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回文是一种修辞方式,不仅存在与诗词中,在其他文体中也被广泛应用,诗、词、曲、文、对联等都流传下来不少作品。如果算上文章里的回文,历史就更久远了, 例如老子《道德经》就有”道可道、名可名“,在八十一篇中也有一段很像回文的句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比较有名的回文对联也有不少,如: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回文诗词的作品和种类比较多,老街下面按照不同的回文类别简单说一下:
正读:枝分柳塞北,叶暗榆关东。垂条逐絮转,落蕊散花丛。
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风。低吹杂纶羽,薄粉艳妆红。
离情隔远道,叹结深闺中。倒读:略。梁简文帝萧纲之弟,后来的梁元帝萧绎的一首回文绝句:
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馀拂戏鸟,树密隐鸣蝉。
反读:蝉鸣隐树密,鸟戏拂余花,山连带石耸,曲径绕峰斜。宋朝的大诗人苏轼也喜欢玩这种游戏,他写的这首也是通体回文,而且自己还写序言: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唾碧衫” ,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记梦回文二首 》:
正读: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倒读: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衫碧唾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酡。清朝的张芬更厉害,正读是一首《虞美人》,倒读成了一首七律。 《虞美人寄怀素窗陈姝》 :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欲将愁怨赋歌诗。叠叠竹梧移影、月迟迟。
楼高倚望长离别。叶落寒阴结。冷风流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回文是一首七律: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流。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望倚高楼。
迟迟月影斜梧竹,叠叠诗歌赋怨愁。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三、就句回文
柳边桥入桥边柳,烟里村生村里烟。月下舟随舟下月, 天中水映水中天。
醉同人看人同醉 ,癫更歌狂歌更癫。笔作花时花作笔, 弦无妙处妙无弦。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南宋的大学者朱熹也偶尔玩玩这种游戏,《菩萨蛮 次圭父回文韵》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老街特别喜欢的一位词人张孝祥也未能免俗,写了好几首这种回文的《菩萨蛮》,下面录一首:
白头人笑花间客。客间花笑人头白。年去似流川。川流似去年。
老羞何事好。好事何羞老。红袖舞香风。风香舞袖红。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 。诗中的飞盐、落花、舞蝶、奁粉,都是比喻雪花。第一句和第四句是回文,第二句与第三句是回文。即一首诗的下半部是上半部的回复。
蝶衣金瘦花房粉,雪燕双雕钗玉冷。霜情薄怨素心兰,月恨无如圆靥杏。
叠笺秋雁传书锦,叶堕疏桐金蚀井。人中画字写罏灰,白露秋期归信准。
........
粉房花瘦金衣蝶,冷玉钗雕双燕雪。兰心素怨薄情霜,杏靥圆如无恨月。
锦书传雁秋笺叠,井蚀金桐疏堕叶。灰罏写字画中人,准信归期秋露白。看不明白?看看图就知道玄机了,两首玉楼春的每一句都是回文,例如第一首第一句:蝶衣金瘦花房粉;第二首第一句是:粉房花瘦金衣蝶。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清朝的吴绛雪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过四首 :
莺啼绕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日明。明日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绕啼莺。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红炉炽炭向寒冬,炭向寒冬过雪风。风雪过冬寒向炭,冬寒向炭炽炉红。结束语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