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最甚
中国历来是美食之邦,
“吃”对于中国人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最甚”,
“吃”这件事看似简单
但想吃出水平,
却不是容易的事儿。
今日我们来聊聊袁枚,
据说他是清代最懂吃的人。
不爱仕途爱美食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袁枚画像
“随园”是什么地方?据传这是曹雪芹家族园林的一部分,还是《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原型。后来曹家被抄家,园林被转手到了江宁织造隋赫德手里,当时名为“隋园”。但隋家也被抄家,等到袁枚买时,“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已经是座破园子。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
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
游鱼长一尺,白日跳清波;
知我爱荷花,未敢张网罗。
于是,很多人都很想来随园看看。袁枚也是怪得很,别人总是把自家园子自家赏,他却不。▲ 清 尤诏、汪恭《随园湖楼请业图》部分
认厨师为知己
袁枚家的菜为什么能那么好吃?因为他爱吃,会吃,所以也网罗了众多好厨师。听到谁家的厨子好,他还要派家厨去人家那里拜师学艺。最出名的当属名厨王小余,两人可谓饮食上的知己。为美食三折腰
袁枚在诗歌上主张“性灵说”,人活得真实任性,吃上面也极为讲究。据说有一次,他在某户人家吃到用芙蓉花烹制的豆腐,色如白玉,嫩若凉粉,且有淡淡清香。打听到一家小店出品后,他就跑去那想问清楚做法。一部《随园食单》,吃货的至臻境界
常言道“如何对待食物,就如何对待生活”,人生不过几十年,活得要潇洒,吃得要讲究。袁枚将饮食上升为大雅学问,将其数十年的美食实践,编为《随园食单》,从而写出一位吃货对美食的严苛要求。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