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
粟裕于7月6日深夜便接到毛泽东的亲拟急电,随后又接到了中央军委的任命通知。但遗憾的是,这时他的身体状况很差,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早年负伤次数过多。他曾6次负伤,尤其是1930年2月头部受重伤后,头颅内一直留有三块残碎弹片,直至去世火化时才被发现。二是长期高强度指挥作战,以致过度劳累。年仅43岁、正当壮年的粟裕患有高血压、肠胃病和美尼尔氏综合症,经常头晕头痛,靠戴健脑器工作。淮海战役中,他曾连续七天七夜没有睡觉,病痛发作时健脑器也失去作用,不得不躺在担架上指挥。大半年的攻台作战准备后,粟裕旧病复发。得知毛泽东亲自点将,交给他抗美援朝的新任务后,他深感这是毛泽东的信任,理应勇挑重担,但又考虑到身体状况,恐怕顶不下来。因此,粟裕回电毛泽东,说明了病情,提请考虑另外的同志。粟裕指挥作战
粟裕调任东北边防军,军政双挑,出任司令员兼政委,这是毛泽东给予粟裕的一个全新的平台。军旅作家王树增说,毛泽东极为渴望用优势兵力像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那样全歼美军几个整师。而粟裕正是毛泽东心目中淮海战役“立了第一功”的人。林彪
此时,美军还没有越过“三八线”,主帅人选的确定依局势来看还可以再等几个月。毛泽东在等待粟裕和林彪病情好转,几个月后,无论是粟裕还是林彪,谁的病情稳定一点,再决定由谁出马不迟。因此,他于9月3日回复高岗,说“林、粟均病,两萧此间有工作,暂时均不能来,几个月后则有可能,估计时间是有的”。他还要求高岗迅速考虑组建东北边防军司令部的事宜。然而,因为最高指挥员人选始终未定,高岗又不熟悉野战军事务,东北边防军指挥机构始终未组建——后来局势恶化,毛泽东指派彭德怀担任司令员时,在来不及组织指挥机构的情况下,彭德怀只得利用13兵团司令部,将其改作志愿军的指挥部。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