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量身定制的,才是真正的灵魂美食 [打印本页]

作者: 如云    时间: 2018-6-9 23:48:48     标题: 量身定制的,才是真正的灵魂美食

    量身定制的,才是真正的灵魂美食                                         2018-06-09 07:22                                                   

                  

量身定制的,才是真正的灵魂美食

我从小爱看那些写吃的文字。有时是深夜,饿了,馋。有时是能看出心灵的饱暖。
不见得每个人都有本事把吃写出味道。有人能写得你口水直下三千尺,有人却像账房先生,只让你记住了有七个碗八个碟子。
《红楼梦》里大多数食物,名字好听,却并不引人垂涎,但却有一样本事,那就是像量身定制,每个人吃什么,都和这个人的面貌、个性天衣无缝,什么人吃什么东西,妥妥地联系在一起。

怡红院里昏庸愚蠢又总倚老卖老的李嬷嬷,有次寻了事端大骂袭人,凤姐来当调解员,话说得又自然又漂亮:“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我家里烧得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李嬷嬷脚不沾地跟着凤姐走了。
吸引她的,不只是凤姐给的面子,还有那“烧得滚热的野鸡”。这是凤姐屋里的吃食,新鲜、热辣、凡俗却最具诱惑力,就像是没读过什么书,却独具个人魅力的凤姐,她的诨名,恰好就是凤辣子。

王熙凤捉弄刘姥姥
以前看过一个媒体人说薛家是《红楼梦》里最有人情味儿的一家,我很赞同。薛家的家宴,也透出浓浓的家常和人情味。薛姨妈自己糟的鹅掌鸭信、热腾腾的酸笋鸡皮汤,还有碧梗粥,连茶都是“酽酽地”沏上来的。
这可能是《红楼梦》里最开胃酸爽的一顿饭了,何况还可以敞开了喝酒,难怪宝玉不顾形象,痛喝了几碗汤,又一再不听劝阻地喝酒,让跟着他的李嬷嬷老大不高兴。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史湘云若生在今天,就是个标准的吃货,特别会吃、敢吃、享受吃。这姑娘大手一挥,就整治了一个螃蟹宴,虽有宝钗的帮忙和赞助,但气氛的营造方面,湘云功不可没。想想膏满黄肥的大螃蟹,还宴,就醉了。
何况,他们还是在“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泻竹桥”的藕香榭中,还佐以合欢花浸的酒,吃完大螃蟹,洗手用的都是“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美景、美食、美酒、美器,还有美人,夫复何求?
大雪纷飞之际,众人在这梦幻的场景里想到的,是折红梅来赏玩、联诗、画画之类的风雅举动,唯有湘云,想到的是露天烧烤,还是烤鹿肉,而且还宣称“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芦雪庵限韵联诗
无论是她吃的东西,还是说的话,湘云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清爽痛快——欢迎史姑娘这样的优质人类多多降临凡间。
贾母是富贵老人,吃的都是些甜烂食物:牛乳蒸羊羔、枣泥山药糕、藕粉桂花糖糕,松穰鹅油卷、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都以甜或腻为多。
五十四回元宵夜宴时,凤姐预备的是鸭子肉粥和红枣熬的粳米粥,贾母不满意,说“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凤姐儿忙道:“还有杏仁茶。”唉,连这个也是甜的——贾母的食物,不提也罢。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贾府中的食物都以甜腻为主,就连病入膏肓时的秦可卿,吃的都是贾母派人送来的枣泥山药糕,她说这糕“倒像克化得动似的。”
同样是得病,第五十八回里病中的宝玉,却是饥饿疗法,只能以稀粥度日。他身边的丫鬟晴雯都忍不住抱怨:“已经好了,还不给两样清淡菜吃。这稀饭咸菜闹到多早晚?”
探春和宝钗想吃的菜是“油盐炒枸杞芽儿”,两个姑娘都是肩上担子颇重的当家人,偶尔放松,喜欢的菜式,就一定是这样爽口入味的素菜。

李纨、探春、宝钗兴利剔弊
个性爽利的晴雯也喜欢素菜,最爱吃的是豆腐皮包子,去小厨房点菜也是让柳嫂子做一味“炒茼蒿”。柳嫂子忙着问是肉炒还是鸡炒?去点菜的春燕说荤的不好,另叫炒个面筋儿,少搁油才好。
以至于后来柳嫂子被司棋派来的小丫头莲花儿激怒,大发牢骚:肥鸡大鸭子吃腻了,敢自倒换口味——也包含了对晴雯的抱怨。
性格强悍但情商堪忧的司棋姑娘,想吃的却是婴儿的最爱——炖得嫩嫩的蒸鸡蛋。

司棋大闹厨房

厨房的柳嫂子看人下菜碟儿,不仅舍不得鸡蛋,也懒得为了不得宠的迎春的丫鬟司棋费那个功夫,结果惹来了司棋大闹厨房。
“柔媚姣俏”的袭人爱吃的,是甜腻的糖蒸酥酪。“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若粪土”的河东狮夏金桂最爱的,是一道硬菜——“油炸焦骨头”,她“每日务要杀鸡鸭,将肉赏人吃,只单以油炸焦骨头下酒。”她的爱好能让人脑补出她以折磨人为乐的内在杀气。

夏金桂
而面对宝玉,你不能问他:你是吃几碗干饭的?因为他一直在喝汤。酸笋鸡皮汤、虾丸鸡皮汤都能痛喝几碗,生一场病吃了几天稀粥咸菜后,一看见火腿鲜笋汤,不顾滚烫,端起来就喝一大口。
袭人在旁边都笑:“菩萨,能几日不见荤,就馋成这样。”——汤泡大的宝玉,难怪那么温柔多情!
量身定制的,才是真正的灵魂美食。
本文作者陈艳涛,就职于建投书店。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JIC投资观察立场。配图选自87版电视剧《红楼梦》。

作者: 浩宇    时间: 2018-6-10 00:00:01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