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御题诗文井字形歙砚
“歙砚”的开山祖是易砚。据史料记载,易砚始于春秋时代的燕国下都。到唐晚期,易州的奚超父子继承松烟制墨的技艺,并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创制了“易水砚”。后来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唐李后主的赏识,被授予“墨官”,并赐姓李,后因避乱,移居安徽歙州,成为“徽墨”、“歙砚”的开山祖。然而易水古砚亦久盛不衰,名扬中外。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这就是砚台。清 周梦坡藏、奚冈铭长方澄泥砚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为贡品。绛州澄泥砚始创于唐代,可惜的是到清代时其制作工艺就失传了。清康熙 御铭凤纹松花石砚
松花石砚又叫松花砚,是与端砚、歙砚、红丝齐名的古代四大石质名砚。清朝时被御封为宫廷专 用品。松花石砚以松花石为原料雕制而制成,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松花御砚石质坚实发墨,硬度比端石、歙石都高,研磨以后,用水冲洗不留痕迹。用于加工松花砚的松花石最早发掘于长白山区安图县两江镇砥石山的江畔,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长期以来,吉林省松花御砚一直为宫廷专用,随着清朝覆灭,这一名贵砚石失传。直到1979年生产才得以恢复。清中期 洮砚
洮砚石质腻润,色泽细丽,发墨快,贮墨时间长。洮河石分为绿洮和红洮两种,绿洮石有“鸭头绿、鹦哥绿”等名石,石纹如丝,清丽诱人。红洮石呈土红色,色纯而细润,颇罕见。洮河石砚传世很少。清 门字形淄石砚
山东省淄博市的淄川、博山一带还产一种淄石砚,又叫金星砚,已有千年的历史。淄石颜色有绿、黄、紫等几十个品类。绿色的有荷叶绿、竹竿绿、莴苣绿和沉绿;紫色的有夹山 红、紫云、绀红等;黄色的有绀黄、柑黄、束瓤黄等。此外还有赭色、多彩、绀青等品种。淄石砚的珍珠斑、翡翠斑、冰冻纹、金银星、色晕之类常现于砚面。山东红丝石砚为鲁砚代表,历史上以其质地嫩润,护毫发墨,色泽华缛,瑰丽多姿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