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网
作者:尔雅
北京艺术博物馆以桃子为题材的木版年画
对应到玉器中,虽然唐代是玉器世俗化的一个起始阶段,开始较多运用花果图案,但目前尚未见到唐代玉桃实物。无锡钱裕墓出土玉桃杯无锡博物院藏
进入明清后,桃实在玉器中的使用明显增加。明代玉器,在反映民俗民意的同时,吉祥图案盛行,用寓意谐音的方式体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制玉思路。代表长寿延年的桃实在玉器中有比较广泛的运用。明代翔凤衔桃玉洗天津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明代人物纹桃式杯,青白玉质,器型颇大,桃叶繁茂桃花点缀桃枝交错中包裹硕果一枚,一侧有一人物,神态自然,肩部上方另雕有圆润小桃。明代人物纹桃式杯上海博物馆藏
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这件清代玛瑙桃形小水丞,高不过3.5厘米,口径2.4到3.2厘米,小巧玲珑、莹润剔透,桃梗桃叶雕琢生动,一枚桃实饱满鲜活,天然玛瑙红色恰在桃尖处且自然晕化,中部掏空用于贮水,当为高级文房用具。清代玛瑙桃形小水丞故宫博物院藏
苏州博物馆藏清代白玉双蝠桃洗,青白玉质,细腻温润。小口,深腹,整器为一只带着枝叶的桃子,两只蝙蝠匍匐在器口两侧遥遥相对,有振翅欲飞之态。一器包含了“福”、“寿”两种寓意。清代白玉双蝠桃洗苏州博物馆藏
安徽灵璧县出土的清代玛瑙捧桃仙女,玛瑙淡紫色,局部褐色沁,圆雕。站姿、高髻、团脸,身穿交领宽袖著地长袍,腰间系带垂于腹下,长袍素平;右手捧一仙桃于胸前,左手持一桃枝于肩上及脑后,上有仙桃两只左右各一。私下以为当是麻姑献寿。明代白玉雕桃形杯
之二,清乾隆和田白玉错金镶宝石碗(转引自《中国玉器全集6》),玉白而功精,富丽堂皇所谓痕都斯坦风格玉器,别致处还在于左右两侧各有桃式小钮,同样精雕细琢灵动宛然。清乾隆和田白玉错金镶宝石碗
之三,清代白玉雕三桃摆件,玉质肥润,果实饱满,摆放得当,自有昂然生气,让人无限欢喜。清代白玉雕三桃摆件
再把玩一下自己收藏的三件:其二,青白玉蝠桃把玩件,整件玉料甚是饱满,玉质青而不灰,质地温润细腻有“糯”性,新疆玉料,细节刻画佳,尤其蝙蝠姿态与肌理一丝不苟。
其三,青白玉蝠桃纹长命锁挂件,玉质偏白带灰,有油脂光,但比对上面两件,更接近俄罗斯料,长命锁外轮廓接近如意云头,浅浮雕桃果二蝙蝠一,福寿如意三美合一。近来研习玉器赏玩,越写越觉得笔拙,越读越看越觉得自己积累不足眼界狭小。也为一直以来的肤浅和低迷反省,如果真心喜欢,总能深入探究,不能进入专业领域不过是自己的疏懒与推脱。
窗外炎炎,苦夏之中,除了友人各种桃果甜蜜关切,又得各方同行默契相助提供专业资料,也祈愿信任我的朋友仙桃常享福寿安康。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