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 星期六 洛阳 龙门石窟公园 伊阙
早八点多上车。车上乘客不多,对面是一位年轻人,家在孟津。年轻人一路讲着当地煤老板暴富后的故事,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过去。
[attach]65372[/attach]
孟津是武王伐纣、会盟诸侯之地。孟津会盟,牧野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周武王先后两次会盟于此,以试探诸侯国的向背,结果是“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史记》)。第二次会盟之后,诸侯大军绕过太行山脉南端,直抵牧野(新乡)郊外,逼近行城朝歌(淇县)。商纣王大军远征东南沿海一带,朝歌城内空虚。商纣王仓促应战,征用几十万奴隶战俘决战于牧野郊外。不料奴隶阵前倒戈,周武王率诸侯攻入朝歌城中,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史传商纣王生活荒淫,酒池肉林,政治残暴,剪除异己。孔子著名的弟子子贡,却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公然替商帝辛(纣王)鸣不平,引人深思。
[attach]65370[/attach]
洛阳,地处黄河南岸,位于洛水和伊水之间,坐落在太行山和秦岭之中,山水环绕,交通便利,地形险固。这里东望广袤的黄河冲积平原,前有虎牢关,后有函谷关,四方通达,扼守咽喉。历史上,洛阳还是建都最早、历时最长的古都。夏商周汉、魏晋隋唐历朝在此建都。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号称“神都”。上下几千年,山水环抱中,洛阳享有“千年帝都”的美誉,为帝都之首,与西安、南京和北京并称四大古都。
[attach]65371[/attach]
传说,远古时期伏羲女娲也曾居住于此,结网以渔,举火以食,制乐以娱,繁衍生息,世代相传。伏羲时代,属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初期。此时,黄河中龙马负图而出,洛水中神龟负书而露,后人称之为“河图洛书”。伏羲研习图书,创制了八卦,以象征世间事物,演示天地变化。后来,周文王被商纣王拘禁于殷都附近的羑里,在狱中把八卦推演成八八六十四卦,人称《周易》。《周易》易理至今方兴未艾。
尧舜禹三代,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各个部落结成联盟,首领实行选举制度。唐尧晚年,九州洪水成灾,任用山地部落首领鲧治理洪水。鲧虽担当重任,却无治水经验,便修筑堤坝以抵御洪水侵袭。结果洪水更加肆虐,百姓流离失所。唐尧盛怒之下,流放了鲧,并传位于虞舜。舜以品德著称,为人顺让,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大禹吸取了父亲治水的教训,四处奔波,考察九州地形与河道。禹新婚离家,一别就是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历尽艰辛,终于成功,被天下尊称为“禹王”。禹的封地,在洛阳东北百里外的夏县。今天,四川岷江一带,还留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夏禹原想传位于有治水之功的益,但部落首领们却拥立了他的儿子夏启继承了王位。
夏启登上王位,建立国家政权,立国号为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建国号的帝王。原始的部落联盟消失,奴隶制国家政权确立。史料记载,“伊洛竭而夏亡”。现代考古发现,夏朝时的人们,已经在使用陶器和青铜器,并掌握了酿酒技术。夏朝建立之后,原始部落逐渐分化为各个家族形态,历史向前迈进一大步。
夏商周三代,奴隶制国家迭代相传,历时近两千年之久。公元前200年,秦朝建立,封建郡县制的中央集权,取代了奴隶制的方国联盟。历史在此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历史的脚步,舒缓有致,尽管杂沓,却总是适时而进。
史料记载,轩辕氏黄帝是尧舜禹、夏商周和秦的共同祖先,他们分属不同的家族。各个家族都有自己称号,一般都是来自家族的发祥地,或者使用所封的地名。
商的始祖契,是大禹治水的助手,因功被封在商地。商族居住在黄河下游商丘一带,是一个奴隶制的方国,经过五百多年国力积蓄,势力遍及华北平原。此时,夏朝的贵族们生活奢侈,不思朝政,百姓离心,国家衰落。商族首领成汤便誓师出征,首先灭掉周围的其它小国,然后进攻夏都,决战于鸣条之野,灭掉夏国,放逐夏桀,建立了商帝国。商朝疆域广阔,贵族争斗不止,因此国都频频迁移。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都曾建过商都。最后,商定都于殷地(河南安阳),商朝便称作殷商。近代考古发现,殷墟中有大量甲骨,甲骨上有四千多个文字,其中只有二千五百多个文字有了确切的含义。甲骨文带有象形的特点,文字风格已经成熟。由此可以推断得出,中国文字至少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商朝是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attach]65382[/attach]
