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辽宁支持老年人才创业:老龄化来袭如何缓解养老压力 [打印本页]

作者: 志和    时间: 2018-7-14 18:46:05     标题: 辽宁支持老年人才创业:老龄化来袭如何缓解养老压力

辽宁支持老年人才创业:老龄化来袭如何缓解养老压力

2018-07-14 08:16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3日电(薛宇飞) 辽宁省近日发布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引发关注,除了提出“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外,“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也被热议。对比其他省份的人口发展规划,辽宁的政策更为积极,而这恰恰折射出该省面临更加严峻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难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现状几乎难以避免。专家认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但相比于支持老年人才创业,延迟退休更能缓解中国的养老压力。但由于阻力较大,延迟退休政策短期内或难以出台。
  辽宁进入深度老龄化?

社保卡 中新经纬王培文 摄

   《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一节中提出,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作用。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培训,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并非辽宁省独创,在全国和各省份的人口发展规划中,都有这一提法,但辽宁的政策更为积极。在国务院2017年1月底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提出了“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
   提出这一政策,与辽宁省面临的老龄化现状不无关系。辽宁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该省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从2013年的18.2%上升到2017年的22.85%,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11.52%上升到14.35%。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当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则进入深度老龄化。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分析,包括辽宁在内的整个东北地区,面临着人口出生率偏低、家庭生育愿望低迷、人口特别是年轻人流失的现状,这都加剧了这一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在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的国家,并非只有辽宁。2017年,上海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4.3%。之所以是辽宁较早提出这一政策,也与其经济增速放缓有关。数据显示,2015—2017年,辽宁省的GDP增速分别为3.0%、-2.5%、4.2%。
   对于自身面对的挑战,辽宁的人口发展规划直言,2016至2030年全省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发展,高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客观上将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减弱人口红利,加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等公共服务压力。
  老年人才创业并非不可取

老年人在实体店挑选手机 中新经纬闫淑鑫 摄

   曾经的“烟草大王”褚时健,在古稀之年选择二次创业,并一手将褚橙打造成为网红产品,这样的创业经历,早已被奉为传奇。褚时健的故事也说明,创业不只属于年轻人。
   对于支持老年人才创业,质疑的声音不断,但在辽宁,大龄创业者并非不存在。2018年1月,腾讯·大辽网创新发展中心联合辽宁省人社厅、辽宁省互联网协会等单位发布了《2017辽宁创业群体&生态发展报告》,该报告称,辽宁的创业群体中,70后占到了19.9%,60后及其他占4.5%。
   在人口老龄化比中国更为严重的日本,老年人退休后创业并不鲜见。人民网2017年9月报道称,在日本,抛去农业部分,2015年全日本有636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仍处在工作状态,比2014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日本每10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老人。老年人退休后创业的风潮也很盛,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中小企业厅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日本新创业人群中,约1/3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0年前这个数字只是8%。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阎青春也对媒体表示:“老年人创业和年轻人相比肯定不是等同的概念,但确实有自身的优势,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创业会采取更加稳妥、实际的办法,创业选择也会更实在。”
   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海涛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老年人创业存在一些障碍,比如银行贷款,年纪太大,银行是不会发放贷款的。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创业可能是一个周期很长的过程,投资人对老人的身体状况也会有一定的考量,这些都阻碍老年人才的创业,因此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延迟退休或缓解养老压力

社保 中新经纬王培文 摄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总人口将达到14.5亿,人均预期寿命79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25%左右。也就是说,十几年后,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625亿。
   随着养老负担越来越大,养老金支出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对于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状况,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今年6月中旬公开表示,2017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3.53亿人,其中在职参保人数2.59亿人,领取待遇的退休人员9460万人,总抚养比是2.73∶1,也就是2.73个在职人员抚养一个退休人员。
   可想而知,当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25%的时候,中国的养老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平均退休年龄偏早,只有54岁左右,王海涛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王海涛称,通过支持老年人才创业等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想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推行延迟退休更加重要。他说:“相比于退休后再去创业,在原单位延迟退休后继续工作,更加现实,风险更小,成本也低。”
   因此,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在各自的人口发展规划中,都提出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政策,有效挖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政策。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今年年初也在媒体上撰文称,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适时研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应对措施。
   不过,王海涛认为,政府对年轻人就业很重视,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保持住现有的就业规模就很不容易了,如果现在就实施延迟退休,可能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那就会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延迟退休政策会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推出。(中新经纬APP)

