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
史传骆宾王七岁作《咏鹅》,仅仅写了18个字。背过这首诗的孩子们成年后重新读起,也会发现《咏鹅》能流传至今确有道理,18字短诗中,声、形、静、动,尽纳其中,一只俏皮的大白鹅悦然浮于水面的形象跃动在读者眼前。幼时聪慧的骆宾王,成年之后,才气不减当年,作有另一名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矛头直指女皇武则天,蔑其“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又掷地有声地问出:“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行文逻辑缜密,语句调度娴熟,让人读来酣畅淋漓。诗集
其实,唐代诗人群星璀璨,“一首诗”作者不胜枚举,反倒是能让人记住几首诗的作者屈指可数。杨炯、卢照邻、李绅、陈子昂,他们多有诗集、文集传世,但在各类精选本中只收录一两篇作品,难免让人对他们的创作风格产生误会。诗集
北宋时,苏轼面对杭州西湖,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到了南宋,林升写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除此之外,写西湖,我们还必须提起另一位“一首诗”作者杨万里,在送别友人林子方时,抬眼一见六月西湖,杨万里提笔写下一首气势非凡的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国家颓靡,倒显出杨万里的出格不同,“毕竟”“无穷”“别样红”,这三组词,竟让人不觉在莺歌烟柳的南宋,反倒像身处恢弘开阔的盛唐。诗集
不只是文天祥,所有“一首诗”作者都会陷入一种既悲又喜的境地中。喜的是文学史上最多的是籍籍无名的文人,对于他们的诗,我们可能一首都没读过。与此相比,能留下一首传世,已为幸运。悲哀的是,其实很多作者风格各异,一首代表作普及、推广,容易让人产生“窥一斑而知全豹”的错觉,然而当我们去翻过全集,方才明白,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位文人各路作品放在一起读,远比只读最经典的,要有趣、立体得多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