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雍正珐琅彩 [打印本页]

作者: 甲丁    时间: 2018-5-25 17:47:22     标题: 雍正珐琅彩

融入诗书画印,“四爷”提升了珐琅彩的艺术格调 正广文化 2018-05-23 11:33:25

雍正 珐琅彩青山水把壶



珐琅彩是彩瓷品种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

雍正 珐琅彩赭墨竹石图碗



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入炭炉经600℃左右焙烧而成。

雍正 珐琅彩黄地芝兰图盘



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比进口彩料更为丰富,遂使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雍正 珐琅彩芝仙祝寿图碗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还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
至雍正时发展到一个全新时期,在雍正皇帝的直接干预下,随着造办处自炼珐琅料的成功,和愈来愈多的宫廷书画家参与珐琅彩瓷器的绘画和写字,它一改康熙珐琅彩多在色地上画图案装饰的风格,在白色釉地上以工笔重彩画描绘花鸟、山水、竹石等,同时配以相应的题诗,使中国传统画中所讲究的诗、书、画、印画法在珐琅彩瓷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形成了雍正珐琅彩善以单一彩料绘画,画面色调淡雅、柔和的特点。
清雍正 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高3.5cm,口径7.3cm,足径2.9cm




盅口微撇,深腹,浅圈足,足内青花双方栏内署“雍正年制”4字楷书款。通体紫红色地上用珐琅彩绘白色梅花,黑色树干。器物小巧,色彩对比鲜明,绘画技艺高超,为雍正珐琅彩中的精品,我院仅有1对。
雍正时期珐琅彩工艺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与雍正皇帝亲自干预珐琅彩器的制作密切相关。雍正皇帝对珐琅彩器的胎体、原料、图案、绘工、釉色要求非常严格,使此时期珐琅彩器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清雍正 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高6.9cm,口径14.6cm,足径6cm






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珐琅彩描绘梅花两株,枝干苍老虬劲,设色娇艳。树下牡丹花朵怒放。一侧墨彩题“百啭千声随意好,琪花琼草逐时新”七言诗句。引首钤闲章“先春”,末尾钤闲章“寿古”、“香清”。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蓝料彩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蓝料彩双方栏。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案记载,珐琅彩瓷器的画匠多出自供奉于内廷的如意馆画师,雍正朝有戴恒、邹文玉、唐岱、贺金昆、宋三吉、焦国俞等。正是画工的精湛技艺和非凡的艺术修养,方使珐琅彩瓷器取得如此高超的艺术成就。
清雍正 胭脂红地开光珐琅彩花鸟纹碗高4.5cm,口径9.2cm,足径3.6cm








碗撇口,深腹,圈足。碗内施白釉,内壁模印鹭鸶莲花图,内底心模印“永乐年制”阴文四字篆书款。外壁以胭脂红为地,上饰三个团扇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寿山福海”、“福寿万代”、“竹梅双雀”图。开光之间以绿、紫、黄等彩描绘皮球花纹。外底绘一硕桃,桃实内以胭脂红彩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这种集模印、彩绘于一体的装饰方法在雍正珐琅彩瓷器中极为罕见。此外,这种将年款署于一枚桃实中的作法也是非常独特的。康熙、雍正时珐琅彩瓷器所用白瓷胎绝大多数是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的,个别的也使用宫廷遗留的明代永乐、宣德时景德镇官窑暗花白瓷胎,这件珐琅彩花鸟纹碗即为其中的一件。
清雍正 淡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高5.2cm,口径10.3cm,足径4cm






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黄釉地上绘洞石兰花图。一侧以黑彩题写“云深琼岛开仙径,春暖芝兰花自香”七言诗句,引首钤“佳丽”,句末钤“金成”、“旭映”三枚胭脂彩篆体闲章。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蓝料彩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蓝料彩双方栏。
此碗造型优美,绘画精细,堪称诗、书、画、印俱佳的精品。
清雍正早期珐琅彩瓷器虽沿袭康熙时在色地上绘花卉的做法,但逐步加绘雀鸟,而后新增各种不同的山石花鸟题材,更配以诗句、印章。后期逐渐脱离铜胎画珐琅的影响,发展成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白地珐琅彩瓷,形成雍正朝独特的儒雅风格。
清雍正 珐琅彩松竹梅纹瓶高16.9cm,口径3.9cm,足径4.9cm