作者: 志和    时间: 2018-7-14 18:50:41

本帖最后由 志和 于 2018-7-14 18:53 编辑

辽宁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率先宣布生二孩有奖励2018-07-11 08:12每日经济新闻(原标题:老龄化严重,这个东北大省坐不住了,宣布:生二孩有奖励!)  人口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引发关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口外流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制造”人口的动力不足,生育率较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辽宁曾推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政策。而在近日,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率先提出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

  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辽宁探索奖励政策,符合地区情况,且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他同时强调,奖励政策应当十分具体,具体到补贴多少钱、给多少假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辽宁还将进一步简化“准生证”等手续办理,使得夫妻们提高生育二孩的积极性。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文无关)

  辽宁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今年6月辽宁省老龄办发布的《辽宁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辽宁省户籍总人口为4232.57万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58.74万人,占总人口的22.65%,辽宁省已经步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
  从人口老龄化程度来看,辽宁省14个市的老年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水平。
  从人口老龄化背后的原因来看,出生率下降、寿命延长、人口的流出都是加剧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文无关)

  人口流出方面,2017年辽宁人口净流出达8.9万,在全国排名仅位于吉林、黑龙江之后。
  梁启东表示,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是正常现象。没有人口的位移,就没有经济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相互作用下才能创造经济价值。但是,如果一个地区人口过于单向流动则不正常,将影响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辽宁较低的生育率,也备受关注。根据辽宁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辽宁省的出生率分别为6.60‰和6.49‰,而这两年全国的出生率分别为12.95‰和12.43‰。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的生育率为1.0%,远低于全国水平的1.5%,?甚至比日本和韩国都要低。按照国际标准,低于1.3%被称为“超超低出生率”。
  而由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生育率低于辽宁,但由于其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入,所以老龄化问题也远没有辽宁这么迫切。
  专家:奖励政策应具体
  2015年,辽宁省出台了《关于简化下放生育手续的通知》,要求从2015年7月1日起,放开生育登记、审批时间,下放生育登记审核权限,简化生育手续。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通知已经简化了一些流程,但是对于二孩审批仍然较为繁琐。
  一位辽宁本地户籍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本地人,准生证还是比较好办的,就是生二孩繁琐一些,需要提供独生子女证。
  根据2003年版的《辽宁省办理生育手续的有关规定》,符合规定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须经申请后由女方户籍地乡(镇、街)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签署意见、盖章,上报县( 区、县级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经县(区、县级市)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怀孕。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文无关)

  2016年,随着《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生育两孩无需层层审批,也无需单位开具婚育情况证明,甚至连流动人口也可以在现居住地办理两孩生育登记。这样做大大简化了生育手续,缩短办理时限,实现当场办证。
  而近日辽宁省政府印发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在全面两孩政策方面,辽宁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同时对生育两个孩子以内(含两个)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推行网上办事,进一步简政便民”。
  同时,规划还明确,还将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
  梁启东表示,辽宁探索奖励政策,符合地区情况,且对全国许多地区都具有一定借鉴性。在生育成本这么高的情况下,适当给一些照顾和补助,能够提高一些想生孩子又又顾虑的人的积极性。国外很多人口出生率的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奖励政策,一方面鼓励给一定补贴,产假合理延长,甚至奶粉价格都有优惠等。
  “辽宁也应该出台这样具体的政策,具体到补贴补多少钱,放假多放几天等等。”梁启东说,这样实际的措施,才能激发生育积极性。
  每经记者 周程程