周的始祖后稷,也是大禹治水助手,因功被封在晋南。周族历代便居住于此,长期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东西辗转,南北迁徙,最后定都于宝鸡、岐山一带的周原,成为商朝西部的强大方国。商末社会动荡,叛乱四起。周武王姬发趁机起兵,直捣殷都,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西安)。武王死后,周贵族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姬旦率师出征平叛,并在洛水之滨建城两座,一为洛邑,一为成周。两座古城均在今洛阳一带,一东一西,相距不过十多公里。洛邑城在西,是座王城,号称东都。成周城在东,是座卫城,紧紧守护着王城。周幽王之后,周室东迁,定都洛邑,从此揭开了洛阳作为千年帝都的帷幕。
[attach]65375[/attach]
下午一点多,车到洛阳。出站即买下一程车票。票面是晚21点22分开往石家庄的K126次列车,票上无座,只好上车后再说。此时尚有大半天的空暇时间,洛阳站前有开往龙门石窟方向的公交车,便乘车直奔龙门石窟。公交车一路南行,穿过洛水,来到伊水畔的龙门石窟景区。
景区坐落在伊水东岸。景区前场地开阔,店铺成排。此时正是午饭时间,走进路旁一家餐厅,买了两份饺子,边吃边歇。一群外国人走进餐厅,在旁边的餐桌上围成一圈进餐,男女老少,团团而坐,有说有笑,气氛轻松。马一铭是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外国人,有些好奇。
[attach]65376[/attach]
龙门石窟景区前是座公园,园中竖着一块巨石,上刻“龙门石窟”大字。巨石旁花坛紧簇,色彩绚丽,令人眼前一亮,心情为之一振。
洛阳牡丹,久负盛名,有着“国色天香”之誉。牡丹花,原产地在秦岭南麓的汉中平原。隋唐时期,牡丹开始移栽于帝都洛阳。洛阳牡丹,色彩艳丽,花形硕大,花瓣宽展,给人一种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感受,颇有王者之气,因此又称作“花中之王”。虽然目前国花尚未确定,但民间公认洛阳牡丹为“国花”,寓意着吉祥,象征着繁荣,展示着和平。
[attach]65377[/attach]
隋唐之时,洛阳已是千年之久的帝都,人杰地灵,开始盛栽牡丹。洛阳一带山水环绕,冬暖夏凉,气候温和,适宜牡丹生长。天下各地,多有牡丹,而洛阳牡丹,独甲天下。因此,在洛阳的许多公园中都辟有“牡丹园”。洛阳不但有“千年帝都”之名,还有“九朝古都”之称,又有“花都”之誉。
洛阳牡丹一般盛开在四月中下旬。眼前天气入秋,早已不见了牡丹踪影。但园中依然百花盛开,芳草萋萋,林木苍翠。公园紧傍伊河,河上的铁路大桥清晰可见,桥上不时有列车穿过。长长的列车驶在高高的铁桥之上,横穿河面,景象极壮观!
[attach]65378[/attach]
伊河畔青草如茵,视野开阔。前方有座三孔石拱桥,桥孔洞开,桥面细长,横跨河面之上,沟通着伊河两岸。远方云气氤氲,天色空濛,景物隐约。
园内狭长,路径蜿蜒,信步而行。流连在花坛旁,漫步在伊河畔,穿行在绿林间,游人欣然自得。
路过一片草地,草窠中竟然有蟋蟀蹿蹦跳跃。蟋蟀昼伏夜出,白天很难见到。这里竟然也像黄河湿地一样,蟋蟀白天被行人惊起,四处飞窜。马一铭又是一阵紧忙,跑前跑后,不亦乐乎。只一会儿,掌中便握了几个蟋蟀。蟋蟀在手心中抓挠,酥酥作痒,只好放掉。
迤逦来到石桥旁。石桥叫龙门大桥,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龙门大桥长三百多米,两墩三孔。中间石拱跨度长达九十米,两旁石拱跨度六十米,总长二百多米。龙门大桥如飞虹横贯,如长龙汲水,气势极其磅礴。
来到石桥上远眺。伊河上游方向,青山夹峙,群山如屏,白色水流蜿蜒而出,亮如银带,如同韩城禹门口的黄河形状。两地山形相同,名称相同,都叫龙门。相较而言,这里只能算是小龙门。
伊河两旁山脉绵延,峰峦耸峙,林木葱茏,满山苍翠。龙门山色,是“洛阳八景”之一。古时此处为“伊阙”。阙是指不设城门的城楼。这里碧水长流,青山对出,形同水门,状如城阙。伊阙西侧水畔,就是著名的龙门石窟。
[attach]65379[/attach]
站在龙门石桥,遥望石窟方向,只见山石半露,山林半隐,景物朦胧。石桥旁就是石窟景区北门。北门高大,宛如城阙,门上刻着“龙门”两个大字,是陈毅元帅的手笔。
[attach]65374[/attach]
史载隋炀帝杨广从长安迁都洛阳后,扩建宫室。因宫殿距此不远,便称此处山口为“龙门”。同商纣王一样,隋炀帝也有一番作为:开凿大运河,修建永济渠,开创科举制度。不幸的是,隋炀帝在平定了西北地区战事后,便开始穷兵黩武,大举进攻高句丽,屡次兴兵,滥用民力,渐渐失去民心。隋朝在农民起义军大潮的冲击之下,顷刻间便土崩瓦解,隋炀帝也自缢身亡。隋朝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的三十七年,比秦朝多了二十多年。
[attach]65373[/attach]
穷兵黩武,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商纣王、秦始皇和隋炀帝,三人均为一代枭雄,拓土开疆,功不可没。但同时又好战喜兵,滥用民力,以致败亡。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人的教训,后人必须汲取!
北魏时期,北魏王朝一度定都山西大同,开凿了云冈石窟;迁都洛阳之后,又在伊水河畔开凿了龙门石窟。前些天刚刚去过云冈石窟,大体有些了解;且龙门石窟票价八十元,高于云冈石窟。已看过云冈石窟,而且疲惫,兴趣不大,便在龙门旁留影,然后一路返回公交车站。
[attach]65381[/attach]
下午五点多,乘车回到洛阳火车站,在站外吃些东西。天黑后进站上车,乘上21点22分开往石家庄的列车。在车上找到座位,马一铭不久睡去。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