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时间里的老手艺 70岁老人刻画纸上的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星舞    时间: 2018-4-24 05:11:22     标题: 时间里的老手艺 70岁老人刻画纸上的世界

时间里的老手艺 70岁老人刻画纸上的世界
封面新闻 2018-04-23 18:16:20
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曾几何时,每逢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在玻璃窗上贴上剪纸、窗花,红红的剪纸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意味。如今,繁复的手工剪纸艺术已逐渐被机器批量生产的春联、窗花等取代。一位成都双流的老人陈世云,却依然坚持着这门手艺,用最传统的剪刀和刻刀,做出一张张生动的剪纸和窗花。
陈世云的家在成都市双流区的一个小院子里,院子不大,家里的墙上,挂满了一幅幅他的剪纸作品。他今年72岁了,从10多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剪纸,那个时候,他在很多书刊杂志上看到剪纸窗花,觉得很好看,就买了一把剪刀自己摸索。“那个时候也喜欢画画,但是画画的颜料太贵,就想剪纸也像画画,就一把剪刀就搞定了。”

最早他只会用剪刀临摹着剪出简单的图案,慢慢的,他开始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到处采风。农民出生的他,关注农耕文化,也喜欢到田里看秋收春种,看老牛在水田里耕地,看老农在田坎戴着草帽行走。看多了,剪纸的素材也越来越多。他后来用刀刻画,刀尖在薄薄的一张纸上游离,人物、动物、花鸟、神仙、历史典故等形象,在他的剪刀下跃然纸上。由于纸薄且易破损的特点,每副作品他都要有相当仔细,既要刻画出丰富的线条,又要保证不出差错导致剪纸破损,所以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有的作品甚至要花费好几个月才完成。


陈世云认为,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有灵魂,都是他通过生活的阅历细心观察后完成的,每个作品都是一个生动的场景、一个经典的故事,没有重复,没有冗杂。

后来,陈世云学会了手撕画,彩色剪纸等,既保持了传统剪纸的特点,又克服了传统剪纸色彩单一的不足。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细如针的线条,也可以看到稻田广褒的景深,一物一人,栩栩如生。

2013年,陈世云赴加拿大埃德蒙顿市,参加国际多元文化遗产节展示中国剪纸艺术,把传统文化带向了世界。目前,他也收了一些学生,准备将这门老手艺继续延续下去。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