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刀尖儿上的大数据”,林彪粟裕居然这样玩儿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18-4-9 17:36:04     标题: “刀尖儿上的大数据”,林彪粟裕居然这样玩儿

    “刀尖儿上的大数据”,林彪粟裕居然这样玩儿                                         2018-04-09 15:10

                                                          

“大数据”这个词儿,可谓现在的“网红”!经常和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在一起高频出现,事出必然有因。
据全球IT研究与咨询公司权威机构Gartner统计,随着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渐趋海量和多样化,预计到2020年,中国产生的数据量将是2013年的20倍。
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如何利用并不困难——我们有超级计算机啊!但退回到解放战争年代,开国将帅们又是如何玩转“刀尖儿上的大数据”呢?

↑电影《大决战》截图,图右为林彪

先说下林彪吧。看过电影《大决战》的人,应该对这么一个镜头不陌生:作为东北野战军主帅的林彪,几乎终日“面壁思图”——面对墙上的作战地图,长时间地一言不发。“每逢大事有静气”,军事主帅对着地图一言不发,只有一种可能:观察和思考
思考什么?思考敌我胜负利弊之条件。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计篇》)。
战争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主帅要有正确果断的决策和严密的组织、参战部队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外,其“顶层设计者”更要学会“算计”、善于“算计”,算出自己进攻时是否有全胜的把握,“斩首”时候能否聚而歼之,失败时能否全身而退。
这样一来,“刀尖儿上的大数据”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如何利用那些看上去既冰冷又乏味的数据,绝对是个技术活儿。

↑辽沈战役中的林彪(中)

从红军带兵的“星星之火”开始,林彪就随身带了个小本子,上面记的不是“西行漫记”,更不是李贺的“诗词灵感”,而是每次战斗的缴获、歼敌数量。
每次打完仗,无论战斗多小自己多忙,林彪都要往上面填数字……军事主官居然像一个账房先生一样“锱铢必较”,不免让人说三道四甚至不屑一顾。但林彪依然我行我素。
1948年辽沈战役打响后,在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里面,每天深夜都是灯火通明,干吗?进行例常的“每日军情汇报”:值班参谋读出下属各纵队、师、团用电台报告的当日战况和缴获信息。说实话,那些统计报表的数字,看一眼都头大,何况要天天看!
但林彪却甘之如饴,“享受”着那几乎是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大数据”:谁歼敌多少,谁俘虏多少,谁缴获的火炮、车辆最多,谁搞到的枪支、物资最少……甚至,林彪更“变态”地要求分清俘虏的军官和士兵;缴获的枪支要统计出机枪、长枪、短枪的数量;对于击毁和缴获的尚能使用的汽车,也要分出大小和类别……
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快节奏行军打仗生活中,每天都要这么统计一番,估计如果不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撑着,统计人员早就骂娘甚至吐血了。林彪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要坚持这么做?历史并无记录,但事实证明,他所做的、坚持的这些,都指向一个目的:找到最有价值的用户。
“说服林彪,强攻锦州”。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用了30小时就夺取了对手原以为可长期坚守的锦州,并在全歼十余万守敌之后,不顾疲劳和牺牲,挥师北上,与从沈阳出援的敌精锐廖耀湘集团二十余万人马在辽西迎头相撞,展开混战,战局登时陷入胶着状态。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此时此刻,唯有实施“斩首行动”,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对于缺乏无人机、无线电测向仪等先进侦查手段的东北野战军来说,要想“斩首”,得先找到“首”再说。可“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识相互琢磨……”——“首”在哪里呢?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首”首先被林彪发现了。确切一点儿说,“首”被林彪用“大数据”首先发现了。
这天深夜,值班参谋照例开启了“朗读者”模式:我部某师碰到了一个不大的遭遇战,敌刚一接触,则脱离战场……正在沉思的林彪突然叫停,问:“刚才念的在胡家窝棚那个战斗的缴获,你们听到了吗?”
没等一脸茫然的众人反应过来,林彪便连连发问——
“为什么那里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比其他战斗略高?”
“为什么那里缴获和击毁的小车与大车的比例比其他战斗略高?”
“为什么在那里俘虏和击毙的军官与士兵的比例比其他战斗略高?”
紧接着,他就走向挂满军用地图的墙壁,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儿说:“我猜想……不,我断定——敌人的指挥所就在这里!”
甚至,在发出“斩首”命令之后,林彪还下达了一道更为具体的命令,敌首的特征是“矮胖子,白净脸,金丝眼镜,湖南腔”。
事实胜于雄辩。谈笑间,不可一世的廖兵团就此灰飞烟灭。
此时,即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廖耀湘,还在暗自庆幸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因此,他来不及休息,就指令各部队尽快靠拢、调整部署,避免被分割包围。话音未落,枪炮大作,他的新指挥部被团团围住,漫山遍野的攻击大潮中,不断有人喊着:“矮胖子,白净脸,金丝眼镜,湖南腔,不要放走廖耀湘!”
最后,这位出身黄埔军校、留学法国著名的圣西尔军校,在滇缅战役中指挥中国远征军把日本鬼子揍得满地爬、具有“中国巴顿”之称的新六军军长穿着满身油渍的伙夫服装,从俘虏群中走出来,无奈地“自我介绍”——“我是廖耀湘”。
这是一场解放战争中的奇观,用东北话说,就是“乱炖”:我军部队打乱建制,各自为战,从四面八方向廖兵团发起攻击,以求乱中取胜。
对手的10万人马则群龙无首,乱成一团。战后,仅6纵2个排抓获的2000名俘虏中,就有廖兵团5个军9个师的番号,“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谁能不“共逐之”呢!
但在纷纷乱象之中,林彪却能借助大数据分析,对敌情洞若观火,摒弃一切干扰、次要因素,直击要害,将“刀尖儿上的大数据”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
接下来要说的,是开国大将粟裕使用“刀尖儿上的大数据”的事情。