瓶直口,垂肩,圆腹,腹下渐敛,圈足。内外皆施白釉。外壁白釉上,以珐琅彩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松树苍劲,翠竹挺拔,梅花秀丽,绿叶衬托红花,画笔委婉细腻,此瓶不失为雍正时期官窑的绝美佳器。图案上方墨书“上林苑里春常在”7字,笔法自然流畅。在诗句的上、下方分别用胭脂彩画成印章式款,分为“翔采”、“多古”、“香清”三组。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款。
此瓶造型呈橄榄状,又称“橄榄瓶”,造型秀美,工艺精细,胎体轻薄,似半脱胎。釉质莹润无瑕疵,彩绘纹饰精湛,是清代雍正瓷器中的杰出之作。
清雍正 黄地珐琅彩桃花纹杯高4.5cm,口径7.4cm,足径2.8cm




杯撇口,弧腹,圈足。杯内光素无纹饰。外部黄色地上一侧绘桃树一株及两枝梨花,另一侧题写五言诗句。引首钤“佳丽”,句末钤“金成”、“旭映”红彩篆体闲章。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蓝料彩楷书“雍正御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蓝料彩双方栏。“蜡珠攒作蒂”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海榴》诗。
此杯胎体轻薄,装饰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图案色彩鲜艳,笔触细腻。赭色的枝干、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娇黄的花蕊、嫩绿的花叶相互映衬,妖娆美丽。
雍正珐琅彩瓷大多绘于素白器上,只有少数袭用康熙时期色地装饰,此件器物系恰是沿袭了康熙珐琅彩色地的装饰风格。
清雍正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高6.6cm,口径14.5cm,足径6cm




弧壁,圈足,底有蓝料正楷“雍正年制”四字款。碗胎体极薄,属于半脱胎,内外釉白如雪,莹润如玉。
碗外壁一侧绘雉鸡牡丹花,另一侧题墨彩诗句,色彩鲜艳雅逸,画法精工绝伦。画面中心是一雄雉鸡,在山石牡丹丛中寻食,尾翼上的各色羽毛绒光如绢,绚烂夺目。雉鸡的头颈是滕黄色,背部蓝绿相间,腹腿铁红,尾羽赭褐色。周围的山石花草以粉红、藕荷、杏黄、淡黄、水绿等娇嫩颜色相衬托,直如一幅工笔花鸟画般美妙动人。
又配五言行草书体诗句:“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云”。字句的首、尾有胭脂水章“佳丽”及“金成”、“旭映”。
半脱胎 瓷器的胎很薄,形容它几乎没有胎骨的薄度,据文献记载,明代万历时吴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薄如蝉翼”,只见透明釉几乎不见胎骨。“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这两句古人咏薄胎瓷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瓷器之薄。半脱瓷制作要求极高,特别是修坯,很艰难,极容易变形。半脱胎瓷始于永乐,成化时有了极高成就,明末较为流行,清代前期康、雍、乾三朝官窑有生产,以雍正朝制品最为精致绝妙。
清雍正 黄地珐琅彩梅花纹碗高6.2cm,口径12cm,足径4.6cm






碗口微外撇,弧壁,圈足。内壁白釉无纹饰。外壁施黄彩地,纯净无瑕,上绘梅花一株,虬枝横斜,红、白两色梅花娇美艳丽,一侧题五言诗:“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诗句上首署篆印“先春”一方,下首有“寿古”、“香清”二印。底足内蓝料彩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雍正时,珐琅彩瓷的烧制更为皇帝重视,烧制时往往要秉承御旨,在怡亲王的主持下,分别于清宫造办处、圆明园造办处及怡亲王府三处设窑烧制。其绘画多出于清宫如意馆画师之手,精妙绝伦,形成了融诗、书、画为一体的艺术风格,使珐琅彩工艺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此碗仍沿用了康熙珐琅彩的色地装饰手法,与绘画相结合,设色艳丽,绘画精细。
清雍正 蓝料彩山水图碗高5.5cm,口径10cm,足径3.9cm






碗撇口,深腹,圈足。内壁无纹饰,外壁一面以蓝料彩绘山水景色,另一面以墨彩题七言诗两句:“翠绕南山同一色,绿围沧海绿无边”。诗句上首钤胭脂彩阴文“寿古”篆书印一枚,下首钤胭脂彩阴文“山高”、阳文“水长”篆书印二枚,圈足内蓝料彩双方框内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此碗的绘画极精致,在传世的雍正珐琅彩瓷中属上乘之作。特别是碗外壁通体以蓝料彩绘画,画面上峰岭巍峨,松柏苍翠,渔帆点点,山水一色,意境深邃。江水上方空白处题七言诗两句,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在传世的雍正珐琅彩瓷器中,通体以蓝料彩绘画的瓷器极罕见。



作者: 江水    时间: 2018-5-25 17:48:16

三代瓷器看雍正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8-5-25 17:49:08

雍正瓷器中国瓷的高峰期。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