作者: 志和    时间: 2018-7-15 05:26:54

人口断层危机已来!辽宁打响奖励二胎第一枪! 东戴河那些事儿 2018-07-14 14:27:08
1
二胎奖励政策来了,辽宁打响了第一枪。
近日,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这个文件是针对辽宁人口负增长的困局实施的一些措施。
在二胎政策方面,辽宁省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对生育两个孩子的不再走审批流程,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推行网上办事,进一步简政便民。
尤其引人瞩目的是,《规划》透露辽宁将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
为什么偏偏是辽宁率先推行奖励政策?
我们都知道,人口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东北的经济不景气众所周知,投资环境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投资不过山海关”。
辽宁乃至整个东北,人口外流严重,老龄化日益凸显。偏偏现在的年轻人还不愿意生孩子。
看看下面这些数据,若以这样的现状持续下去,未来的人口断层不可避免。
今年6月辽宁省老龄办发布的《辽宁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辽宁省户籍总人口为4232.57万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58.74万人,占总人口的22.65%,辽宁省已经步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从人口老龄化程度来看,辽宁省14个市的老年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水平。生育率:根据辽宁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辽宁省的出生率分别为6.60‰和6.49‰,而这两年全国的出生率分别为12.95‰和12.43‰。人口流出方面,2017年辽宁人口净流出达8.9万,在全国排名仅位于吉林、黑龙江之后。

出生率没有增长,老龄化问题严峻,人口外流仍在加剧,人才引进不见起色,经济困局无法破解。
辽宁政府焦虑了,没有人口红利拿什么发展经济?于是,你不生就想办法让你生,生二孩不仅完全放开还有奖励,甚至完善教育和住房问题,这个诱惑够不够?
当然,具体的鼓励政策还未出台。生不生?要看奖励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胜过再生一个孩子带来的压力,毕竟养孩子成本实在太高了。
2
辽宁省的人口增长率基本上算是垫底的,但全国的人口出生率也不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出生率也下降了0.52%。针对两个数据相较前一年均下降,国家卫计委表示,这是受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婚育年龄推迟等综合因素影响。从孩次结构看,二孩出生占比进一步提高,达到51%。
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已满两年,虽然二孩出生比率有一定的提高,却不能挽救中国断崖式下跌的人口数据。

二胎政策放开,关于养孩子的焦虑却没有减少。首先就体现的高昂的房价和教育成本。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大城市的高企房价是难以承受之重。有多少家庭买房掏空了六个钱包,一套房子就已经用尽洪荒之力。多少80后90后,肩上背负着4个老人的养老和30年的房贷,孩子哪还敢生?高房价成了最好的避孕药。
如果算上二孩所需要的额外住房面积和看护成本,在一二线城市生育二孩的直接成本就超过百万,这还是保守数字。即使北上广深的高薪人员,夫妻俩的收入在还房贷养孩子面前也是压力山大。
米宅北京:米宅集团(www.mizhai.com)旗下,由米宅北京团队运营,负责调研分析北京、环京、天津等地的房地产市场,透析价值,发现洼地。
中国各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更是让人心惊。所以,要解决中国人口生育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房价收入比问题。

更何况还有一座大山,就是子女的教育。房子一旦有学区概念,即使是天价,也从来都是抢手的。父母给孩子的教育培训层层加码,各种资费也是水涨船高。因为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除了不敢生,还有不愿生。
过去,养儿防老是写进基因的人性。养育孩子恰似投资未来消费,以放弃现在消费为代价。
现在,孩子被削弱甚至剥离了养老投资品的功能。
人们已经越来越清醒意识到,把养老绑定在孩子身上是不现实的,四代同堂,三代同堂的观念已经过时。家庭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只能与配偶绑定,而不能与孩子绑定,等孩子长大成人,自组家庭,父母就必须要接受失去他们的事实。
在这种前提下,“多子多福”已失去意义,这就导致更多的人生育意愿下降,或者只生一个孩子只为获取养育体验,用省下来的钱来过更有品质的生活。
人们的观念转变之后,必然导致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长率持续下滑,最终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短缺。

