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纸与孔侍中帖比较
今天我们就借着楼兰的简纸来分析一下它所包含的书法历史的演变。“泰始”纪年等西晋木简
西晋初楼兰木简
楼兰简纸文书里时代最早的木简之一——魏景元四年简(沙木738,263年)属较成型的行书字迹,其笔画较多规律性的行书化钩连,末笔具下引、牵发之姿,比如“景、索”下的“小”、“兼”下的“灬”连成“一”。其成熟的字形笔画等比稍晚几年的泰始年间简书并不逊色。西晋残纸墨迹
西晋残纸墨迹
三、楼兰西晋简纸与郴州西晋简牍比较西晋简纸
郴州西晋简牍
结字上西部墨字各式各样、良莠不齐,郴州晋简则工整规范、今楷技巧似更熟练——这并非地区性演进的差异,而应归于书写技术上。楼兰纸文书的十六国前期墨迹
楼兰纸文书的十六国前期墨迹
一般认为江左书体演进与书法行为依循常态、更代表主流和先进性,其实北中国未见得落后多少。楼兰出土之《五月二日济白》
楼兰残纸
楼兰残纸
三是,名家的个性风格离不开社会基础。西北残纸显示了书写面貌的丰富多样性,其中不乏与东晋名家作品相近的样式——有的还早于江左名家时代。楼兰文书中的练字残纸
同近期字体“新旧”间的差异也在习字纸上反映出来,这些纸书大多为十六国前期之物,时间间隔并不大,这种“新旧”之别实属个人书写技巧与习惯上的。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