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
时间:2019年1月16—2月24日
地点:东京国立博物馆
颜真卿的楷书开宗立派,千古一绝,他的行草书也是惊天地泣鬼神展览共分为六个部分,目前已经可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官网查看到完整的展览清单。
2.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
时间:2018年12月12日—2019年1月13日
地点:北京画院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人中奇逸”出自李铁夫转录龙门石窟刻字“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的对联,极能体现他跨越东西洋不同时空的行迹以及奇崛的人生。作为北京画院2018年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系列展”收官之作,此次展览将全面涵盖李铁夫创作的油画、水彩、国画、书法等各个艺术门类,共汇聚广东省三家艺术机构所珍藏的李铁夫艺术精品73件套,着重于以代表性作品结合文献的方式专题性地呈现李铁夫油画、水彩和书画作品中的艺术语言特点、思想意涵以及相关革命活动、游踪和教育传承的线索,力图展现一个更为立体的李铁夫艺术形象。
3.高山仰止——张伯驹、潘素伉俪艺术文献展
时间:2018年12月13日 – 2019年1月13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2018年,正值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
伯驹先生在上世纪的文化界,可以说是一个异数,一段传奇。在那民族危亡、文化衰落的时代,他以一己之力,不惜倾家荡产抢救和保护了大批国宝级文物。他奔走呼号,为振兴发扬诗词书画等传统文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书画鉴藏方面,张伯驹眼光卓绝,魄力宏大。根据其自撰《丛碧书画录》里的不完全统计,在1960年前,收藏有书画一百一七件,其中唐代及以前的六件,宋代十三件,元代十一件,明代四十件,清代四十七件。特别是他收藏的三十件晋唐宋元书画,从大诗人李白、杜牧的手卷,到宋徽宗、钱选的作品,都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更广为世人所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先生把这些书画珍品捐赠给了国家。
张伯驹和潘素先生是近现代特殊文化语境下浸润的一代文化名流,其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的成就,被启功先生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4.徐悲鸿与他的时代
时间:2018年12月18日—2019年1月12日
地点:江苏宜兴市美术馆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从广义上讲,“徐悲鸿与他的时代”是他所生活的年代,其艺术发展的复杂性并非一个展览可以概括;从狭义上讲,“徐悲鸿时代”正是中国传统艺术转折,现代艺术萌发的充满各种可能性和可行性探索的时代。为此展览以徐悲鸿为枢纽,管窥其所处时代的艺术生态。反之,也试图在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语境中观照徐悲鸿,加深对其艺术思想和实践的理解。
5.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
时间:2018年11月29日—2019年2月28日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
佛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佛教艺术已成为中华文明绚丽灿烂的瑰宝“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特展,以中国境内十四个省市区出土的十六国至宋初吴越国时期的金铜造像为重点,意在展示两千年来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佛教的基本面貌以及浙江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6.皇家气象:沈阳故宫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
时间:2018年12月12日—2019年2月20日
地点:武汉博物馆
展现中国最后一个皇朝的宫廷生活风韵,体现清中期社会手工业制作工艺的发展水平和古代匠人的光辉智慧与精湛技艺展览分为“服饰佩饰、食用器皿、生活起居、清宫陈设”四个部分,共展出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清宫文物120余件(套)。展出的沈阳故宫所藏清宫服装与佩饰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名目繁多,可分为服饰、头饰、耳饰、项饰、手饰、佩饰等几类,包括冠、钿、扁方、头簪、流苏、手镯、耳坠、戒指、衣、鞋、帽等各种穿戴佩戴之物,显示了宫廷帝后生活华美精致。
7.禽鸟争鸣——陈之佛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绘画展
时间:2018年12月28日—2019年5月30日
地点:南京博物院
陈之佛是现代中国绘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工笔花鸟画家,开创了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崭新天地此次展览精选出的三十一幅作品,代表了陈之佛花鸟画早期的风格。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也融汇中外,推陈出新,体现出锐意创新的精神,对现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8.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时间:2018年11月28日—2019年2月24日
地点:南京博物院
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展览共展出“文艺复兴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及其追随者的68件作品,其中27件是“三杰”本人的作品,41件是追随者的作品,所谓追随者是指“三杰”的学生及同时期受“三杰”艺术影响的艺术家。展览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有达·芬奇的油画《美丽公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倚靠十字架的基督》、拉斐尔的油画《圣家庭(拿书圣母)》。68件展品以素描、油画、雕塑等形式,展现了艺术家创作的构思过程,也反映了“三杰”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精神核心下,对“人的解放”的理解与诠释。
编/任慧 赵聪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