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离而不休二十载,乐在其中献余热 [打印本页]

作者: 史淑云    时间: 2018-12-18 11:07:07     标题: 离而不休二十载,乐在其中献余热

本帖最后由 史淑云 于 2018-12-18 11:19 编辑

离而不休二十载,乐在其中献余热


    雨后徐徐清风带来了久违的凉爽,在这样舒适的一天,有幸探访了82岁高龄的杨喜元老人,虽说已是耄耋之年,但杨老仍气宇轩昂,精神矍铄,说话掷地有声,谈吐风趣幽默,既德高望重又和蔼可亲。我们虽有年龄上的差距,但因杨老的随和真诚,真个采访过程变成了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

[attach]71573[/attach]

    无怨无悔,奋斗终生躬耕教坛,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老老师。1948年,18岁的杨喜元开始在本村举办小学校,用领导家3间转角民房做教室,桌椅、黑板也是从别校借来的,学校招收12-16学生20名,在只有他1个老师的教室里为3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复式教学。就这样,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到1992年离休,杨喜元在教育战线上度过了45个寒来暑往。45年如一日,杨喜元兢兢业业,知难而进,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用实行行动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厚爱和执著。

    离而不休,老有所为,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老干部。离休在家的杨喜元本该享享清福,但他割舍不下的是那份浓浓的教育情结,当职业高中领导邀他到校帮助工作时,杨喜元劝说住了反对他的家人,欣然应邀到位,当“顾问”、建档案、做样报编辑和校关工委辅导员,这一干又是14年。

    14年来,杨喜元以在岗时的那股工作热情、工作干劲,认真负责、荼,一丝不苟、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学校一度出现招生难的情况下,他挺身而出,牵线搭桥,两次到岫岩县教育局找老同志建立招生合作关系,为职业高中和农民中专招收新生200多名,不仅扩大了生源,还为学校创收30多万元;联系职业教育实际,辅导老师学习教育理论,协助校领导组织筹划夏令营活动,并与营员骑自行车走了3个乡镇,行程60公里,考察乡情民情,使营员锻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对学校的相关专业,写出教改意见,又为职业高中、农民中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职教中心编写四部校史;为使学校档案规范化,整理档案一并整理结束,实现了档案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受到省教育厅职教处领导的好评;出任职业高中《敬业导报》《职教中心报》副主编,集组稿、编稿、划版、送版、校稿和发行于一身,为提高样报质量和办报技巧,虚心拜市报社老编辑尹祖乙为师,学习划版技术和排版艺术,每期报纸出版后,主动争取改进意见,使职教中心报越办越好,截至20058年末。“两报”共出版发行74期15288份。为了节省邮资,还偕同其他老师,向市内21个单位、学校登门快递。

    牢记宗旨,发挥传热,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老党员。2006年,老伴患脑血栓,这时杨喜元不得不再次从自己深受的岗位上退下来,但杨老在悉心护理老伴之余还兼做凤山区凤凰山社区信息员,写出了社区内10篇社会新闻;参加社区党的知识竞赛和红诗朗诵活动;2010年,参加市委宣传部暨市直机关工委主办的《社区红诗歌咏比赛》,为社区赢得先进奖组织奖,他个人荣获红诗编写与朗诵优秀奖。同时,杨喜元还被聘本报的审读员,责任心极强的他期期看、篇篇读、名名究、字字查,没有任何报酬,有时为了从平安村的家中来到报社还要自掏腰包购买车票,他也毫无怨言、乐此不彼。在杨老的热心关注下,本报的差错率得到了显著控制,报纸质量有了极大提高。


记者樊华




作者: 123    时间: 2018-12-18 16:05:31

喜欢!精彩!点赞!

作者: 如云    时间: 2018-12-18 16:22:31

好帖!学习!
作者: 思雨    时间: 2018-12-22 17:20:19

拜读,欣赏!
作者: 123    时间: 2018-12-22 22:17:08

好帖再赞!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0-4-6 02:52:43

好帖!学习!
作者: 高歌    时间: 2020-5-14 23:41:37

好帖!学习!
作者: 高歌    时间: 2020-8-21 00:57:00

喜欢!精彩!点赞!


作者: 星舞    时间: 2021-3-1 09:32:47

精彩!点赞!
作者: 冷梅    时间: 2021-3-19 04:43:26

赞!好帖!
作者: 大志    时间: 2021-4-28 05:18:18

好帖!学习!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