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两会声音: 先养后医 以医补养是通途 [打印本页]

作者: 邓巍    时间: 2018-3-22 21:22:09     标题: 两会声音: 先养后医 以医补养是通途

本帖最后由 邓巍 于 2018-3-22 21:24 编辑

两会声音: 先养后医 以医补养是通途
2018-03-22  辽宁养老服务网
[attach]68544[/attach]
“打车,不会用打车软件,站在马路边老半天打不到,只好干着急。“
“智能家电,操作复杂,放在家里基本成了摆设。”
“最要命的是去医院看病,不会网上预约,专家门诊基本没戏……”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储居民区书记朱国萍的发言,引发了会场内代表们的会心一笑。
事情虽小,但都折射出同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为老人提供易学易用、高效便捷的服务?
[attach]68545[/attach]
先“养”后“医”,以“医”补“养”
      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7岁。随着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老年群体普遍存在慢病为主,多病共存的特征,对慢病管理、照料服务、长期看护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的呼声渐高。

      通过对“医养结合”制度推行情况的调研,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发现, 目前,养老机构的医卫资源配置不足。养老机构及社区在药品配给、康复治疗和导管护理等方面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养老机构最需要的护理能力十分欠缺。

      “另一方面,老年人及其家属存在过度医疗。”周汉民说,老年人及其家属滥用、乱用药物,过度依赖药物和手术的情况时有发生。

“不少老人及其家属在选择养老模式或养老机构时,往往最为看重老人的住所或相关机构是否靠近医院,过度医疗无疑会耗费甚至浪费国家大量医疗资源。”

    “产生这样的问题,根源在于医养结合体系架构的不完善。 ”他说,“医养结合”应该是先“养”而后“医”,以“医”补“养”。

      为此他建议,要从多方面完善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比如,可以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的巡诊、送诊、转诊机制。

“这方面可借鉴日本的有关经验。”周汉民介绍,日本很多养老机构,即便是专门接受重度失能、失智老人的机构,也几乎见不到常驻医师,机构中全部护士与入住老人的床位比普遍接近1:25 ,机构内大都只设医务室。

“养老机构共建或指定的医疗机构会定期安排各科医师到该养老机构上门巡诊,一旦老人有任何病症和疑难杂症,会被及时送到相关医院。“这个机制一旦完善,就不用向养老机构投入大量医卫资源。”周汉民说。

      从长远发展来看,医学作为一门学问应以预防为主,即未来的医学必然会从“治疗医学”演进为“预防医学”。 周汉民建议,以社区家庭医师制度为基础,实施分级医疗转诊制度。

      他认为,对于老人而言,应该通过日常生活在积极的预防和保健,建议以社区家庭医师制度为基础,尽快实施分级医疗转诊制度,居民遇到情况须首先联系为其配属的家庭医师,由家庭医师判断该居民是否须送院治疗及应送往或转往什么级别、什么种类的医疗机构。

“在坚决贯彻医药分开原则的前提下,如果家庭医师认为没有必要去医院就诊,居民就只需在家中静养。贯彻好这些举措,就能避免过度医疗和过度用药的发生。”

[attach]68546[/attach]
老年群体的痛点也是产业的机遇

我国健康养老综合数据缺失且融合利用不够,造成老年群体获得感不强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搜狗CEO王小川说,互联网和医疗是高度相关的,应积极去尝试提供更专业、权威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积极去与医疗体系做沟通,努力做好这个系统,但目前这件事情还没有受到重视,极少人认识到互联网能解决中国公民医疗服务的一部分。

家庭医生的资源不足,在目前医疗体系下,如果没有互联网的积极配合,我想可能没有办法完全解决对大众医疗、养老健康服务。

目前,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顶层设计,从政府层面意识到传统的医疗机构有必要和互联网公司一块协同做这样的服务。

第二,用数字方式解决家庭医生的问题,让数字家庭医生来解决,用更低成本让消费者获得信息,选择去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就诊。

第三,要对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进行考核。医院不仅要服务好来医院看病的患者,也要服务更大的群体。我们希望,全民普惠医疗能够早日到来。

全国政协委员王茜建议推动数据融合,让健康养老服务供、管、用更加精准。王茜委员认为,应对接各级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推进民政、卫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数据交换共享,准确掌握老年人数量、分类、分布、历史就医、家庭成员、经济等具体情况。

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和模式,建立健康养老大数据管理和智能分析平台,精准预测老年人口结构和市场需求,让政府机构准确研判健康养老领域动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调整产业结构;让企业更加准确掌握老年人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王茜委员还提出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智能监护、智能康复、用药提醒、智能呼叫、慢病管理、医师咨询等服务。
先倾听市场一线的声音 而后为养老服务业立法
“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理想的养老模式应该同时满足这三大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分析道:“一是情感慰藉,这是最基本的;二是生活照料,这是不可或缺的;三是医疗护理,这是不可替代也是最为关键的。”
刘晓庄委员认为,要满足老龄人口需求,需要推广各种类型的养老模式,改变养老全靠政府的不合理局面:“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政府要加快养老配套政策体系的构建,让各种社会力量真正成为养老产业的主角,以提供更加全面、多样化、细分化的养老服务。”

要以建立法律制度为先导,促进政府对养老服务业的依法监管,积极规划一些新型养老模式的产品服务标准,只有多倾听市场一线的声音,才能对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前作出规定。
[attach]68547[/attach]
        养老服务业一方面发展遇到很多困难,一方面社会老年群体又面临很多共性痛点;其实归根到底是一个问题,如何更有效满足共性痛点来赢得市场发展空间。

      市场主体只有不断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政府不断完善基础安全保障网、持续提升可支配收入,当老人更愿意购买服务,养老产业才真正能够繁荣。



作者: 凌云    时间: 2018-3-22 22:00:01

精彩!点赞!
作者: 志和    时间: 2018-3-22 22:02:19

拜读,欣赏!
作者: zxcvb    时间: 2018-3-23 05:58:21

好帖!学习!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