↑1947年5月,粟裕(持纸者)与陈毅(手持望远镜者)

在孟良崮战场观察地形
孟良崮大战是粟裕将军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之一,被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毛泽东主席曾因此对粟裕说,“这场战役中国只有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就是我毛泽东!”但此战却有三段鲜为人知的插曲。笔者分析了下,这三段插曲有个共同点:都没有离开“大数据”分析。
插曲一:1947年5月15日夜,战斗打到最后阶段,我军伤亡较大,饥困交迫;而敌74师在师长张灵甫的指挥下,依仗重武器轮番反扑,力图实现“中心开花”之预想,大有对我军形成反包围之势。
为此,我军有人主张“撤出战斗”,迅速转移,以免“陷入不测”。但粟裕认为:我们有千百万民众支持,困难总可以解决。
其依据同样来自孙子的“多算胜,少算不胜”:粟裕依据多方面数据综合分析,指出了敌军与我军的距离、敌军的实力、推进的速度甚至指挥官的性格和脾气等;又指出我军各阻击部队的素质、战斗力、阻击状况、补充和指战员的情绪等;更惊叹的是,他还指出了敌各路援军靠拢时必经之地的道路状况等。结论是:我军有把握在敌军到来之前,全歼孟良崮之敌。
插曲二:激战通宵,部队极度疲惫。拂晓有人建议停止攻击,整休部队、隐蔽休息,晚上再打。但粟裕当即予以否决,他认为,我军疲劳,敌人更疲惫——人的生理机能有个极限值,只要不超出这个极限,我们就要更加顽强猛烈地打击敌人。为此,他命令部队趁天亮发起更猛烈的攻击。
这一有违我军善夜战常例的命令,使很多人不理解,为此专门打电话请示陈毅,陈毅接过电话只说了一句:“粟裕同志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果然,我军大白天发起更为猛烈的全线攻击,不仅把地上的敌人彻底打懵了,也把天上的敌人打懵了——被毛泽东称为“运输大队长”的蒋介石,把计划空投给74师的医药、饼干、茶水等补给品,统统投给了我们。我军得到一定补充,战士吃饱喝足,士气高昂,争先恐后,勇往直前,终于在16日下午攻上了主峰。
插曲三:战斗既已结束,我军开始撤离战场。就在这时,突然又接到命令:“迅速返回战场!”原来,粟裕核查了各部队报来的歼敌总数后,发现与其掌握的数字不符,竟少了7000余人,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军级单位的规模了。
如果是全歼了,那么尸首呢!如果是漏网了,铁壁合围之下,怎么可能漏掉这么一条大鱼!为此,粟裕判断:这股庞大的敌人,一定是趁乱就地隐藏了。为此他赶紧下达了搜索令,强调“没有命令不准停止搜索”。
接令后,我军相关部队立即返回,果然在六○○高地至孟良崮主峰的中间凹地,发现了躲藏的74师残部7000余人,我军立即发起进攻予以歼灭。
《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它初始被收集的目的,而在于它之后可以服务于其他目标而被重复使用。因此,大数据的价值将是所有这些用途的总和,并且将远远大于其初次使用的价值。正如在海洋中漂浮的冰山,起初我们只能看到它浮在水面上的一部分,但事实上,冰山的体积要大得多。”
“多算胜,少算不胜”,商场如战场,对商业数据的积累、挖掘、分析、归纳、整理,是一支优秀团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没有它,所谓的“明星”、“尖子”永远是匹夫之勇。
   作者:蔡运磊 编辑:刘阳 杨斯媛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