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唯美爱情诗,只服李商隐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18-7-28 13:27:48
标题:
唯美爱情诗,只服李商隐
唯美爱情诗,只服李商隐
原创 艺道中国 2018-07-26 15:53:20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李商隐丨《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朦胧指数
: ★★★★★
唯美指数:★★★★★
诗题为“春雨”,实际上不是咏雨,而是借雨写相思怀人。诗人一开始就是惆怅的——“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他满怀愁绪地躺着,想到“白门寥落”就更加悲伤了。“白门”在古诗词中多指男女幽会之地,“白门寥落”即难与情人相见。正因为如此,诗人才于新春“怅卧”。
接着,诗人回忆起了雨夜寻访情人的场景:那时细雨迷离,整个夜都是朦胧的,好像一个美丽的梦境。他呆立在雨中凝视着她住过的那座红楼,倍觉冷寂。他所爱之人曾经就住在红楼上,而他已经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靠近一步,他只是隔着雨帘静静地凝视着。渐渐地,雨大了起来,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站了多久。周围宁静的夜市华灯初上,雨从亮着烛光的窗口前飘过,宛如一道道珠翠的帘幕。在这珠帘的闪烁之中,诗人心如刀割,只能挑着灯独自而归。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两句描写的场景极其孤寂而落寞,不禁令人为之动容。前一句色彩偏红,而感觉却偏冷。后一句的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于诗人对雨帘的幻觉,因此而显得缥缈。
颈联写的是归去时的所思所感,意境仍是十分缥缈的。诗人一路归去,心中的悲怆爬满了全身,他隐约看到了夕阳的晚景,如此凄凉。他想,现实中已经无法和情人相见了,只有把希望寄托于梦境。可是梦境也是忧伤迷离的,他如何消受得了这样一个个梦境呢。
本来,诗人是在雨夜而归的,自然看不到夕阳光景,这“春晼”很可能是诗人极度悲伤而产生的幻觉,抑或是象征了自己已到了迟暮之年,再或者用以比喻情人芳华已逝。而诗人营造的意境就如一个凄美的梦境,他又引入了一个“依稀”的梦,真是让人倍加迷茫,到底何为梦境,何为现实?
最后一联又转入现实,他想把对情人的思念通过书信传达过去,只是“万里云罗”,阴云密布,遥遥相隔,何等艰难。况且,仅有一只大雁可作信使,希望何其渺茫。
这首爱情诗写得极其含蓄蕴藉、哀感顽艳。诗人把自己的情思转化为一个个迷蒙忧伤的意象——红楼、珠箔、春雨、灯影等,再加上幻觉和梦境,使得全诗的意境尤为凄美幽约、虚幻缥缈。
同时,也有人认为,这不单单是一首爱情诗,还寄寓了使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借春雨怀人,而寓君门万里之感也”。这样,诗中那位可望不可及的女子,就成了君王的象征,那种哀伤就不再为爱情,而是为自己穷困潦倒的身世……
1. 白袷(jiá)衣:即白夹衣,闲居便服。
2. 白门:即宣阳门,代指金陵城。后来也用来借指男女幽会的场所。寥落:冷落,冷清。
3.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富贵家女子的住处。
4. 珠箔(bó):珠帘。
5. 晼(wǎn)晚:日暮。
6. 依稀:隐约;不清晰。
7. 玉珰(dāng):玉制的耳饰,常作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缄札(jiān zhá):指书信。
8. 云罗:如网罗一样遍布上空的阴云。比喻路途艰难。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8-7-28 13:59:49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作者:
惜晖
时间:
2018-7-28 18:48:55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