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上世纪30年代的“四川豪门”,刘家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打印本页]

作者: 远航    时间: 2018-7-31 17:00:28     标题: 上世纪30年代的“四川豪门”,刘家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上世纪30年代的“四川豪门”,刘家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四川正道文化 2018-07-31 10:22:06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最鼎盛的“豪门”,当属大邑县的刘氏家族。这个家族最有名的三个人,一个是因率川军抗日出名的刘湘,一个是出任四川主席的刘文辉,还有一个是大地主刘文彩。
刘氏一族因为这三人,迎来最鼎盛的时代,他们后来在家乡大邑县安仁镇修建了数处设计考究的公馆,成为迄今国内罕见的规模巨大的公馆建筑群落,也见证着四川百年以来的风云变化。

资料图


刘家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发达的,刘家祖籍原在安徽,明末迁到四川时,还遭遇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的屠川之难,从此隐姓埋名,在川西的名山一带生活,世代务农读书。
大约到清朝末年的时候,刘家的状况逐渐好了起来,当家人刘宗贤有三子,老二刘公敬考中了武秀才,在当地有了些名望。刘公敬的四个儿子中,贩卖稻谷的长子刘文刚一支最兴旺,刘文刚又生了三子,老大元勋,老二元树,老三元聪。刘元勋后来改名刘湘,就是民国年间的“四川王”。

资料图


而刘宗贤的三子刘公赞,则走的商业路线,耕地种粮,后迁至四川大邑一带,创办的酒坊在当地闻名遐迩。刘公赞有六个儿子,最小的两个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大地主刘文彩,和后来跟随刘湘走上政途发迹的刘文辉。
算起来,刘湘比刘文辉大5岁,但按照辈份,他还是得尊称刘文辉一声“幺爸”。
清廷宣告废除科举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不少文武学堂,编练新军。17岁的时候,刘湘瞒着家人报考四川武备学堂陆军弁目队被录取,毕业后分配到刚组建不久的新军当见习官。四川武备学堂是四川创办的第一所军事学堂,毕业生控制了川军的各级领导权。1912年,22岁的刘湘接替杨森,担任第二营营长,驻守四川泸州,此后步步升迁,由旅长、师长、军长到总司令。据说到30年代,刘湘在四川掌控的兵马最少能达10万。
而就在刘湘接任泸州的2年前,他的“幺爸”刘文辉考上了成都陆军小学,刘文辉从小聪明有悟性,报考军校这年他只有13岁,却虚报年龄为16岁。据说他在参加入学考试时,发表了一番议论:“欲强国必先练兵,兵不强则不能御外侮,将兆瓜分之祸。裕国必先富民,富民之道在兴工固农,救民之道在因势利导……”虽然离题万里,夸夸其谈,却让当时学校的校长拍案称奇,破格录取。这以后,刘文辉又相继进入陆军中学、保定军官学校,由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资料图


1917年,22岁的刘文辉从保定军校第二期读完炮科毕业,大哥刘文渊陪他到成都,拜望已是川军将领的堂侄刘湘。在刘湘的提携下,刘文辉的晋升之路走得格外顺利。直到20年代末期,刘文辉、刘湘叔侄二人势力几乎能占据川内的半壁江山。
刘文辉羽翼的丰满,除了侄儿刘湘在军政上的支持,还有他的亲哥哥刘文彩不得不提。刘文彩跟刘文辉一开始的选择不一样,他继承了家里经商的传统,从卖粮卖酒,到后来开商号办实业。弟弟当上督军,刘文彩为其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从此以后刘文辉发展势力,提升权位,都跟刘文彩的“鼎力相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反过来,刘文辉在川内逐渐递增的影响力,也为刘文彩商业规模的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保障。
他赚钱的范围越来越广,从银号到商号、从信用放贷到变相高利贷、从办加工作坊到近代工业企业、从田赋预征到统税杂捐,都驾轻就熟。为了弄到钱,只要有赚头的刘文彩都干。川南一代的烟草行业一度被刘文彩垄断,他种植罂粟,贩卖鸦片,牟取巨额暴利,直到现在,他曾经居住的“豪宅”里用来储存鸦片的“水牢”也让人瞠目结舌。
刘文彩、刘文辉发迹以后,回家乡大邑县修了规模巨大、设计讲究的公馆,平时生活居住,必要时还能为驻军提供良好的场所。

比如除了著名的刘氏庄园公馆群,刘氏家族还先后修建了刘元瑄公馆、刘元琥公馆、杨孟高公馆、陈月生公馆等,公馆院落自成一体,又互相连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公馆建筑群落。公馆群落所在的位置,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安仁古镇。

1922年,在西南军阀的混战之中,刘湘兵败被迫辞职退居幕后,刘文辉派兵护送刘湘回到大邑老家。但此时的“樵山渔水,息影乡园”,并不是刘湘最后的结局,更不会是他的目标。在未来,他将东山再起、易帜整军一统四川,抗战爆发后,又成为全国新旧军阀中,唯一的一个主动请缨并亲率30万川军出川抗日的人,直到经年劳累仅48岁就病死在战场之上。
在大邑韬光养晦的这段时间,大概是刘湘生命中最后一段平静的时光。熟悉的儿时风景在眼前,兄弟、家人在身边,他们修建起各成规模的公馆,院子连着院子,种满香樟、柚子、桂花和紫薇。柚子寓意“多子多福,保佑子孙”,刘氏家族的后人们也的确兴隆昌盛,比如后来接过叔叔们衣钵的刘元瑄、刘元琥等人,后来成长为四川军政的实际掌权人,延续着家族的辉煌。

刘氏家族,在刘湘、刘文辉等人的时代,在四川的影响力达到巅峰,大邑当地曾有“三军九旅十八团,营长连长数不完”之说,“天府豪门”的美誉,直到现在也还是老一辈人口中的念念不忘的谈资。据史料记载,民国时,刘家出的县团级以上军政官员前后有近50人。
1949年以后,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旧时代的军阀体系渐渐归于沉寂衰亡,刘家的辉煌也逐渐淹没在时间的洪流里。只剩下那些或壮观或精致的院落小楼,依然静静伫立在安仁的土地上。

它们经历过一代代主人和过客,见证着数不清的不为外人道的故事,承载着四川近百年的历史。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