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地,想起吴昌硕一枚闲章:
试为名花一写真
此时正当腊月,北京依旧干燥无雪,我书房的窗外,榆树、槐树的枯枝向天空伸展。树枝的轮廓,有如北宋李成的《读碑窠石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北方冬日的苍茫寂寥,固然也是一种美,但我仍然想念南国的草木葱茏。有花复酌酒,
聊胜饥看天。
扣缶歌呜呜,
一醉倚壁眠。
酒醒起写图,
图成自家看。
闭门空相对,
空堂如深山。
吴昌硕《牡丹图》轴局部
酸寒尉,是当年吴昌硕捐了一个小官,任伯年见他身穿朝廷低级官吏服装的寒酸样,给他画了一幅《酸寒尉像》,戏称他为“酸寒尉”。吴昌硕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拮据,不过一介潦倒书生,爱花,却买不起花。但他是画家,可以创造世界,绘画,就是他创造世界的方式之一。吴昌硕《天竹屏》轴局部
那声音非常弱小,自画家的笔底传来,却足以抵达今天,岁月丝毫不曾减低它的分贝。南宋佚名《出水芙蓉图》页
但吴昌硕喜欢“破荷”,因为这份“破”,最宜于用泼墨表达。不像任伯年,画荷喜作圆势,以墨圈写。吴昌硕《荷花图》轴,荷叶的边缘已有破损(尤其左下那一片叶),而是经过了岁月的蚕食,似乎连它的色彩,也不复盛放时的翠绿,而是开始枯黄。另一幅《荷花图》轴上,荷花已老,边角枯萎,连花茎,都已然弯曲。吴昌硕《荷花图》轴
吴昌硕《荷花图》轴
我常以枯荷插瓶,喜欢其中的禅意。因这破败中,寄寓的已不是风花绮丽的浪漫,而包含对岁月沧桑的体悟。假如桃红李艳画的是青春的梦想,这破荷残柳,就是退去了青春少年的火气之后,中老年男人从容接纳生命中所有曲折与不测的生命状态。吴昌硕《荷花图》轴
图文选自《跟着吴昌硕去赏花》祝勇著
《跟着吴昌硕去赏花》
由故宫出版社出版
精装
内容简介
《跟着吴昌硕去赏花》是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祝勇最新的作品,在这本小书中,祝勇先生用深刻隽永的笔触记录了吴昌硕先生与花的渊源。整本书分为五章,分别是“视觉之花”“味觉之花”“听觉之花”“嗅觉之花”“触觉之花”,从五个角度去分析吴昌硕笔下的花所表现出来的动人之处。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