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扪心自问,有没有辜负生活,是否将时光虚度?
人活一世,酸甜苦辣都该尝尝,但最要紧的还是将生活过得如意。
何谓如意?内心知足少点抱怨,身体康健家人和乐,再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谁道人生多不足,
眼前分明好时光。
多观己身,少说闲言,
安静度日,莫负岁月。
寒山问拾得:
“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
笑我、轻我、贱我、骗我,
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
“忍他、让他、避他、由他、
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人生有太多美好的事可做,
何必将时光浪费于无益之事,
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
笔床茶灶,可了半日浮生。
(一)无益之事莫说,
免得劳神费力。
无益之言莫说,
免得招惹是非。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
被人误解,争辩再多已无用,
不如淡然处之,再以德服人。
使人有面前之誉,
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交之欢,
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二)读书是至乐之事,
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
有资能读,又涵养之,
世间清福,莫过于此。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最理想的读书状态,
当是真懂读书之乐,
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就深谙此道。
两人吃完饭,喜欢做个游戏,
指着一堆书,
说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
说对了就可以喝茶,
她记性好,总是能猜对,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
反而没茶喝,但兴已尽,
读书至“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境界,
方为至乐。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读书是“灵魂的壮游”,
读书亦使人得优雅和风味。
(三)古人云,“一生能着几两屐?”
说的是让人及时行乐,
生活无趣时,去看看大自然,
来个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那年,欧阳修因声援范仲淹等人,
被贬至滁洲,心情难免苦闷,
但琅琊的林泉之美令他胸怀大开。
一大早,与众人沿山行六七里,
闻水声潺潺,自两峰间泻为泉,
峰回路转,得见醉翁亭。
再看此山,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四时之景不同,乐亦无穷。
一条清溪,水深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酒洌,
兴尽时,夕阳将落,
倦鸟归巢,鸣声四起,
鸟知山林之乐,终不知人之乐
这一日,心情甚好,
一篇《醉翁亭记》倾尽心声。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
闲者便是主人。
当你烦闷时,放下一切吧,
览清风明月,看日升月落,
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
随处皆有趣,皆可慰心。
(四)人之交友,不出趣味两字,
得趣不在多,
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
将平凡生活过得趣味十足的,
当属《浮生六记》里的陈芸,
她以沉速等香,于饭镢蒸透,
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中寸许,
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
静室焚香,闲中雅趣。
荷花初开,夜含而晓放,
陈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
置花心,明早取出,
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梁启超说:
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
生活才有价值。
懒可卧,静可坐,
闷可对酌,醉可酣睡,
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
拈笔闲删旧句,汲泉几试新茶,
有闲有忙,有趣有味。
心无机事,案有好书。
饱食晏眠,时清体健。
再遇好山水、好风月、
好字画、好花、好酒,
须受用领略,方不虚度。
故,一愿识尽世间好人,
二愿读尽世间好书,
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
方不负此生。
编辑:相修勤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