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有一个十分特殊的人家,两兄弟中的大哥在解放后土改中划分成分时被划为了“地主”。
但是,这家地主却与别的地主不一样,与毛泽东交情匪浅,还救过毛泽东本人。
他们就是井湾里郭家的郭梓阁和弟弟郭梓材。
他们与毛泽东有什么情缘呢?
还得从小时候说起。
郭家兄弟的父亲叫郭石桥,他开了一个福寿全南货店,是当地的富户。毛泽东小时候读的私塾,学堂就是在郭家的堂屋。因此,毛泽东与郭梓材成为同班同学。
那是1906年的事。
当时毛泽东13岁,郭梓材9岁。
4年后,郭梓材和毛泽东一起步行到湘潭县城,报考昭潭高等小学堂,结果,郭梓材考上了,毛泽东却落榜了。因为毛泽东超龄了。后来,毛泽东转而去了湘乡东山学堂。
每逢假期,毛泽东总来郭家,有时手头拮据,还向郭梓材的大哥郭梓阁借钱。郭梓阁则解囊相助,决不说第二句话。
后来,毛泽东和郭梓材又一起到了长沙读书。辛亥革命爆发时,两人一起投了湖南新军。半年后,又一起退伍。以后,两人各奔东西,郭梓材去了湘潭电灯公司上班,毛泽东则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5年,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郭家的福寿全南货店是他与骨干分子们开会的地点之一。郭梓材工作的电灯公司,也被毛泽东建立了一个党支部。
一次,湘潭县政府枪兵受命前来追捕毛泽东。郭梓阁正在家里清理货架,见毛泽东匆匆跑过来,后有追兵,急忙把他带到自家的囤货房藏起来,然后装做无事的样子走出去,把闯进大门的枪兵连哄带骗地撵走。
为了防止枪兵杀回马枪,他把毛泽东转藏到郭家祠堂楼上,由媳妇负责送饭,自己在外打哨。晚上,再将他转移,毛泽东这才安全脱险——郭家救了毛泽东。
1927年春。毛泽东再次回到韶山,组织农民协会。他找到郭梓阁,要他担任农会的司务长,并为农会筹集经费。郭梓阁把自家的货物拿出来,供农会兄弟们享用。毛泽东感慨地说:“郭梓阁是个好人。”
在毛泽东介绍下,郭梓材也暗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可是,不久大革命就失败。郭梓阁因为参加了农会,受到通缉被迫出走他乡,四处躲藏。毛泽东则领导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从此郭家兄弟与毛泽东失了联系。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郭梓阁在外面躲了十年之久后,终于回到了家乡,继续经营南货店。由于经营有方,有了积蓄,他购置了一些田产。1950年韶山进行土改,按政策,结果,他被划为了“地主”,成了斗争对象。
可令郭家兄弟没想到的是,毛泽东成为了新中国的主席。
这时郭梓材也离开了电灯公司,在当地一家猪鬃厂当会计,可工厂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生活陷入困顿,于是,他试着向毛泽东写了一封求援信。
他没想到的是,信寄出没多久,就收到了毛泽东从北京寄出的回信和300元钱。郭梓材就此与毛泽东接上了联系。
1952年9月,毛泽东当年的老师李漱清从韶山来到了北京,毛泽东见到他时问道:“井湾里的郭梓阁还在不在?我读书时,他娘对我很好,还给我梳过辫子。”
李漱清说:“郭梓阁还在。”
“他怎么不和你们一起来?”
“他家划了地主,还怎么来看你呀?”
毛泽东叹了一口气:“唉,可惜!他不能来和我见面,他是个好人呀!”
郭梓阁划了地主,其实只要毛泽东说一句话,这个压得他窒息的帽子就能摘掉,但是毛泽东却始终没说一句话。当年12月26日,他却收到了毛泽东一封“回信”:
“梓阁先生台鉴:
来信收悉,情况不佳。对革命有所贡献,我很了解。今寄上200元,以作生活弥补。望心安勿躁。此复
毛泽东”
为什么“回信”打引号?
因为信并不是郭梓阁本人写的,而是李漱清代笔。
李漱清从北京回韶山后,特地去了井湾里,把毛泽东的问候告诉郭梓阁,并让郭梓阁给毛泽东写一封信。郭梓阁听说毛泽东还记得他,十分感动,但是说:“我是地主,没面子写信。”结果,仗义的李漱清便为他代笔写了一封信,详细地叙述了郭梓阁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毛泽东收到来信后,立即回了上面的这封信,还寄来了200元钱。自然,毛泽东还是没为他的“地主”处分说话,郭梓阁也无从摘帽。
第二年,郭梓阁生了病,生活更加困难,毛泽东又知道了,又写信问候并寄200元钱。
1954年,毛泽东邀请老同学郭梓材到北京了一趟。
以后,毛泽东还是经常给郭家兄弟寄钱。从1950年到1962年,郭梓材先后收到毛泽东的信件13件之多。1962年,他患了重病,毛泽东又寄来200元钱,同时给郭梓阁也寄了200元钱。
1964年春,韶山有人到北京来,毛泽东又问起郭梓阁的情况,得知他将不久于人世,又寄去300元钱,作为老同学的慰问费。郭梓阁在临终前收到了这笔钱。行将别世时,他说了一句“地主分子”不应该说的话:
“这个江山应该是毛泽东的!”
他至死,毛泽东也没为他说一句话摘掉地主的帽子,但是,在韶山冲所有的人,郭家兄弟是收到毛泽东汇款最多的人,总共为1700元。这就是毛泽东的私情与公心。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