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
李苦禅(1899- 1983),原名英杰,字励公,擅大写意花鸟画,汲取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的技法,笔墨雄阔、气势磅礴,树立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堪称当代中国画一代宗师。李苦禅是齐白石的学生,还是毛泽东的同窗,更是一代国画大师。徐悲鸿赞他的画:“天趣洋溢,活色生香”。《双禽白荷》
1919年,李苦禅只身到北京求学,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他只好落脚于慈音寺,靠从舍粥棚里取粥度日,李英杰从此成为居士,号超三,法名苦禅,以法名行世。《教子学飞翔》
在齐白石的精心栽培之下,李苦禅的学业益加奋进,其艺术“头角已日渐峥嵘”。不久,他就作为一名年轻的国画教授迈进了中国画坛。李苦禅 《劲节图》
在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会机件加工车间,他结识了一位湖南湘潭的同学,两个人都是农家子弟,相处无忌。这位同学就是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打零工、当“书记”的毛润之,也就是后来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李苦禅1980年的渔鹰题材最大作品《渔乐图》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北京后住在柳树井二号凌家,靠卖画为生。他不少学生和朋友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他的家也成了党的地下转送站。他不仅为党收集和传递情报,家中还掩藏过被日伪通缉人员。苦禅渔鹰代表作《鱼鹰图》
新中国建立后,北平艺专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不料学院个别领导给李苦禅以不公正的待遇,让他“半工半教”,后来竟调离教师队伍,当起了工人,每月只发12元工薪。李苦禅 《秋色图》 1958年
一天,李苦禅又喝了些酒,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郁闷,操起笔来横涂竖抹,积压在心头的不平和愤懑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很快,一封用五张纸连成的长信写好了。写上“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先生收”,贴上几枚邮票,便将信投进了邮筒。李苦禅作品《霜叶委地、群禽栖之》
开国还不到一年,此时的毛泽东为新生的国家日理万机,但是,收到了李苦禅的来信后,他立即着手处理,虽然他对三十多年前的这位老同学的印象记得不很清晰,但对李苦禅那汪洋恣肆、气势磅礴的草书却是十分欣赏,认为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他当即给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写了一封信:李苦禅40年代作品《英姿》
李苦禅一生痴心于绘画,他把禅与画、中与西结合起来,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探索自己独特的画风,得到了齐白石的赞扬。李苦禅鱼鹰力作《赤峰白羽图》
李苦禅苦练大写意花鸟,他的作品继承中国画优良传统,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具有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炼鲜明的独特风格。《湖边之景》
李苦禅的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国画宗师,是因为他以书入画,凭借几十年的碑学功夫书写出浑厚拙朴的线条,使人一眼就可以识别出“这是李苦禅的画”。《青松白鹭图》
读李苦禅的画,侯一民评价:“有一股雄强之气,刚毅之气。”现在看来,这种感觉就是来自李苦禅对中国文化架构的认识,来自对中国哲理的认同、对其他传统文艺的研习与修养!《荷塘野鹭》
他一生师从名门,当过教授,坐过上宾,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