湖帆终于倒下。吴湖帆 1930年作 快雪时晴
第二年,吴湖帆再度中风,住进了上海华东医院,“造反派”仍不放过他,围着病床前高呼口号批斗。顾抱真因受株连同样遭到批斗,但她十分坚强,关心安慰吴湖帆,宁可自己多受罪,拼命保护丈夫。吴湖帆 柳溪垂钓图
此后,没有了依靠的顾抱真被扫地出门,经再三恳求后,居住在原居住的一幢房内的灶间旁仅4个平方米不到的小屋里。一次在强迫扫街劳动中,顾抱真突发脑溢血,当场昏厥而倒地。急送医院,因属“牛鬼蛇神”,又交不起医药费,医院不给住院抢救,只得回家卧床。【在书画上】
吴湖帆作画
吴湖帆出生于书画世家,张大千最佩服的“两个半”画家中,第一个就是吴湖帆。他初从清初“四王”入手,继对明末董其昌下过一番工夫,后深受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响。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以其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的笔下功夫,成为海上画坛的一代宗主。吴湖帆 山水图卷
吴湖帆擅画山水。挥毫时先用一枝大笔,洒水纸上,稍干之后,再用普通笔蘸着淡墨,略加渲染,一经装裱,观之似云岚出岫延绵,妙绝不可方物。吴湖帆 《云表奇峰》 1936 此作是吴湖帆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它首次发表在一九三六年的美术生活。
吴湖帆还有近世画竹第一人之誉,他画竹从宋人双钩入手,又参以赵雍墨竹及恽寿平的没骨法。以淡墨或淡色画竹,其笔下的竹子有疏淡清雅之韵味,特别是水份的使用和控制恰到好处,使竹叶有“凤尾梢卷”之势。虽不着色,但仍有缜丽丰润,苍翠华滋的富丽堂皇之感。吴湖帆 《原子弹放射图》1964年,我国试放第一颗原子弹,吴湖帆看了几次记录片,又看到彩色照片,就用平时点染烟蟑妙笔,绘成《原子弹放射图》。
书法上,吴湖帆融米芾与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于一炉,并结合自己的意趣,自成一格,具有个性特色。【在鉴藏上】
作为一代大收藏家,吴湖帆在鉴定方面与钱镜塘合称为“鉴定双璧”,又因眼光准,只看一眼就能鉴定真伪,而被人称为“一只眼”。1941年梅景书屋师生合影,居中坐者为吴湖帆,站者右六为徐邦达,左六为王季迁
包括黄公望的《剩山图》、王蒙的《松窗读书图》、倪瓒《秋浦渔村图》、吴镇《渔父图》等作品在内,或经过吴湖帆的鉴定,或被吴湖帆本人收藏过。可以说,在收藏鉴定上,吴湖帆堪称慧眼独具。吴湖帆 《盘庐教化图》 手卷
高调题跋 欲彰其“文”吴湖帆题《溪岸图》
吴湖帆认为,收藏者没有知识,不会题跋,才是书画的灾难。由此观之,我们就会理解吴氏书画题跋如此“高调”的原因,他要显示收藏者的“文”——有修养、有文化,有见解。吴湖帆 ,《拟张僧繇法山水》, 己丑(1949年)
酷爱纠错 铁面无私吴湖帆 《万峰积雪》
纠父亲的错:中国人喜欢“为尊者讳”,遇到长辈的错误,常常是避而不谈,或含糊其词。可吴湖帆不仅纠正古人的错,也纠正父亲的错。金俊明《群芳合璧图》册是吴湖帆祖父吴大澂所收,第六开为张适补画梅花。册后有吴湖帆父亲吴讷士考订张适生平,认为张适是嘉兴道士张适,而实际上画史中张适有二,本册中画梅花的是吴人张适。吴湖帆根据记载,纠正了其父的错误。吴湖帆 《汉室山河图》
纠自己的错:吴湖帆还勇于纠正自己的错。如姜实节《山水并诗》册,在看到此册之前,吴氏已经收藏了一本同名之作。看到此册后,他公然承认自己二十年前所收的是摹本,并题在第一开上。可见,吴湖帆对自己的鉴定错误也毫不隐瞒,开诚布公。吴湖帆 1939年作 《春云烟柳》
一,祖父吴大澂遗留。吴大澂官位显赫,而且精通金石、书画以及文物收藏等,为一代金石大家,并留下了宏富的学术著作。他所藏字画多归吴湖帆。吴湖帆 1938年作 《松壑鸣泉》
二,外祖父沈树镛所赠。沈树镛也是清代江南著名的收藏家,收藏金石、碑帖、书画甚丰,而且著述也十分宏富。为了纪念外祖父,吴氏特意建立“宝董室”;吴湖帆 《灵岩山寺》
三,夫人潘静淑嫁资。潘家祖上历代喜收藏,潘静淑过门时曾以部分藏品为嫁资;吴湖帆 1931年作 《青绿山水》
四,购买及交换。吴湖帆自1924年到上海后非常注意收揽文物,特别是字画。吴湖帆 1934年作 《乔岳松云》
吴湖帆几乎鉴定过所有重要的古代书画,其中一个重要的机缘则是民国政府委以重任。当时的政府为避兵火,将宫中所有重要文物自1933年分批南迁寄存上海,1936年又举迁南京故宫新建库房,到1948年蒋介石下令将近60万件文物运抵台湾,其中书画有8000余件。这批当时国内最为重要的书画珍品,吴湖帆在1933至1937年间得以数次观摩研究。吴湖帆 1939年作 《楼台烟雨图》
1935年,国民政府应英国政府邀请赴伦敦举办“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吴湖帆受时任故宫博物院代理院长马衡之邀,受聘为专门审查委员会委员,在沪审阅故宫所藏唐、五代、宋元明清书画,前后持续半年,选出175件参展品,1937年他又两次去到南京的故宫库房,为全美展审查展品。吴湖帆 1947年作 《古树层峦》
因此,现今分藏北京、台北的两岸故宫的旧藏书画,大都留下了他的鉴定意见。吴湖帆 《春江渔隐》
一代宗师吴湖帆,会书法、善画画,亦擅于鉴藏,既由赤子走向辉煌,亦从巅峰坠落谷底。因此有人评论,他最好的时代应是在民国,以家族基业为本,江南文化为基,广结朋友雅集,传授入门弟子,活在属于自己的宁静的“文人后花园”。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