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如果没有这一点,钢铁之师如何炼成?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18-8-10 07:07:17     标题: 如果没有这一点,钢铁之师如何炼成?

    如果没有这一点,钢铁之师如何炼成?                                         2018-08-09 17:52                                                   

                  1

“师出以律”,意思是军队一出动,就必须绳之以纪律。

早期的工农红军成分复杂,有农民有工人,也有从旧军阀过来的军人,有些人没有完全摆脱落后的风气和旧军阀的习气,会发生一些违反群众纪律的事。

毛泽东同志敏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种坏风气如果不马上纠治,这支队伍如果没有纪律约束,和那些旧军阀有什么区别?

于是,1927年10月24日,就在井冈山遂川县荆竹山村,毛泽东同志站在一块叫做“雷打石”的巨石上,果断宣布约法三章: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这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雏形。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毛泽东等党和红军的领导人,注重用严明的纪律带领这支队伍,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一步步将它打造成攻必克、守必固的钢铁部队。

2

“老板,我们烧了你家门外几捆柴,留下3块大洋作赔——红军!”

“老板:我们吃了你半坛咸菜,几根大葱,烧了几根柴,共补偿你黄豆六升——红七师机炮连一排条”。

“因为我军肚子饿了,为了充饥,吃了你的苞米,违反了纪律,现在把两元钱埋在地里,请收下!”

......

当时老百姓还不了解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有些害怕,听说红军来了,就赶紧躲了起来。

部队的补给耗完,需要补充又找不到物品主人的时候,无奈之下只能先行“借用”,再补上“字条”以示说明。

正是这一张张“字条”,让老百姓了解了红军,体会到了红军部队的纪律严明。

“红军”这两个字,逐步成了老百姓心中最响亮的名片,成为超越一切的通行证。

纪律之中有群众基础,纪律之中体现人心向背,纪律之中展现出无穷的战斗力。

靠着纪律严明、爱民护民,这支军队一步步走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爬过雪山草地,越过急流险滩,突破敌人重兵封锁、围追堵截,建立起一块块革命根据地。

3

贺敏仁,贺子珍的弟弟,一个17岁的“红小鬼”,擅自进入喇嘛庙,拿走藏民若干银元,被处以极刑。
赵桂良,战斗英雄,因店铺没人,拿了两匹布、一捆粉条、一沓白纸和几支毛笔,被执行枪决。
钢铁的纪律,碰不得。

一个外出归队的骑兵通信员因未就地隐蔽被敌机跟踪,自己被扫射身亡,也暴露了部队驻地,在敌机狂轰滥炸下,驻地百姓的房屋和家畜遭受巨大损失。这个骑兵通信员虽然已经牺牲却仍然被单位记大过一次。
钢铁的纪律是军队的生命,就是死也要坚守。
黄克功,革命功臣,因恋爱不成,枪杀陕公学员。杀人偿命、戴罪立功,面对群众中两种意见,毛泽东同志断然批准处之极刑。
功劳再大,地位再高,也不能触碰“纪律”这根红线!

钢铁的纪律换来了老百姓的信任、支持、拥护和爱戴,老百姓纷纷奔走相告,这支铁军是我们自己的队伍,是我们自己的子弟兵。
我们党就是带领这支完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钢铁部队,才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
4

我军一贯重视法纪建设,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五统四性”,从把正规化纳入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到坚持依法治军与从严治军相统一……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次次伟大实践证明:尊崇法治、严明纪律是一个重要的制胜法宝。

91年前,人民军队从南昌起义中诞生,到古田会议走向成熟,一路披荆斩棘、成长壮大,靠的就是钢铁般的纪律和作风。

如今,“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支军队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依然要靠这钢铁般的纪律和作风。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使命任务的呼唤。

习主席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等等。


这意味着人民军队已将法治作为建军治军的现代化模式,也鲜明揭示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法治密码。

人民军队在法治轨道上必将行稳致远,靠法治手段推进部队建设必将常治长效。

|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作者:许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