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洛阳人。开元十二年杜绾榜进士。有文名,殷璠评其诗:"翦刻省静,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足称为才子也。"少与王维为吟侣,维在济州,寓官舍,赠祖三诗,有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盖亦流落不偶,极可伤也。后移家归汝坟间别业,以渔樵自终。有诗一卷,传于世。祖咏((699~746)这个人留下的资料并不完整,他的字、号均不详。 因为世人之间的相互赠答诗流传下来不少,我们知道他和不少诗人有过来往。因王维诗中”结交二十载“之句,可知祖咏很早就与王维认识,而且关系不错。另外他和卢象、储光羲、王翰、丘为等人也多有交集。
有司试《终南山望余雪》诗,咏赋云:“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即纳于有司。或诘之,咏曰:“意尽。”……咏,登开元进士第。首先,祖咏的这首五言绝句确实不错,受到了无数的赞誉,据说清朝文坛盟主王士祯把这首诗列为古今三大咏雪诗之一:
《渔洋诗话》(卷上)曰:古今雪诗,惟羊孚一赞及陶渊明“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及祖咏“终南阴岭秀”一篇,右丞“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韦左司“门对寒流雪满山”句,最佳。那么祖咏的这首诗为什么会受到“有司”的诘问呢?这一次落榜了还是录取了呢?
藏冰玉壶里,冰水类方诸。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凝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余。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简单来说,考试的诗体是五言六韵十二句的排律,祖咏这首诗只是四句的绝句,当然不符合科举的要求了。更重要的是这四句的绝句还不是近体诗(格律诗),老街不太敢相信这样的诗会被破格录用。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中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第三句”霁“应平实仄,是拗句,第四句”增“救拗,不过试帖诗好像不允许用拗句。这还不是主要的问题,关键是第二句是三平调:仄仄平平平。 老街不太敢相信这样的诗会被破格录用,听着像一个励志的美丽童话。
:如此不拘,诗安得不高?意尽即不须续,更难在举场中作如此事。如果今天高考时,有考生不按照作文要求来,非要写一首诗就交卷,是不是也会有人夸奖他”如此不拘,诗安得不高 “呢?估计今天没有那个学生和家长敢开这样的玩笑吧。
蟏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可见724年中举的祖咏在前一年还“贫病子既深”,不过第二年中进士的祖咏才25岁。俗话说“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总之是留下了一段诗坛的佳话。祖咏也有一首五律赠给王维《答王维留宿》,诗中可见二人交情颇深:
四年不相见,相见复何为。握手言未毕,却令伤别离。
升堂还驻马,酌醴便呼儿。语嘿自相对,安用傍人知。这首诗在《唐才子传》中被记录为:王维有《喜祖三至留宿诗》,四年不相见,相见复何为.........到底是谁写给谁的?晕!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祖咏也有一首边塞诗千古流传《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和王翰、杜华在一起”从禽击鼓,恣为欢赏“的年代,还写过一首五言排律《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却念殊方月,能鸣已后时。
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顾影惭无对,怀群空所思。
凄凉岁欲晚,萧索燕将辞。留听未终曲,弥令心独悲。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可见祖咏的五言排律也异常工整,当年作《终南山望余雪诗》只写了四句,非不能而是不为也。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文章结尾时奉上一首老街味道的绝句《步韵祖咏终南余雪》,也欢迎诗友们赐玉:
三月终南雪,迥临霄汉端。春风入帘幕,犹带一丝寒。@老街味道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