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投资和消费视为国内经济内循环的部分,那出口贸易代表的就是外部需求。众所周知,过去中国的经济增长大部分是由“投资”这架马车驱动的。只需掌握宏观经济基本知识的大多数人就可以轻易分析出,经济体内部可用于投资的钱,(不考虑资本自由流动)其实是靠净出口挣来的,而外面挣来的钱,不是消费了就被储蓄或投资了。全球化浪潮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MADE IN CHINA 的标签让中国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供给方。“三架马车”最后当可以抽丝剥离,直指净出口,穿透之后便是贸易顺差。
而美国作为靠进口维持本土经济“低成本”消费及享受全球供养的需求方,在全球化过程中累积了大量的贸易逆差,更是欠下了大量国债。 根据2016年的数据,美国对中国商品贸易逆差高达3470亿美元,占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总额的近50%。
中方为正,美国为负,正负相吸,乃自然规律。 二、 1840年,英国对“闭关锁国”的满清发动了以“保护通商”为名的鸦片战争。
首先,大家先不要忘记,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既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政客。作为商人,其天性就是重利轻情义,追求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无论是曾经大力推动的万亿美元大基建计划,或企图重振美国本土制造业的措施,还是全面大幅度的减税计划,无一不体现其“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竞选口号。商人眼里,只要rich起来,就是great了。所以不遗余力为美国企业争取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是特朗普总统的施政方针。在竞选期间,特朗普承诺将在出任总统的第一天就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还威胁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45%的高关税。这其中也许有特朗普一贯的打嘴炮作风,但是不按常理出牌也是大家对他的评价之一,特朗普的经济顾问Judy Shelton曾称“特朗普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目前看来,事实上,他已经正在行动!
作为一个政客,上任一年多以来的特朗普总统基本上没成功通过了什么重大的法案,几乎没有什么政绩,而且还获得了“以最低平均支持率结束首年执政”美名,按相似上任时间比较,他是所有美国民选总统中民调支持率最低的一位。英国《泰晤士报》曾指出“一旦一个人赢得了第一个美国总统任期,那他就是赢得下个任期的最热门人选。”在其公布上调铁铝行业的进口关税这一消息前,特朗普宣布将全面启动连任竞选。他如此声势浩大地再次代表美国民众及美国企业的利益,最终盯住的只是选票而已。
再次,美国选择在此时出手,用特朗普的说法,就是“easy to win”。美国的经济已实质性转好,而且转好太久了,从美国股市持续长时间慢牛可以感知一二之外,拥有专业知识、经验及信息优势的美联储官员那强烈的加息言辞和意愿,也是最有力的证据之一。俗话说,强者为先,率先转强的美国经济,给了美国在“贸易战”下先手的支持。
战争的时机选择看的是敌我双方态势,以中国为例,中国经济正在转型阶段,进入了“新常态”,从货币政策来看,实际上,正推行略为从紧的政策,引导在流通领域空转资金尽量回归到实体经济中,抑制住资产泡沫进一步吹大。汇率上严控和管制,防止资本外流,过去短短两三年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从高峰期的接近4万亿美元大幅回落至3万亿美元,为了结束这种“失血”的局面,央行全面保汇率,推行强势人民币政策,对外汇市场进行实际操作,完全扭转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2017年人民币美元累计升值超过6%,2018年1月1日至今超过3%,大家已经发现了不少上市的年报上已出现汇兑损失大幅增长!同时,一年6%的升值幅度已经远超出口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
前面已分析过,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
1)出口的利润已经被升值所“侵蚀掉”;
2)投资中的固定投资累计增速已放缓至7.2%,为过去18年的新低;
3)消费方面,全社会零售总额方面,增速仅为10.2%,创了自2003年以来的新低。
很明显,三架马车的车轮子已经出现问题,中国经济还能靠什么来拉动呢?美国选择在此时在贸易领域出手,更是在投资和消费都不足的情况下,对中国短期唯一指望的出口“蛇打七寸”!
在贸易领域,美国有最强的武器支持:弱美元和减税,而“转型中”的中国其人民币升值(过高的人民币汇率)正是阻碍其出口贸易兴旺的最大障碍,这个战场,就是让美国“easy to win”的信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