3
以日本为例,日本经济“失去二十年”,根子在日本的人口出了问题,日本在2000年劳动力人口开始下降,2005年整体人口开始下降,从而导致日本加速老龄化,经济停滞。
近几年,日本的几个中心城市人口是有所增加的。可见,中心城市仍然对人口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就像中国的北京上海,虽然人口出生率较低,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比较大。
有一点需要指出,日本人口红利转折点出现后,日本已经成为城镇化率高达80%的高收入国家,而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还很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中国面临的人口困境要严峻的多。
中国的生育率能不能大幅度回弹,估计很难。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降低生育率比较容易做到,但要提升生育率却要难得多。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韩国政府也曾担心人口增长过快,因而大力推行节育政策。中国那个年代也是在大力推行计划生育。
到了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生育率的不断下降,韩国政府改变了生育政策,从限制生育转为鼓励生育。但是已经晚了,由于过去推行的节育政策力度过大,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生育率反而进一步下降,近几年的生育率仅在1.1%~1.3%之间。
不得不说下俄罗斯,生育率是全球最低国家之一,劳动人口的死亡率却占比82.63%,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代表着人口的实力。
俄罗斯为了填补人口“亏损”,想出了各种刺激生育的政策。最有名的是“母亲基金”项目,“母亲基金”为生育第二个和更多孩子的俄罗斯家庭提供数十万卢布(当时1元人民币约合5.5卢布)的补贴,可用于偿还房贷、翻修房屋、支付教育费用、进行养老金储蓄等。
其实这些钱对于房价不过是杯水车薪,俄罗斯的房价究竟有多高?2015年底,莫斯科中心区的房价已经达到1万美元每平米,高档住房均价超过2万美元。在全球房价排行榜上,莫斯科仅次于蒙特卡洛,超过北京上海香港,位居全球第二。
俄罗斯奖励生育10年,人口形势仍然严峻。
俄罗斯房价和人口亏损有没有关系?肯定有。以本币计价的房价永远上涨,涨的你目瞪口呆,财富被少数人垄断,阶级固化,炒房成风,实业低迷,经济一塌糊涂。
事实上,中国的人口及经济形势不会走向任何一个国家,因为国情不一样,生育理念不一样,货币和房产政策也不一样。但是起码的经验教训是需要吸取的。
4
意识到人口负增长的严峻形势,辽宁的二胎奖励政策与其说打破陈规,不如说是无奈之举。
我们还应该更清醒的认识到,人口的生产需要周期,成为劳动力人口的周期起码在15年以上。
中国人口转折点的到来,劳动力的减少,势必引发人力成本上升,这对于以低成本劳动力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中国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不要认为未来是机器智能时代,不需要低成本的劳动力。人口红利始终肩负着再生产的任务。
在缺乏创新等其他竞争要素的情况下,导致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全面丧失,如果不调整人口政策,延缓劳动力人口下滑的态势,中国经济的减速将超乎想象。
一旦人口断层,也将导致购买力断层。很多人在思考,未来的房子是不是无人接盘,房价会不会大跌?
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年轻人势必会向一二线迁移。即使在城市资源相对平均的日本也不例外。俄罗斯的人口只有中国九分之一,面积也比中国大得多。莫斯科的人口只相当于北京的二分之一,房价却远超北京。也是因为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的原因。
新增人口虽然减少,但城市化速度进程却一直没有放慢脚步,所以一线及有潜力的二线城市房价依旧会很坚挺。
而靠着棚改和货币这个幕后推手催动的三四线房价上涨,终有退潮的一天。
生育行为终究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利用经济杠杆提高家庭福利,降低家庭内部的生育成本是提升生育率的有效途径。
奖励二胎政策,其他城市会不会跟?笔者认为,这个趋势不远了。
面对超低生育率、老龄化、少子化、人口结构失衡、劳动力短缺等多重挑战,出台强有力的生育补贴政策和家庭福利制度,减轻非一孩生育的压力、成本和负担。这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但本质还是要控制房价,平衡资源,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养孩子原本是一件趣事,一份天伦之乐,而不该沦为一种负担。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