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7日 11:53:38
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林娇
台湾收藏家周海圣先生
正是得益于这次短暂但深刻的“一面之缘”,在两年之后的美国波士顿一家拍卖行释出一张被定为19世纪仿作的《四季赏玩图》,周海圣对比研究之后,认定这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明宪宗元宵喜乐图》同出一人或一组人之手,而后,一举竞下。明佚名《四季赏玩图》 周海圣藏(感谢松美术馆供图)
2018年松美术馆的“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展览中,周海圣所藏《四季赏玩图》展出,在一片松风雅致中,犹如一朵奇葩,别样引人瞩目,一如明代这个“最奇葩的王朝”。《明宪宗元宵喜乐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线索再次回到中国国家博物馆,2018年年初,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明宪宗元宵喜乐图》,虽然曾经多次看到馆藏原作,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在此之前并未见到过《四季赏玩图》的原作,甚至一度担心松美术馆所展的是否是仿作或伪作。周海圣、朱万章及主持人陈奕名在“松间对话”现场
直到朱万章在松美术馆初见《四季赏玩图》及它的拥有者周海圣,朱万章才打消心中的疑虑,认定这是明代作品无疑。南薰殿
留下来的文献记载更是需要一番理解力,清嘉庆翰林院编修胡敬在《南薰殿图像考》中,依据南薰殿所藏的明朝皇帝画像所用的文字表达,更是令人费解。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祖孙三人面部特写
胡敬在《南薰殿图像考》中,对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三人面貌有如下的记载:《明宣宗坐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再退一步来看,如果是一张皇帝坐像或者半身像来看,倒也相对容易分辨出来他们的面貌差异。《明英宗半身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明宣宗、明英宗以及明宪宗三人的设色半身像,系1949年时与其他原藏于故宫博物院或北平故宫陈列所的文物一起辗转运到台湾,流传有绪,作为对比参照物毋庸置疑。《明宪宗坐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图所示,虽然都是半身像,但是爷爷朱瞻基的角度略微向左偏,面部颜色最重,是为胡敬所说的“赤”,朱祁镇与朱见深则是完全正面角度的画像。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朱祁镇继承了朱瞻基的面部发赤,但在宫廷画家的笔下颜色已经淡了许多。而朱见深虽未遗传爷爷的脸赤,但胡须则与朱瞻基有得一拼。《四季赏玩图》中出现的皇帝形象被认为是朱见深
在厘清了明宣宗与明宪宗的容貌差异之后,回到《四季赏玩图》中来看,画面中所绘的皇帝到底是谁?《朱瞻基(宣宗)行乐图》 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在故宫博物院也收藏了一幅名为《朱瞻基(宣宗)行乐图》的作品,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一幅《明宪宗元宵喜乐图》,两家博物馆的年代认定并不相同。”周海圣说到。《朱瞻基(宣宗)行乐图》中的皇帝形象
追根究底来看,故宫博物院藏《朱瞻基(宣宗)行乐图》在定名的时候,是依据早期清人的题签而来的,虽然画中人物的开脸和明宪宗极为相似,但因为前人留下来的题签而被命名。《御花园赏玩图》中国嘉德 2012年秋拍品
亦可以作为参考物的作品是《御花园赏玩图》,在中国嘉德2012年秋拍中以1817万元拍出,周海圣在《御花园赏玩图》发现了关于皇帝身份认证的一个推断。《明宣宗行乐图》明代宫廷画家商喜所绘
朱万章则是从其他可靠的传世画作中考证,一幅明代宫廷画家商喜所画的《明宣宗行乐图》中,在多次出现的明宣宗人物形象中,都是以穿戴盔甲的形象出现,留着长胡子。但明宪宗是一个沉迷声色犬马的生活,在明宪宗时期的文献和图像记载中,有明宪宗形象的多是和行乐及游乐相关。《四季赏玩图》画卷尾处的钤印
在基本明确了明宪宗朱见深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人让《明宪宗元宵喜乐图》和《四季赏玩图》早就因为杭州和尚释篆玉产生了缘分。释篆玉的出家地: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净慈寺
释篆玉原为常驻西湖的出家人,善诗书画,与清初文人诸如金农、郑板桥等人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他曾经在雍正时期短暂游京师,后返回至杭州,有研究推断,上述两幅画卷极有可能是他在游京师回来之后,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入目并收藏,时间应为十八世纪四十到其实年代。而对于《四季赏玩图》等是如何流出明朝皇宫的,大抵不过是皇帝赏赐、太监偷盗等途径,辗转至释篆玉手中。万贵妃:历史上第一位在世就被册封为皇贵妃的女人
众所周知,朱见深因为自小与自己的乳母呆在一起,偏爱比自己年长的女性,在即位之后还心心念要把乳母册封为皇后,虽最后并未如愿,但当他遇到比他大17岁的万贞儿之后,近乎疯狂的宠爱她,她的晋封速度远超《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万贞儿才是历史上第一位在世期间就被封为皇贵妃的人物。《四季赏玩图》中的女性形象集合
但是,朱见深如此之宠爱的女人,在《四季赏玩图》中的百余位人物形象中,似乎并没有她出现。《四季赏玩图》中的执酒宫女形象
再来看画面中的女子形象基本上是以宫女为主,或在伺候年幼的小主人,或在摘花伺候皇帝,其中并未见一宫主位的贵妃形象出现,这又是为何?这段趣闻,或许只能成为历史之谜了。明代帝王像集合
而且,相比较于其他较为正式的皇帝画像,这类写实甚至是纪实性质行乐图更能考察出当时历史社会文化的场景,从中得以窥探日常生活中的皇帝。朱元璋异像画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和前朝的帝王像所不同的是,明代皇帝中出现过异像画法,这就是今天备受调侃的明代皇帝朱元璋面相讨论的来源。所谓异像是指刻意的丑化帝王的形象,比如异像中的朱元璋脸上布满斑斑黑点,俗称“猪像”,并且把朱元璋的鞋拔子脸更为夸张的表现出来。明太祖洪武帝坐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是朱元璋作为开朝皇帝,在起事的时候天下已经是大乱,当时民间有传说弥勒佛下凡降生在江淮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朱元璋借机故意把自己的画成夸张的形象,意为自己是具有奇像的真命天子。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