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08日 10:55:22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卜松竹
文同《墨竹图》 广州艺术博物院
看完了画,我们来看看文同这个人的简历。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任邛州、洋州等知州,元丰初年任湖州知州,未到任而死,故有“文湖州”之称。擅诗文书画,以善画墨竹著称,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在其影响下,形成了“文湖州竹派”。文同(资料图)
以一人擅画一物而开派,毫无疑问文同是个高手。就好比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至少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有被封为艺术准则的实力。李颇《风竹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同总结了画竹的基本原则,自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即为“胸有成竹”的来历。苏轼画竹受文同影响很大,他在《与可(即文同)画货彗谷堰竹记》中记述了文同的一段话,“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史树青先生指出:“这里虽然说的是画竹,却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艺术见解。即以画竹比作一个事物的整体,如果凭着抽象的创作动机和支离破碎的印象,‘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一枝一叶地去拼凑,其作品必然达不到‘神似’的境界。”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