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春节的话儿 [打印本页]

作者: 原汤    时间: 2013-2-4 15:32:10     标题: 春节的话儿

本帖最后由 原汤 于 2013-2-4 15:34 编辑

                        春节的话儿


[attach]8812[/attach]


[attach]8813[/attach]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最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不管亲人多年不见还是相隔万里,这一刻所有中国人都盼望着与自己的家人团聚。

       老年过春节很有味道,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东北的汉族与满族、锡伯族等民族在共同生活影响下,民俗基本相同了。

        老年过春节比较热闹,春节将近,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老娘的满族糕点手艺非凡,萨其玛要用精粉、鸡蛋、糖、芝麻和花生等原料制做,其色美、味香、可口,是我们小时最喜爱的佳品,一到春节了就能想起老娘的手艺。

  年三十,要张贴对联、窗花、挂笺(过去按红、黄、蓝、白色)、福字、贴门神,给小孩戴荷包,代表“岁岁平安”荷包,也有互相赠送的。家家挂灯笼,高挑红灯,天黑点灯,彻夜不熄。

  年三十包饺子,讲究有褶子,不能捏光边的“和尚头”饺子,忌日子过“秃”了。码饺子忌摆成圈,怕新日子走了死门子。

家人围在桌前包饺子、看春晚节目,点评节目如何。子时煮饺子,老爷子要吆喝一声:“下饺子啦!”

      其他人同时回答:“下饺子了!”。大家围在桌前等着饺子上桌。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那份热闹似乎与外国的圣诞节相似,然而,春节的内涵似乎更胜那些洋节一筹,这在于中国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内涵。

    春节前,人们纷纷添置年货,渐渐减少自己在外的应酬,扫房,清洗灶具,提前准备年夜饭。

    大年三十,当一家人团坐在桌前互相体恤、互相关怀、畅谈新年的梦想时,整个家庭真正地体现了那种温的慰藉。

    春节之后,人们纷纷走亲访友,即以一年来关心和照顾自己的亲戚朋友。当正月十五吃过元宵之后,人们又匆匆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中。

    中国的文化在当今这个时代也在飞速地发展着,“春节”的观念也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在异地旅游过春节,而不是在家中守岁,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2-4 18:14:02

还有磕头呢!
我姥爷年三十儿早早在屋地铺下一条麻袋,
等着小辈的来拜年。老爷盘腿坐在炕头上,
舅舅们,表哥表弟陆陆续续接踵而至,道一声:
“我给老叔拜年啦!”,“我个老爷拜年啦!”
然后,连糖也不吃,匆匆赶往下一家。
  初一,轮到忙了一宿的媳妇们了,也有侄女
侄孙女。进屋就磕头。我看到的都是磕三个。
作者: 原汤    时间: 2013-2-6 20:56:05

浅草 发表于 2013-2-4 18:14
还有磕头呢!
我姥爷年三十儿早早在屋地铺下一条麻袋,
等着小辈的来拜年。老爷盘腿坐在炕头上,

东北的讲究很多,尤其满族过年将就就更多!农村也更多!
作者: 浅草    时间: 2013-2-7 09:42:25

原汤 发表于 2013-2-6 20:56
东北的讲究很多,尤其满族过年将就就更多!农村也更多!

俗文化应保留发扬。
作者: 娜仁托雅    时间: 2013-2-7 15:07:21

传统的节日随着现代化的观念在改变着。俗话说年好过日子不好过.....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