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中国究竟有没有亡过国?蒙元满清亡的是国还是亡天下 [打印本页]

作者: 浩宇    时间: 2018-11-24 16:25:34     标题: 中国究竟有没有亡过国?蒙元满清亡的是国还是亡天下

中国究竟有没有亡过国?蒙元满清亡的是国还是亡天下                                         2018-11-24 09:12                                                   

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说过:“中国几千年以来,受到政治上的压迫以至于完全亡国,已有了两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
孙中山认为,中国已经亡国两次了,这就是元朝和清朝。但是现在很多历史学者强调,中国从来没有亡过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亡过国的民族。中国人没有当过“亡国奴”。
首先肯定的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史一直没有中断,世界上大部分文明像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美洲文明、古代印度河文明等等都在历史中绝迹了,只有中华文明依旧存在中国的主体民族依旧存在。因为中国的文化一直没有消亡过,就说中国没有亡过国,中国人没有“当过亡国奴",不过是历史的自大虚妄症,阿Q的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中国”一词之本义,当为中原各诸侯国,中者,居中之意也;国者,诸侯之封国也。华夏诸国分别将南北东西四境诸民称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古代”中国“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是不同的,传统儒家一直很注重”夷夏之防“警惕”以夷变夏“,在当时来说是为着捍卫中原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
顾炎武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亡国是封建王朝的更替,是一家一姓的更替,而亡天下则是整个民族的沦陷,是民族文化的灭绝
蒙元和满清的建立,对主体汉族而言不单纯是王朝更替的亡国而且是面临亡天下的悲剧,整个民族沦陷中华文明断裂,因此有人说中国历史到南宋就结束了

鲁迅在《随便翻翻》中说过 : “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 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 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话说得极端,但不无深刻之处。虽然元朝的国号取自《易经》“大哉乾元”,忽必烈以中国皇帝自居,自认是中国的继承者。但这是屠刀下的继承,以100万蒙古人奴役1亿人的继承,是以血腥恐怖统治下的继承。有人统计,元朝灭宋,最后得到百姓930万户,比宋宁宗嘉定十一年时的1360万少了30%,按照每户有5人来计算,也就是说南宋大约被屠杀了2400万。

在元朝汉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元朝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最厉害的,蒙古人是第一等,汉人是第四等,蒙古人杀了汉人,不需要偿命,只需要赔偿一头驴子的钱即可。一个汉人的命人不过就是一头驴子的钱,这就是奴才的命。在元朝汉人是没有尊严的,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能还手,自己老婆的除夜权也要交给蒙古人
最大的历史悲剧就是宋朝的灭亡蒙元的建立,打乱了中华文明的进程,打断了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宋朝是三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科技文化工商业城市高度繁华,蒙古铁骑毁灭了宋朝,大规模的屠杀屠城大伤民族元气,据《元史》载,近侍别迭等人主张:“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 地”,就是要把汉人杀光变成牧场。要不是耶律楚材的劝阻汉人都可能灭绝了。

“崖山之后无中国”实际上指的是文化上亡国而非政治上亡国,野蛮战胜了文明、落后打败了先进、愚昧嘲笑着智慧,少数民族以征服者的姿态奴役主体民族,给中华文明带来了巨大伤害,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明亡之后无华夏”,满清的入关明朝灭亡又是一次民族屠杀和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践踏。史载,明末人口为一亿,到清世祖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
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汉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尊,颁布“剃发令”“易服令”,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三千年的衣冠文明寿终正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汉人为中华文明的尊严奋起反抗不惜牺牲一切。清朝统治者的大屠杀,使得中国很多地区“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 鲁迅评价说:“清军入关屠尽明朝汉人的骨气廉耻”, 有思想、敢反抗的忠贞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

康熙虽然说过“满汉一体”但是以“首崇满洲”为前提的,清朝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没有改变。蔡元培1905年《释仇满》一文上说:满人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满人的特权包括世袭君主,驻防各省和不治生产,靠剥削别人生活。反满就是为了反对这些特权。几亿人民供养出了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百无一用的八旗子弟
蒙元和满清不同与一般的王朝更迭,隋唐也是少数民族执政被称为“鲜卑王朝”,但是执政者完全采取的是中华典章制度,采用了汉字、汉文化、汉姓、汉官制,更重要的是民族平等和包容,不像元朝和清朝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实习民族歧视和压迫,以大屠杀立威。

有的历史学者喜欢说中华文化有强大的同化能力,汉民族融合了蒙古融合了满族融合了各种少数民族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这属于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对历史选择性失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包含的血泪残酷怎么能熟视无睹呢。
元末朱元璋造反起义,打的口号就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五百年后,孙中山排满革命,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恢复中华的文明,恢复中华的传统,恢复中华的胸怀,朱元璋成功以后讲的是“华夷一家”,孙中山民国建立以后讲的是“五族共和”,放弃民族仇杀民族特权平等对待共享共荣,这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