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苏汉臣《货郎图》,北宋
李嵩《货郎图》(局部),南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年末,最重要的事便是“买买买”,各大网站也开启了“购物狂欢模式”,而“买买买”不仅是现代人的专利,中国古人的“购物车”同样丰富多彩,他们也是购物达人。现代人沉迷于科技3C用品,古人则醉心于精致的百货器物。“货郎图”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表现当时流动小商品买卖的绘画形式——“流动小摊贩”。在商品流通尚不够发达的南宋时期,货郎们走街串巷,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货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货郎的到来往往象节日般热闹,李嵩在图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如今存世较为知名的主要有四幅南宋李嵩的《货郎图》(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院、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以及一幅传为北宋苏汉臣所作的《货郎图》。明代宫廷画家《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的货郎
其实,有很多学者认为‘它并不写实,却又建立在真实的时代信息之上的’——简言之,挑这么多又这么满的货物,单凭一己之力不可能走街串巷的。中央美术学院黄小峰教授提出“货郎”并非字面意思的买卖人,而是一种说唱艺人,元杂剧中就有“货郎调”,因为在明代宫廷画家《明宪宗元宵行乐图》(148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四位身着盛装的货郎”正在皇帝的注视之下在宫廷院落中穿梭,图与人物装扮上相差无几,从而论证李嵩的货郎图是元宵节令的表演,还可能担负这祛病消灾的功能(文中推测为儿童医生)。明人秋景货郎图轴(局部)
岁朝清供:文人墨客的新年(传)宋赵昌《岁朝图》
明宪宗朱见深《岁朝佳兆图》 1481年
现存此类作品最早见于宋宫廷画家赵昌所绘的“岁朝图”,而把《岁朝图》这类作品赏赐给臣下,是明朝皇帝开的风气,比如明宪宗朱见深《岁朝佳兆图》,笔墨轻松自然,画有当时最重要、最流行的吉祥题材“钟馗迎福(蝙蝠)、驱魅”,还融入了“百事如意”的主题——钟馗旁边有一形象幽默的小鬼,小鬼高举着盛有柏枝、双柿的盘子,有趣的是朱见深画中题诗““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不押韵。乾隆皇帝
不过乾隆帝更紧张或谨慎,因为他喜欢向大家证明“我风雅”,年年绘制岁朝图,必定要题诗,而这些诗词一概被他称为“春帖子”。例如上图《喜报春信》中的御笔题跋:“乙亥立春日,仿唐寅法,于长春书屋。”为了讨个吉利,特意跑到长春书屋去画这幅画,认真到这个地步……乾隆《同风》
不过,有一件《同风》的作品很不同,上面的两首诗词谈论时政:岁纪重开子,星杓又指寅。天涯息征战,歌舞太平春。
乌孙归去各封汗,协纪明时命五官。讹正从前珠露海,风条翘首向东看。
诗词很枯燥乏味,不过《乾隆御制诗集》中收录了这两首诗词,并对“讹正从前珠露海”一句解释道:“蒙古推步家谓之‘珠露海’,准格尔旧有之,兹以归我版图,命何国宗等挈仪器往测量晷度,注之宪书,以示同文。”原来这件不起眼的岁朝图竟然记录了平定准格尔叛乱、重新测定疆土版图之不朽功业。知道了诗词的大意,再看画中飞扬的幡条,分明象征着东风送暖,春满人间。这种诗由乾隆的地位和性格所决定的,乾隆曾在晚年的时候,讲述自己的作诗宗旨:“予向来吟咏,不为风云月露之词,每有关政典之大者,必有诗记事……方之杜陵诗史,意有取焉。”清郎世宁、丁观鹏、沈源、周鲲等《乾隆帝岁朝行乐图》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中的乾隆皇帝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中的放爆竹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中的堆雪狮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中廊上挂灯笼,柱上帖春联
清代宫廷中有这样的惯例, 每逢重要节令宫廷中都组织画家进行绘画创作,以示庆贺。这种创作大多是由皇帝直接派员传旨, 命画家们完成, 然后再由专人取回呈皇帝阅览,郎世宁也曾奉旨创作了数件,作品风格中西合璧,迎合了乾隆帝的审美趣味,比如上图《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呈现出皇家岁朝的热烈气氛,同时展示出皇帝与诸皇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吴昌硕《岁朝清供图》纸本设色152x80.5cm 1918年作西泠拍卖2013秋拍成交价:1610万元
此巨幅《岁朝清供图》为吴昌硕七十六岁所作,其不仅尺幅在同类题材中难得一见,清供花果画法融入了书法吴昌硕之金石笔法。绘清供花果亦多达七种,皆为新春时盛开的应时花卉和果实、有水仙、天竹子、牡丹、佛手、菖蒲、荔枝与香橼,其寓意事事如意,尽随人缘,整幅画作充满了喜庆吉祥之意。吴昌硕的《清供图》很少用牡丹入画,认为“予穷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贵花必不相称,故写梅取有出世姿,写菊取有傲霜骨”,可见其富贵不移初志的高雅人格与画品。吴昌硕也曾在《梅花石屋图》中曰:“梅花石屋坐谈诗,梦里清游偶得之。如此芜园归不得,岁寒依旧费相思。”他的很多题画诗反映了他安贫乐道的积极生活态度。齐白石《岁朝图》1945年作110×54.5cm 北京匡时2011年秋拍成交价:1344万元
齐白石《岁朝图》136×34cm 匡时香港2016年秋拍成交价:1180万港元
大红灯笼高高挂
日式丸灯笼
与吴昌硕相比,齐白石的岁朝图更贴近当时的民俗、更平民化,画中常将鞭炮、茶壶、大红灯笼等纳入其中,都是表示大年新春到的意思。看见家家户户大红灯笼高高挂,耳边仿佛就响起了董卿和朱军的“过年好!”?不好意思,这真不是传统“中国风”。这款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主席合过影的红灯笼,是由日本人小野泽亘和森茂设计的。小野泽亘曾负责过《白毛女》的舞台美术,在接到设计任务后,取日式丸提灯的造型,祭典颜色,与中国灯笼竖骨结构,做出8盏大红灯笼。明代《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的宫灯
画中部分实例
中国传统的灯笼,去看明代《宪宗元宵行乐图》,样式十分丰富。清乾隆紫檀吐水金鱼座宫灯成对成交价:690万元 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
清乾隆御制铜鎏金錾花八方宫灯(一对)成交价:345万元 中贸圣佳2011年秋拍
清乾隆掐丝珐琅镶白玉御题诗文宫灯成交价:392万元中贸圣佳2008年春拍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