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帖》局部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达”境界
苏轼的文章写得一等一的好,20岁就声震朝野,连皇帝看了都说他是稀世奇才!但他却不懂得收敛自己,后因为乌台诗案关了监狱。黄州之贬,使这个天真的苏轼,变成了老练的东坡。《寒食帖》局部
在这里他写到了伤久雨、伤贫困到伤贬谪之悲,但苏轼并不是一个脆弱之人,被贬黄州时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透露出东坡在面对如此凄凉环境下,坦然面对人世风雨的镇定。他的心胸像一片大海,对风雨变化虽敏感,但总体上仍摇之不浊,处惊不变,失意淡然,任天而动,坦然行世。《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情”境界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50岁时,悼念其堂兄颜杲卿的第三个儿子颜季明所写的一篇祭文。《祭侄文稿》篇首
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第二行被圈掉的部分。为什么将“从父”两个字涂掉,改成“第十三叔”?要知道,我们往往脱口而出的话,才是我们的真话,后面涂改的部分,是我们想要更庄重的修饰。你可以看到颜真卿脱口而出的话是“从父”。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醉”境界
文人与酒,鱼水难分,古来如此,而那些艺术家的形象,在酒后却更加真实,他们的人格,也在酣醉中愈发高大。郭沫若曾言:当李白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而李白清醒的时候,则是他糊涂的时候。兰亭雅集图
33岁时,王羲之在一次文人雅集中写出了《兰亭序》。当时是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来到绍兴兰亭,这一天按照习俗人们都到水边嬉游,感受春意,有洗去秽气的寓意。文徵明《兰亭序图》局部
随着酒杯一次又一次的从上面往下漂,被罚酒的人越来越多,诗作也是越来越多,当有三十几篇诗作出现的时候,有人提议要把这些诗作汇集起来,准备出一篇诗集。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