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结叫“一辈子一定要去次非洲”,它说不清、道不明、逃不掉、甩不开,却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都会“发作”,让人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而那些去过的人也并不会好过:非洲“有毒”,总让人一遍又一遍地想起它、靠近它。
梁子就是这样一位“中毒颇深”的行者,一个独闯非洲的女人。莱索托、塞拉利昂、厄立特里亚、喀麦隆、布隆迪、肯尼亚、刚果……十年(2000-2011),她八次深入非洲,在寻找什么?在世界最陌生的国度,她又有怎样的遭遇?
接下来的每周一,波布非洲将连载梁子的《非洲十年》一书,让我们一起跟随自由摄影师梁子的文字,去到那个苦难与幸福交织的真实非洲。
十年,走了多远?在许多人眼里,去原始自然的地方旅行多少带有一些探险色彩。
其实,大自然的境域和各国神秘的文化习俗,对于每一个摄影人都充满了魅力,而我只是把这种向往化为现实,并对它们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甜酸苦辣皆有,可是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
我很早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生活目标——今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为一个自由快乐、身心健康的人,并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我从小生长在部队大院,16岁当兵,原本可以在骊山脚下的部队疗养院过着舒心的日子,却自己要求去了青海高原,两年后又主动请缨奔赴云南老山前线参战,成为了一名战地摄影师,战后立了功,参加了英模报告团,后来又悄然进了西藏。两年的西藏高原生活,使我对在自然状况下生活的人多了一份亲近感。再后来,我在不到28岁的年纪,成了一名少校军官,但是为了追寻心中那份自由快乐的目标,我脱去了戎装,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人,开始了我的独自远行。
10年来,我一直独自往返于非洲、印度、阿富汗等地的村落,用相机、文字和DV的方式记录了村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传统文化。
我马不停蹄地奔波着,从飞机、火车、汽车,到摩托车、马车、人力车、自行车,几乎所有带轱辘的交通工具统统让我享用过。在我看来,只要能移动,就有变化,有变化,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生活,也许旅行的魅力就在此。这些年,我就是在这种变化无常的境况中观察着,体验着,生存着,传输着。前行对我的诱惑如此之大,我无法停歇,尽管这其中充满了艰辛,但我得到了太多的欢乐和感动。
梁子在塔巴姆村/莱索托
10年的行走,把一个个遥远的人们和那些感动的故事装在心里,距离还重要吗?
我看到了什么?梁子在提奥村与朋友一起吃饭/厄立特里亚
我之所以喜欢把自己放在非洲村落里的女人堆里,是因为这些女人不论从外表还是内心,简单又有趣儿。多彩的服饰,叽喳的唇舌,琐碎的是非,老人与孩子,吃喝拉撒,男人的脸色,这就是她们的一生。
最令我震感的是,这些女人们没有接受太多的教育,但她们的心襟却异常的宽阔。面对一无所有的贫穷,她们活得那么从容;面对疾病,她们没有因不可医治而困惑难耐;面对死亡,如此超然的淡定。人生的生老病死,在她们的意识中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她们强大的精神世界,时时感染着我,这也是让我一次次走近她们最重要的理由。
60多岁的“马滚蛋你”,生了13个孩子,其中10个又相继离去;哈莉玛的孩子被接生护士用剪刀夺去了生命;得了艾滋病的老师泰必斯,临死前对这个世界坦然又淡定。她们没有抱怨,没有恐惧,也没有放弃。再艰难的生活,她们接受着,日子有悲伤也有欢乐,重要的是,她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信心,带着一份平朴的心活在现实中。
梁子在布隆迪北部村庄
我深知,自己并不属于非洲那片土地。但我发现,尽管各民族间,语言、生活习俗及文化背景都不相同,这个星球的人类完全是相通的。人们都有爱的情感,有对短暂生命的眷恋,都向往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生活。都喜欢美食。人生离不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甚至,连出生及死亡都那么相像,地球真的太小了。
