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清朝的五个真相,跟我们想得不太一样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8-12-31 05:53:46     标题: 清朝的五个真相,跟我们想得不太一样

    清朝的五个真相,跟我们想得不太一样                                         2018-12-31 02:18                                                   

积贫积弱
说到清朝,我们有一个统一的印象,就是积贫积弱。但我们常说的积贫积弱是指老百姓说的,如果说到清政府,那可不穷,而且是仅从金额上看,那是越来越有钱。

从康乾盛世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大清朝的GDP一直是世界第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才逐渐被美国超越,变成世界第二。甚至到民国建立后仍然是世界第二,直至解放初期,才落至世界第五。只是GDP并不代表什么,GDP再高,鸦片战争之后列强也没谁把中国看成强国。所以,世界再称中国为大国、强国,也是1950年之后的事情了。
既然GDP无用,我们来看看清政府的年收入。可能也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康雍乾时代,清政府每年的收入大概在三千到四千万两左右,至多也没有超过五千万两。但是到了光绪二十五年,这个数字突破了一个亿,等到了清朝覆灭前夕的1911年,清政府税收收入竟然高达3亿两。这一方面是鸦片在中国泛滥,以及高额的赔款,造成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是在清政府在极端条件下穷凶极恶的搜刮而致。

后宫不得干政
后宫不得干政这话一点不新鲜,历朝历代的君王都爱定这规矩。只是这次说这话的人不同。1908年11月15日,七十四岁的慈禧太后,在临终之前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晕,见过贼喊捉贼的,只是没见过喊得这么明目张胆还义正辞严的。只是老佛爷的遗言还没来得及谨遵,大清朝就亡国了,她的“好意”也没人能领了。

发辫
一想到清朝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前额剃光后面梳个大辫子?但事实不是这样。清朝的绝大部分时间可不是那种大粗辫子。真实的清朝官方头型是这样的,整个脑袋就是个大秃瓢,只在脑后留有不到碗大的一小块头发,编成的辫子也是有要求的,必须能穿过铜钱的钱眼儿。还有个名字叫:金钱鼠尾。而那种大辫子是直到了晚清才流行的。
留头不留发。在清朝初期,很多汉人都因为剃发而丢了性命。但后来清政府征服的许多地方却没有强制剃发,比如喀尔喀蒙古就不用留辫子,而在新疆,除了四品以上的伯克,其他也不用剃发,最后西藏人也不用剃发。

抛弃台湾
一部《康熙王朝》,大家都记住了坚决不舍弃台湾的康熙。事实上在收复台湾之后,康熙其实一度也想着弃台,而真正拼了命要保住台湾的正是那个打下台湾的海霹雳施琅。正是这位施琅治台也不干净,后来台湾有一半开垦过的土地都是他施家的。

清朝的数学家
明朝的皇帝闲玩儿多。什么爱当木匠的,爱给自己封管的,爱逗蛐蛐的等等。结果清朝也因为做皇帝耽误了一位数学家。还是个大有名的皇帝,就是康熙。当时西方最有名的数学家莱布尼茨也和康熙皇帝通过信,夸赞他知识水平超常。

我们现在解方程会用到“元”、“次”、“根”甚至“解”等专业词汇,都是康熙皇帝留下的。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