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去过四次少林寺,终于在最后一次见到了它真正的样子 [打印本页]

作者: 远航    时间: 2018-7-11 21:14:53     标题: 去过四次少林寺,终于在最后一次见到了它真正的样子

去过四次少林寺,终于在最后一次见到了它真正的样子                                         

2018-07-11 16:39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少林寺的故事要从这首诗说起。

少林寺里的僧人 | 摄影孤城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
一段以长江为界,
南方和北方各自混乱,又相互对立的时期。
在这段分裂、征战、融合的交替进程里:“庄生梦蝶”的浪漫玄学渐渐沉寂,儒教也没有很好的表现。
说到底,年年战乱,民不聊生,哪有时间搞事情。
可怕的是还冒出那种“何不肉食糜”的皇帝(西晋晋惠帝),老百姓对这个糟糕的世界无限失望,只能摇签拜佛,自求多福。
除了百姓信佛,当时的皇帝们更狂热。因为笃信佛能给予护佑,皇帝们的小名都是浓浓的佛味道,比如隋文帝杨坚,小名叫“那罗延”,感觉整个童年都过得很绕口。
史上信佛最虔诚的皇帝——梁武帝,还曾四次跑去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脱下皇袍,穿上僧衣,表示他已看透一切,江山社稷轻如鸿毛,他要出家才是正事。吓得群臣纷纷众筹,屡次以巨资“赎回”皇帝。
梁武帝虽然看起来“昏君”一枚,事实上,梁武帝是一个治国有道又很善良的一个人,南梁五十年,成就空前。
很难说,梁武帝的来回,是当时国家体制的腐朽,还是梁武帝他生错了身份。
但是无论如何,国家支持,百姓需要,佛教便在南北时期急剧繁荣起来。
少林寺,也诞生在这个时期。

中国有庙千千万,但唯独少林寺,才有可爱的“小和尚”
从国家法律上讲,中国大多数寺庙里不会接受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出家,但是孩子可到寺庙里剃度,体验寺庙生活,以及学习少林功夫和文化知识。
在少林寺,这样一大群看上去如同小和尚的孩子,也是相当的阿弥陀佛萌萌哒。

年幼的“小和尚”在下午出操 | 摄影孤城


上完文化课的“小和尚”走在路上 | 摄影孤城

闲暇时的玩耍,爬上梅花桩练一个 | 摄影孤城

一天的功课后,“小和尚”们老老实实地接受师父的教诲 | 摄影孤城
在武侠小说里,少林弟子总是身怀绝技,行走江湖,打抱不平。
在当今社会,少林功夫能不能实战、能不能打?一直备具争议。
少林功夫的开始,据说是跋陀与达摩在少林寺传经修行期间,为了活动锻炼久坐的腰骨,摸索总结出来的拳法,后人不断融会贯通,形成的武功套路。
少林武术最早的目的,并非用来御敌,而是用来健身。
在那个健身概念并不成形的遥远年代,少林可以说是走在了时代的超前端。
隋末唐初,少林寺十三棍僧为李世民平定洛阳立下汗马功劳,唐王李世民亲自敕书慰劳,少林功夫一战成名,少林寺也被赞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从唐朝开始,少林寺被允许豢养“僧兵”自卫,少林功夫开始有了系统稳步的发展,甚至在民间传说中,渐渐有了一层令世人惊叹的神秘。
而少林功夫,也在这些传说里,迎来了一场真正的考验。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流窜,生灵涂炭。在当时,少林武僧用棍棒抗击倭寇,奇功涌现,少林,是一个保家卫国的符号。
但是,在这些战争的背后,却是一张凄凉的碑文:“多著死功”。
参与战役的武僧,几乎全部殉国。
究其原因,少林武僧虽然一身硬功夫,却鲜有具备战略布局的实战经验。
不久后,一个人前来少林寺,对这一场场悲壮的战事,只说了一句:你们的武功,错了。
这个人就是俞大猷。
俞大猷,抗倭名将,和当时又能抗倭又修了八达岭长城的戚继光齐名相当。
俞大猷与少林寺的对话,拉开了少林功夫焕然一新的序幕,少林棍法,浴血重生。
少林武僧在后来的抗战经历之中,为中华民族屡屡挺身而出。事实上,每每关键时刻提步上前,打的都不是功夫,而是那份义无反顾的情义与担当。
外练筋骨皮
内练一口气
刚柔并济不低头
心中有天地
就是有这一口气,少林功夫,没有不能打的理由。
少林寺,也成就了一座令海内外中国人铭记的图腾。
每个人都一个少林梦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
这可能是世界电影史上观影人数最多的电影了,因为其一亿多元的票房,是1982年的中国内地以一毛钱的票价创造出来的。
其实在拍《少林寺》时,少林寺几乎败落不堪,而电影的巨大成功,让少林寺再度成为一个全民话题。少林寺不该落寞,大概真是有冥冥之中的庇佑吧。
每个向往少林寺的孩子,都会为少林七十二绝技热血沸腾。

清晨,在少林寺学武的孩子们,师父正在指教徒弟 | 摄影孤城
在少林寺常住院周围的练武场里,能看到许多习武的孩子和大人,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外国人。


John Alex,22岁,来自印度
他还是一名小学生时,便从邻居的口里听说了少林寺,从此心生向往。大学毕业以后,他本可以做一名教师,但他还是没有放弃童年的梦想,只身前往少林寺,学习少林功夫。
John打算在少林寺学习五年武术。
他计划学成回家后,开办一所少林武馆,让家乡的人们也能感受到少林武术的魅力。
少林寺从建立到现今,约有1500年的历史。
在这1500年里,许多建筑都已消失殆尽。
1928年,少林寺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军阀石友三焚烧少林寺,大量建筑、书籍被烧成灰烬。
1991年冬,释永信率少林寺武僧团出访日本,在京都达摩寺发现了少林寺火灾之前的四十八张照片。
根据这一批照片,重新确立了少林寺的整体格局与建筑形态。
当年少林寺的轴线上,自南至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立雪亭及千佛殿。
而赵朴初先生在为藏金阁题写牌匾时,并未将“藏”字写完整,暗指众多书籍被毁的深深遗憾,扼腕痛心,警示后人。

藏经阁 | 摄影孤城
少林寺是一段江湖,少林寺是一份召唤。
无论身在多么遥远的异国他乡,东方的骄傲,千年的情怀,都因这养精蓄锐的三个字,而倍感珍重。
我们更希望少林寺在将少林文化推向世界的时候,可以不受到外界的干扰,能始终拥有一份禅的单纯,武的气魄,以及人们对少林寺永远的遐想与期盼。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