留下的......我用10年经历了许多不大也不小、不难也不易的事情。我很知足,我的人生正在过着现实和理想一致的生活。我没有单位依靠,没有领导召见,没有机会听那些谢了顶的头头脑脑念文件。每天睡到自然醒,每年世界各地跑,没有来自同事的是非,与升职加薪无关,我的生活不奢华,也不拮据,不感兴趣名牌饰品,也不会在小摊上捡不需要的便宜货。我有亲人的惦念,朋友的祝福,还有一帮可以豪饮的哥们儿,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
我一直在修炼自己的生活态度,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
被捧上天不为之大喜,被贬入地不过于忧愁,坦然面对生老病死。这种宠辱不惊的气度是我人生的终极目标。
梁子和维吉尼亚(左三)
在布隆迪北部村庄与残疾孩子们在一起
每一次从非洲回来,都会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一个新的认识。
空空的行囊,亏空的肠胃,风仆尘尘的我会感慨北京如此繁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看得我亲切又陌生。
久违的电器以及网络,从前没觉得它存在的奢侈,就连楼下小店里的肉包子,都成了豪华大餐。
旅行使我对物质需求一步步递减,留下的只有简单而快乐的美好回忆。
梁子在南苏丹
对我而言,这10年的收获莫过于在地球的另一端,在那些黑皮肤的人群里,当自己被融合在其中,不再披裹厚重的外衣,无需涂饰遮盖的粉黛,尽情地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阳光、空气和水,那一时刻,心会变得爽洁又透亮。
人生所走的路就像一盘赌局,前程无法预测,年轻的时候不会顾及那么多,老了,回首往事又晚了。因此我一直坚信:你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但你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双腿,迈出哪一步,全由自己说了算。除非你放弃这个掌控,那你永远也迈不出自己真正想走的那一步。
回顾旅游卫视《行者》栏目自从2004年开播以来,不仅为我和观众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还成了我最信赖的大后方。不论我在非洲还是印度或是阿富汗,经历的苦难与欢乐,《行者》栏目的编导们都会与我分担与分享,然后以快捷、真实的方式呈现给观众。8年来,每一位与我合作过的编导都成了知己,他们默默在幕后洒下的汗水已化作我感激的泪水,也使我对《行者》有种无法言表的感激之情。
在2011年旅游卫视《行者》栏目创办的首届户外影像节上,《行者》把“最具影响力行者人物”给了我。其实,我想说,是《行者》成就了我的DV影像,没有这个栏目,不论我的“非洲十年”,还是“恒河故事”,至今也不会被观众所知。
更要向长期以来一直默默守候在电视机旁为《行者》栏目加油的观众朋友深深地鞠一躬,如果没有你们的耐心和宽容,我们这些“行者”人物哪儿来的动力,去完成持续8年之久的行走与拍摄。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父母给我生命,感谢亲人给我情感,感谢朋友给我支持,感谢非洲人一次次接纳了我,感谢这个时代给我的机会。
还要感谢在写作上扶我上路的严欣久老师,以及我的摄影启蒙老师张维东和我的恩师、也是我的丈夫任国恩老师。
在此,@梁子的自由空间特别致谢@中信出版社@旅游卫视官方微博@旅游卫视行者的小院@旅游卫视韩国辉@哈塔978797 @大林斯@潇峰auv @张敏@沐沐@海娜@振中老张@田力力田小力大@小刘大砚@乔岩@稀酒@miss八千代@丛贝贝@杨小有特别有@每逢佳节蓓思高@杨丹不许改@珊美美珊@张寒青@杨大帆飞越@胡鑫moro @吴叶润@安飞龙户外@北美狐狼@9jin
好友策划人汤曼莉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辛苦了。
我还要把这本书,带到我亲爱的爸爸墓碑前,为他念上其中的内容,希望他能够感知女儿所做的一切都是他这位老军人精心培养的结果,以及我对他深深地思念之情。
每一次旅行,都像是一场心灵净化之旅,在感受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之后,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爱社会,爱生命,爱现实。它还让我学会了承受许多常人难以面对的灾难和平淡,以及对突发事件冷静的判断力和处事的果断性,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坚强的心,远比无病呻吟的人活得更加自信。
我想,这些都不是坐在都市咖啡厅的阳光下,读几本书就能获取的生命力量。走出去,相信你会变成一个敞亮而有大爱的人。
(全书终)
十年行走非洲,其间有成长也有感悟。感谢梁子的经历见闻陪伴所有波布非洲的读者度过近500个日日夜夜。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