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拇指阅读》作者:格非
导语《金瓶梅》:中国虚构文学的觉醒
中国虚构文学一直到明清才出现,当然如果有人较真一点,说在过去有《列子》这样的东西,我也不反对。但这类东西在中国极少极少,而且根本不是主流,在中国文人推崇的文学里面是没有地位的。撬动世界的白银资本
我开始把思考的路径转移到了明朝的社会政治背景。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读《金瓶梅》,有些问题觉得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不会去追问。比如西门庆是一个新兴的、很有权力的商人。欲望社会的形成
另一个是大运河。到了明朝,大运河真正开通,能够运东西,杭州、湖州、扬州、南京。南京在明朝是一个什么概念?南京是运河运输的中心。真妄观取代善恶观
那个时代的流民非常多,在明朝大量的北方人到了南方,大量的南方人到了北方。当时的世界有权威,可以管控所有人。但是,人员一旦流通起来就不好管了,就像今天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工,这些人没有人管理。以法治天下的冲动
中国是道德国家,这个道德国家在明代的时候开始瓦解,开始出现松动,已经不行了。你看《金瓶梅》的时候会发现它不是通过传统的道德善恶来评价人物的。比如你们在读《三国演义》,会发现它有道统的影子。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