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工柳(1916~2004 ),中国油画家。1916年1月5日生于广东开平。1936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自学木刻。对于老一代艺术家来说,他们在创作革命历史画方面的一大优势就在于这一批人基本上都参加过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在思想和情感上对革命历史都怀有普遍的认同,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可以倾注自己全部的理想主义激情。罗工柳的《地道战》正是这样一种情形下的创作,对事件的体验与革命的理想压倒了形式的规定,而在这个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式又具有一种历史感。
把一切献给党
《鲁迅像》 黑白木刻 16X13cm 1936年
1949 小二黑结婚插图
1955年罗工刘先生赴前苏联进修,在漫长的实践中,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内涵。在回国以后的创作中,罗工柳在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中显得更加自信,他开始将中国文化中的写意精神大胆地融会在油画之中。在他的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油画,而这些作品也被人们赞誉为“一个时代的记忆”。毛主席见柯棣华
重上井冈山
1959 毛主席在井冈山
1949-1950 延安整风演说
毛主席和民兵
1986 视察黄河
1952 地道战 中国革命博物馆藏
1966 万水千山只等闲
1955~1958年以教授身份赴苏联留学,入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研究油画艺术。1957 哥萨克人 中国美术馆藏
贵夫人
1960 小提琴手
1959-1963 前仆后继 中国美术馆藏
1958 悲剧演员
回顾罗工柳先生一生的艺术求索,他在艺术的本土化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个人经验。早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罗先生受鲁迅倡导的木刻运动的影响从事木刻创作,后来又逐渐向油画进军。他吸收了西方油画的优点,揉进自己的创作方法,形成了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风格。画山
1960 桂林山水
杨柳
路
代表作有木刻《鲁迅像》,油画《地道战》、《整风报告》、《前仆后继》、《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等,出版《罗工柳画集》、《巨匠周刊·罗工柳·专集》、《罗工柳艺术对话录》等。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